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储能市场政策趋势1、电力储能市场介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由于其清洁和低碳的特性,目前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之中,但是其应用也面临一些瓶颈,主要原因是这些清洁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电能供应不稳定,对电网的调峰和安全稳定形成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内蒙的风电就出现了大规模不能入网的局面。
要进一步的发展好新能源发电,提升新能源电力的比重,必须配套建设好电网储能设施,以实现对电力供应、使用的削峰填谷,保证新能源发电的平稳输出。
目前电网储能解决方案也很多,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
电网领域物理储能应用最成熟的就是抽水蓄能,适用于大容量机组的配套,例如核电,其储能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国家电网公司计划2010年建设90万千瓦项目。
化学储能技术目前发展很快,主要包括钒电池、钠流电池和锂电池储能,我国目前在这三大领域都出得了一些成绩。
钒电池方面,北京金能燃料电池已经自主开发了单堆额定功率25千瓦、最大功率100千瓦的产品;钠流电池方面,国家电网已经开发出可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电池;锂电池我国更是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业内诞生了比亚迪、比克等重量级企业,据了解,比亚迪已经开发出了固定和移动式的锂电池储能站,容量包括0.2MW、1MW和1.2MW的产品。
示范工程方面,09年9月,国家电网旗下的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河北张家口正式签订协议,将在张北、尚义西县风电场建设国内首个风光储能示范项目,总投资80亿元以上,建设风电5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10万千瓦,化学储能7.5万千瓦。
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目前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获得河北发改委的核准,工程位于张北县,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5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总投资约33亿元。
在此次的国网风光储能项目中,我们预计锂电池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按照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020年风电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计算,以河北张家口项目为参考,相关的储能容量将超过2000万千瓦,假设其中50%采用化学储能,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万千瓦,预计锂电池可以占据30%左右的市场份额,则有300万千瓦的需求。
目前电芯价格在10元/安时左右,以10C的放电倍率来测算,锂电池电芯市场新增需求在60亿元左右。
2、国内政策背景1) 国家“十二划五”规划中电力市场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据透露,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
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
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其中,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被明确列入“十二五”能源输送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将达3.5亿千瓦,风电装机接近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3000万千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随着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我国电网中电力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也逐步增多,大规模间歇性、波动性和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对传统电网安全运行和稳定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此,“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二节“优化能源开发布局”指出,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
第三节“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提出,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继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智能电网”再次被写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多次被提及: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节中,智能电网被列入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对象;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三节中也强调,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这表明智能电网已作为国家战略在推进实施。
截至目前,经过近两年在智能电网领域的积极研究和实践,我国在坚强智能电网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系列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尤其是在推动技术进步、设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利用、用能方式转变等方面已经发挥显著作用。
2) 新能源政策介绍(简介)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法律的系统框架,结束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无法可依的历史。
在这部法律中,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激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法》及其相关法律的颁布,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但把风电的发展列入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来执行,而且同时也加强了法律的实际操作性,提升了风电的战略地位。
2、2006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国家财政从5个方面对风电产业给予支持,包括风能资源的详细普查和评价、建立国家风电设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风电技术开发能力建设、风电设备产业化以及开展电网规划和技术研究。
系统的制订了鼓励风电产业的内容,对风电的利用,风电设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009年7月《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对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进行了完善。
文件规定,全国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设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这是继2004年火电标杆电价之后,国家推出的第二类发电上网标杆电价,通过积极的价格信号,将对全国风电领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它将改变当前风电价格机制不统一的局面,进一步规范风电价格管理,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改变过去以“跑马圈地”为主导思维的盲目投资现象,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
4、2009年12月26日《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于4月1日起开始实施。
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有两大亮点,一是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二是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财政部、能源局等政府有关部门纷纷表示,已在财政支持、具体细化措施方面做好准备,尽最大努力推动该法的有效实施。
修改后的法律明确,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共同督促落实电网企业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办法。
提出国家财政从5个方面对风电产业给予支持,包括风能资源的详细普查和评价、建立国家风电设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风电技术开发能力建设、风电设备产业化以及开展电网规划和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是针对过去几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的问题修改的。
该法案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因为近来社会反映风电发展很快,部分地区出现无序、盲目的倾向,各部门协调机制还未完善;第二,制订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即配额制;第三,制订电网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办法;第四,建立可再生能源基金,把以前的“电价附加”并入财政,这样可以减少其税收,并且管理规范。
以上四点中的核心问题是配额制,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对大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配额的要求,但仅对发电企业规定配额还不够,需要对电网和各地方政府提出配额要求。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发电企业配额目标,缺乏可以监督、检查的制度,所以正在设计管理办法,使目标能够可检查、可落实。
真正完成《可再生能源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需要整个产业长期不懈的努力,而解决利益分配是政策落实的关键。
5、2010年1月22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海上风电建设,以促进海域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引导海上风电健康、持续发展。
该办法共十章三十八条,规定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编制、海上风电项目授权、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和海洋环境保护、项目核准、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
由于海上风能储量大,因此海上风电前景广阔,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有望提速,同时,困难不容忽视,海上风机的建设要求高于陆上风机,建设难度较大,对风机质量也有较高要求,风机龙头生产厂商也将因此受益。
6、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决定》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力争达到15%左右;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决定》提出,将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此外,将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决定》还强调要深化能源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