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中学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半殖民 半封建
政治:未完全丧失主权 君主专制占主要
经济: 自然经济,资本主义
看图
指出一些明星
不能吸毒,不能盲目追星
联想到鸦片战争
为何运送鸦片
工业革命
想赚钱
自然经济
赚不到钱
归纳鸦
片原因
泛滥
多鸦片带
来危害?
上书道光
虎门销烟
看视频
民族英雄
总结意义
战争开始
根本原因
进军路线
求和签约
半殖
半封
半殖意思
板书鸦片
战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条约》的影响等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
●资源准备:1、教学PPT源自板书原因板书危害板书意义
注明直接
原因
写条
约
板书半殖
而林则徐这次虎门销烟,也震动了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严禁鸦片的立场。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林则徐,在虎门市修了一座林则徐纪念公园,以此来纪念这位名族英雄。ppt上面这幅折烟管的图片就是公园中的一处雕塑。而国际上也将虎门销烟的第二天作为(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一百多年前的林则徐坚决选择了抵制鸦片,那么作为现代的我们对待毒品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老师:英国人为什么向中国运送鸦片?有同学说是为了钱,那么真的是为了钱吗?老师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请大家翻到课本的第二页读一读第一段,从中找出英国向中国运送鸦片的原因。
老师:诶时间到了 那位同学从中得到了一些讯息?!举手回答
(对同学的回答进行分析)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市场,当时的英国人啊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个工业革命简单的说呢就是使用机器生产,同学们可想而知机器的速度可是很快的,于是英国人生产了很多产品,产品多了当然要买了,这样才能赚到钱嘛,而英国国它消化不下,而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四亿人口,非常符合英国人的要求,
说了这么多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虎门销烟”的意义。
同学们翻到教材第四页的最上面这一段,这上面已经总结的很好了。我们来把它勾画下来。
那么“烟”是禁了,是表明了中华名族禁烟的坚决立场,但是英国人不买账了,禁烟就断了他们的财路。于是他们准备向清政府开战,势必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而虎门销烟即成了导火索,也就是直接原因。说道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是根本原因呢,我们其实刚刚已经总结出来了,有没有那位同学知道?
老师:说到这儿老师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英国人不进行和平贸易呢?答案就在刚刚同学们所读的那一段里。有没有同学知道,举手回答。
老师:其实英国人最开始的时候是尝试过把他们的工业产品拿到中国来的,但是呢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经济”占主体,对那些工业品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不仅不能从中国赚到钱,相反还要从中国买很多东西,但是英国人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发现“鸦片”能够打进中国市场。于是他们就开始了鸦片走私贸易。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
老师:好说了这么多,我们拿来一起总结一下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的原因。
老师:当英国人把鸦片运送到中国后,立即就在中国泛滥开来,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泛滥;主要是他这个东西能够制瘾,很难戒掉。包括当时的军队里面也有人吸食鸦片,当英国人尝试到鸦片这种东西可以打开中国的大门过后,就疯狂地向中国运输鸦片,同学们看PPT上的这图片,从1820年开始鸦片在中国的数量就急剧的上升从四千箱上升到四万箱,整整上升了十倍多。同学这么多的鸦片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呢?同学们思考下。
介绍条约并逐一解释
从条约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条约同时侵犯了我们国家的各种权利,而自从《条约》过后,中国近代史从此展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各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这呢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五文最后一段啊,请勾画下来。那么什么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英国人只是借助这个借口展开了对中国的进攻,也就是我们开篇时所讲的,鸦片战争,正式打响。
老师:(教材 英军进攻路线 鸦片战争过程)
老师:(教材 英军进攻路线 鸦片战争过程)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当时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懈可击,于是沿海北上。当时除林则徐积极防御意外 其他地方都是防御松弛(为什么松弛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天朝上国”的姿态,称当时的英国为“夷”什么是“夷”也就是野蛮的意思,认为“蛮夷”不足为虑,再有就是当时晚清的军队本来早就不复当年雄风了。所以啊英军是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先攻陷定海,又一路北上直逼,这个时候道光皇帝可就坐不住了,这直接就威胁到了他的统治,打又打不赢那怎么办啊?也就只有求和了,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去和英国人谈判,也罢免了林则徐的官,发配充军去了。在这期间中国又进行了大小几次交战,但均被打败,迫于英国人的武力,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
老师:同学们都总结的很很好,其实在当时呢也有一个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他就是林则徐。林则徐当时看到了这个鸦片的危害于是呢就上书道光皇帝,痛斥鸦片的危害,要求要去禁烟。
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当然这个道光皇帝看到鸦片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于是也就同意了派林则徐去禁烟。
2、电影《林则徐》片段
六、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先看一下老师ppt上的这幅图,找一找这其中有没有你们认识的人。
老师:这图中的人呢是2014年由于各种原因被拘留,或被判刑的娱乐圈人士,而其部分的罪名都是“吸毒”或“容留他人吸毒”。而涉毒的明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浮出水面,这使我们在为他们而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惊讶于娱乐圈的混乱。于是就有好事的网友将一些涉毒的明星P在了一《监狱风云》的剧照中。调侃说这是新版的监狱风云。就是老师PPT上的,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八年级的学生属于刚刚接触历史这门课的阶段,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储备,而且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必须要采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法来讲解。在锻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不宜过于深奥,以免学生失去兴趣。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条约》的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老师:看着确实很讽刺啊,他们在伤害自己身体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光鲜的外表下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一副怎样的灵魂,所以说同学们千万不要不顾一切的盲目追星,更不应该去沾染毒品,这玩意儿可真不能碰。
老师: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就要问了“老师为什么要在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聊八卦呢?” 其实老师也喜欢八卦 其实啊毒品不仅在现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危害,在历史上也曾使我们付出惨痛代价,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是我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有没有哪位知道这是哪一场战争?
案例名称
鸦片战争
科 目
八年级历史
课时
1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一、教材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的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课的编排充分展示了这样的线索。
本课的重点是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条约》的主要容;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没错就是鸦片战争,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鸦片战争”。
同学:
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场的著名的“鸦片战争”
老师:这场战争是发生在1840年,名字叫“鸦片战争”听着名字我们就知道这场战争肯定与鸦片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鸦片到底是什么呢?
鸦片:鸦片俗称大烟,也是毒品的一种。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实乳汁干燥制成。鸦片的毒性很大,一旦上瘾,就很难戒掉,使人身体逐渐虚弱,精神萎靡,甚至衰竭而死。
林则徐本来在做湖广总督就已经在当地禁过烟,那么当1839年到达后,对烟贩是毫不留情该抓就抓,该罚就罚。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并于6月3日,在虎门集中销毁。
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屏 ,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状况
老师:同学们看完这个片段应该对虎门销烟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这次销烟呢整整
烧了二十多天才烧完可想而知是有多少鸦片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