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及陕西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为做好“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细想
遵循教师教育理论与规律,适应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要求,发挥教师的学习主体作用,以行动学习作为培训的基本理念,以学科为基础、问题为中心。
通过聚焦课堂教学环节,有效引领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逐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对象及学科
培训对象:陕西省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
培训名额:西安7000名;宝鸡7000名;咸阳6500名;渭南6500名;榆林4000名;延安3300名;汉中3600名;安康6300名;商洛3800名;铜川1400名;杨凌300名;石油普教300名。
(共计5万名)
培训学科: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品德与生
活(社会)、小学科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体育、小学信息技术;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政治、初中音乐、初中体育、初中美术、初中信息技术,共22个学科。
三、培训目标
(一)解决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手段,以网络研修为主要方式,通过较系统的学科培训,帮助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能力:针对课堂教学实际,通过有层次的课程内容培训,提高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种子: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科研及校本培训。
通过跟进的校本研修和后期课例展示,发挥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陕西省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种子教师。
四、培训时间及培训平台
1.培训时间: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2.培训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培训网址:
五、培训内容
1、培训课程
课程以“教师实际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以实现“有
效课堂教学”为目的,围绕“中心问题”组成课程模块,共计50学时。
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2.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是在网络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聚焦本次培训各学科需要解决的两个中心问题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在主题研修活动中,学员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明确其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3、具体培训课程将发布在远程培训平台。
六、培训方式及流程
1、培训方式
采取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岗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开展培训。
2、培训流程
培训由启动预热、“学、议、思、行”四阶段培训、总结评优三部分组成,其中“学、议、思、行”分别对应课程学习阶段、交流讨论阶段、设计与反思阶段、实践探究阶段,“学、议”阶段属于集中在线学习,“思、行”阶段为校本研修。
具体如下:
七、考核评价
为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与研讨交流,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此次培训拟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员的培训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评。
八、组织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本次培训由省教育厅统筹协调,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作为具体管理实施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各级管理人员、
学科专家以及学科辅导教师共同开展此次培训项目。
具体分工职责如下:
1.省教育厅(师资与师范教育处)。
成立“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省远程培训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协调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培训机构的业务联系;监督、检查并评估各市“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2.“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
在省教育厅指导下,全面负责“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并监督各市工作开展情况,项目结束后组织各市开展总结评估工作。
3.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统筹规划辖区内“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远程培训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及时了解并监督辖区内远程培训的开展情况;项目结束后组织开展辖区内总结评估工作。
4.各级管理人员。
负责整个培训的监督管理,发布通知,查看学员学习情况,对学员和学科辅导老师的学习及工作进行监督。
负责督促学员进行日常的学习交流活动;监督学员提交作业、发表文章、提交案例;组织学员参加
班级主题研讨活动、视频辅导答疑辅导活动;每天上网通过系统信息查询,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进度,对于学习不积极和很少参与网上活动的学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联系,并对其进行督促;协助班级辅导教师编写班级简报。
5.学科专家。
学科专家负责制定研修活动的讨论专题;对学员中存在的共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辅导答疑;协助继教网学科专家进行视频辅导交流活动;评选省级优秀学员、优秀作业、案例、文章等并推荐,参与表彰活动,编写学科简报。
继教网学科专家团队负责统一组织视频辅导答疑活动,并对推荐的优秀学员、作业、案例、文章等进行筛选评优。
6.学科辅导教师。
提前学习课程内容,以便于对学员进行日常的辅导、答疑;指导本班的学员参加网上的学习;对本班的学科作业进行批改及教学辅导答疑等工作;组织本班的辅导答疑及学科教学活动,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辅导教师要组织学员进行交流研讨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反馈和点评,收集并整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共性问题;推荐班级优秀学员、优秀作业、案例、学习总结等内容参加省里的评选和表彰;编制班级简报。
辅导教师在评优推荐工作上要遵守公平、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加入个人情感。
7.参训学员。
学习学科视频课程;阅读文本资料,丰富充实学科相关知识点;积极参与学习交流互动,视频辅导答疑,保证在线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作业,提交案例,撰写学习总结。
学员作业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字数符合规定即可。
不宜长篇大论。
杜绝抄袭,如发现一篇作业有相同或雷同现象,最终成绩即为不合格;遵守远程培训各项制度。
8、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一是做好咨询服务,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培训全程的咨询支持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汇总了解学员情况,保证培训质量。
二是做好技术保障,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提供网络远程培训平台服务,提供7*24监控及技术支持服务,并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同时由继教网对各角色提供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
顺利使用平台,完成培训工作。
九、总结评估
1.“国培计划”省项目执行办对本省远程培训工作、各级管理员和辅导教师工作以及网络平台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根据需要开展本省评优工作。
2.继教网组织学科专家团队提交学科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并提交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总结报告。
3.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的总结评估工作,培训结束后向“国培计划”省项目办提交总结报告。
4.辅导教师总结本班学员培训情况,及时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5.继教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学员、管理员和辅导教师进行调研,并分析汇总调研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为各方总结评估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和材料。
6.继教网协助“国培计划”省项目办向教育部及财政部提交培训项目总结报告。
十、学习卡发放及学员注册事宜
1.学习卡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