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_考古学_人类学_历史学学科体系之比较
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_考古学_人类学_历史学学科体系之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学与考古学于方法上的一 !& 研究方法。 致性在于它们都要深入田野, 进行实地调查。 但在 具体方法的运用上, 二者又各具特色和自成体系。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法、 访谈法、
古代工业制造过程中的废弃品, 如石屑、 小石片、 问卷法以及文献法, 它要求人类学者必须与当地 骨料以及古代遗址的垃圾堆里的许多动物骨骼、 人生活足够长的时间, 取得当地人的信任, 亲自参 牙齿, 植物的茎杆、 籽实等也 是考古学的研究对 象。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 是活生生的, 人类学家可 以通过与他人的交谈、 观察他人的行动而研究被调 查者所处的社会。 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于遥 远的古代社会, 考古学家必须通过对它们的仔细研 究来提取隐于其中的逝去社会的点点滴滴。 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终极目 (& 研究内容。 的都在于揭示人类及其文化的起源、 特点和发展 变化规律, 但在完成这一目的的过程中, 二者的研 与并观察他们的生活, 与他们谈话, 参考与该社区 有关的一切文献资料, 包括史志材料、 新闻报道、 政府文件等等。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人类学还必 须对材料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 并最终写成文字 成果。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分为田野发掘和资料整理 两个方面。 田野发掘是其基础, 这涉及到传统考古 学的两大支柱: 类型学和地层学。 在发掘过程中还 要做好文字记录、 绘图、 照相等工作。 资料整理过 程中, 涉及到运用类型学对器物分型分式排比以 及运用地层学、 类型学或放射性碳素断代法、 热释
$)& 。 别”
方面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由于金石学的研究对 象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 它就成为我国近代考 古学的前身, 为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奠定了 基础。 中国史学则是华夏本土的传统学问。 最早的 史学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创造自己历史的时候。 当人类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同时, 就开 始记忆、 探索自己的历史了 $ . & 。 当中国进入封建社 会后, 史学获得很大发展, 统 治者都十分重视史 学, 将之当作明宗续谱的有力工具, 因而, 历朝历 代修史不断。 可以说, 中国史学是伴随着中国历史 如前所述,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 研究对象。 主要是遗迹、 遗物,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古代的 物质、 文化、 制度体系。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留存 至今的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 其中亦包括田野调 查中发掘的碑文、 墓志等文字材料, 如历朝历代官 修史书、 宫廷或民间史家所修史志、 民间野史轶事 等都是历史学关注的对象。 考古学面对遗迹和遗 物时, 需通过对其年代、 特点、 分型、 分式等的研 究, 运用文化分析方法以探知其蕴含的人文因素; 历史学面对文献资料, 则需要透过文字, 并兼以逻 辑思维、 形象思维和学者直觉三种思维方式的协 同合作, 以挖掘隐于文字之后的有关历史发展规 律。 就这方面而言, 考古学是一门行为实证科学, 而历史学则是一门思辩实证科学。 另一方面,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无时代限制, 从 原始社会直至现代社会, 一切文字资料都可以作 为史学的研究对象。 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有 严格的时间限制, 今天考古学研究的时间下限, 一 般趋向于断在元代, 对元代以后的物质遗存, 除有 特殊意义外, 一般不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文字资料, 是历史学的研究 对象, 却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和历史学在研究 "* 研究范围和分支。 分研究范围。 例如历史学可分为原始社会历史、 奴 隶社会历史和封建社会历史; 与之相对应, 考古学 亦有原始社会考古、 奴隶社会考古和封建社会考 古。 但在某一相同时段,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重 历史学的发展之初, 主要得益于史官记事, 那
《东南文化 》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在铜器、 石刻、 封泥、 印章、 陶器等 光断代法等确定器物的年代。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 石学更加发达, 许多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田野考古方面, 如遥感 技术、 探地雷达、 浮选法、 硅酸体、 孢粉分析、 碳 这些方法的 !" 、 # —射线荧光和快中子放射等 $ % & , 运用对于提高考古学的科学度与精确度有很大贡 献。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考古学的方法更为 强调经验性与实践性。 而且由于二者面对的对象 的差别, 考古学的研究显得更为困难, 正如英国考 “ ’ 人类学家 ( 能够观察 古学家保罗・巴恩所说的: 人们的行为, 调查作为信息来源的人, 因为人类学 是发生在现在的。 ……考古学的答案则需要耐心 敏锐的青年交谈, 还是与一位僵尸交谈之间的差
,!先行假设的原理原则过程中偶然的产物” 。 因
中图分类法
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形成于 ’( 世纪早期, 而 我国的考古学是在 !" 世纪 !" 年代才从西方引入 的。 关于考古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一般有两种倾 向, 一种是国内考古学界传统上较为认同的, 即考 另一种是按美国人类学学科体系的划分, 将考古 学与民族学、 文化语言学、 体质人类学视作人类学 的四个分支。 我认为, 考古学与人类学、 历史学有 着紧密的联系和诸多相通之处, 但它有自身的起 源与发展, 有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随 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考古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趋势是必然的。
新世纪论坛
!"
