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PPT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PPT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过小年
穿新衣、贴对联年画、吃团圆饭、守岁。 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
观花灯
划分文章的段落
• 第一部分(1--6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 初旬开始到除夕之前,准备过春节的情况。 • 第二部分(7节):描述北京市民过除夕这 天的热闹景象。 • 第三部分(8--10节):介绍初一至十五之 间人们过年的一些活动。 • 第四部分(11--12节):详细介绍元宵节人 们观灯、放鞭炮、吃元宵的习俗。 • 第五部分 (13节):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读写下列词语,并结合工具书解释带横线的 词语:
零七八碎
万不得已 元宵
灯火通宵 色味双全
各形各色
庙会
娴熟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近义词、反义词
万象更新 娴熟 熟练 慌乱 机敏 镇定 笨拙 百废待兴 照常 照旧 喧哗 娴熟 冷清 生疏
初读课文,合作完成下表
时间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风俗习惯
预备 充足 的肉、 鸡、 鱼、 青菜、 年糕、
家家赶做年菜
除 夕 真 热 闹
男女老少穿新衣
贴对联、贴年画 家家灯火、鞭炮日夜不停
守岁
“除夕夜灯家家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 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 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万不得 已”“必定”体验到人们重视除夕吃“团圆饭”,这里饱 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 快的玩一宿,这叫“守岁”,有两重意义:一是岁数大的 人在除夕守夜有珍惜光阴的意思;二是年轻人守岁则是为 了给父母延寿。 我们不仅要了解北京的春节风俗,还要深入领悟传 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字 , 满洲人,被授予 称号 ,代表作有长 篇小说《 》《 》,剧本《 》《 》 等。 (2)本文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 (体裁), 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 春节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 的 ,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之情。
男人们拜年 女人们接待客人
正 月 初 一
小贩卖茶、食品、玩具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 骑毛驴买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 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 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 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 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安排文 章结构、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 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 种很多,多的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 了“打比方”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 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春节前的人们
孩子们
大人们
买 杂 拌
买 爆 竹
买 玩 意 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备 过年 吃的、 喝的、 穿的、 用的
二 十 三 大 扫 除
正 月 十 五 观 花 灯
商 铺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牛角的色是 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 梦》或《水浒传》故事 走马灯
各 形 各 色
家 中
宫灯 纸灯 纱灯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 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 逛庙会,正月十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 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 隆重、 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 “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 心绪跃然句中。 3、这句话与课文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 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浑 然一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
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的笔名。北京满族 正红旗人,中国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五四”运 动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旅居英国,任伦敦大学 东方学院汉语讲师。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 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 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 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 运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 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 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文 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 自杀。辑有《老舍文集》。
小结
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 被作者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精 炼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 祥和的春节画卷。
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地叙述。 2、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 他部分。 3、语言通俗易懂、简练。
小练习
1、用“精”字组成四字词语,然后填空。
(1)春节联欢晚会在工作人员的( )策划下, 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2)我国( )的工艺品在国际久负盛名。 (3这件舰船模型十分( )。 (4)李晓明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显得特 别( )。
2、按要求写句子。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改病句) (2)我们家买了电脑。(扩句) (3)我们家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