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
—— — 考古学、 人类学、 历史学学科体系之比较
王
(中山大学
婧
*’"!$*)
广东广州
/012 3451678 69:;3482 508 <1261;71=8 2>258: 9? 346038979@> A150 508 2>258: 9? 3=5049;979@> 3=< 012594>B C5 501=D2 5035 50848 348 <1??848=682 3:9=@ 508:E FG5 346038979@> 4873582 679287> A150 3=5049H ;979@> 3=< 012594>B C5 3729 501=D2 5035 15 1=8I153F78 ?94 346038979@> 59 F8 3= 1=<8;8=<8=5 <1261;71=8B J8> A94<2K 346038979@> 内容提要 012594> 3=5049;979@>
关于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考古学属于历史学
的范畴; 一种意见认为考古学应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本文将考古学与历史学、 人类学的学科体 系加以比较, 论述了在学科起源、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分支学科等方面, 考古学与历史学 和人类学的差异。 从而认为考古学与人类学、 历史学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但它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是 必然的。 关键词 考古学 JL* 历史学 人类学 文献标识码 M 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 !" 世纪 )" 年代 “ 新考古学 ” 兴起的 以文化进化理论、 系统理论和 逻辑演绎推理为其三大支柱, 前两个理论均为文 其代表人物宾弗强调考古学 化人类学的主张 , ’ - 。 旨在理解人及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新考古学使 考古学的传统关注点从古器物扩展至人, 将考古 学研究的内涵扩大到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 精神 文明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因而, 新考古学掀起了一 场卓有成效的革新运动。 但是, 美国新考古学本身存在许多明显的缺 “ 他们 & 新考古学派 . 不相信 陷。 张光直先生指出: 考古材料本身有任何的价值, 考古材料只是验证 一 + 考古学与人类学 按照美国人类学界的划分, 考古学是作为文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 # "$ # "% 王婧 & ’($) 年 $ 月生 ) , 女, 四川广源人,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
#!$ 的对社会文化及其发展的新看法 ” 。
究内容和侧重点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建立在对某一现存社 区的分析之上, 凡与该社区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属 于它的研究内容, 涉及政治、 社会组织、 婚姻法则、 亲属称谓、 衣食住行、 生产生活用具、 宗教迷信、 语 言文字、 礼仪习俗等诸多方面。 现今的文化人类 学, 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对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 这一发展导致了医药 人类学、 都市人类学、 妇女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等 分支学科的产生。 这些分支学科致力于对当代社 会的独特现象进行细致周密的分析, 并对如何解 决这些现象以及协调它们与社会的关系提出切实 可行的措施与方案。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当今的文 化人类学更趋向于一门实用科学。 考古学因其面对的主要是古代社会遗留下的 遗迹、 遗物, 故而其研究内容也与遗迹、 遗物有关。 在研究遗迹时, 以墓葬为例, 涉及年代、 形状、 构 造、 棺椁、 葬式、 随葬品、 主人身份等内容; 在研究 遗物时, 涉及年代、 质地、 功用、 型、 式等内容。 在对 各种 遗物遗 迹进行详 细描述 与系统 分类的 基础 上, 考古学将其研究内容进而深入到一个更高的 “从已寻找到的实物史中去研究社会的演 层次, 即 变发展过程, 客观地阐明古代人类所生存的特定 的时空、 生态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 行为, 尽可能准确地去确定不同文化之间在某个
考古学就是人类学, 都 古学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 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的目的就是人类学的目的,
此, 张光直先生认为自 !" 世纪 )" 年代至 (" 年代
!"
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
“是许多非 这 !" 年来, 美国考古学最丰富的收获, 新考古学派和不断采用日新月异的技术和方法的 考古学者所积累的许多新资料和用新旧研究所得
#)$ 特定生态环境中的相互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