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4)9479(1999)02_0042_07日本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与近期趋势郭文炯,白明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太原 030012)*摘 要:本文在广泛查阅日文文献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不同时期日本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从理论、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揭示了其发展特征。
最后,概括了8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地理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的新动态。
关 键 词:城市地理学;日本;发展特征中图分类号:K93/975 文献标识码:A6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地理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基于中日两国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各方面交流的日益增加,日本城市地理学发展中的经验,可能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更有启发性。
然而,国内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日本城市地理学发展状况的论文尚不多见。
本文在收集、查阅大量日文城市地理研究文献,特别是综述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日本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征及近期动态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了解日本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1 发展历程地理学作为近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日本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前期,其主要标志是1919年东京大学设立地理学科及1925年日本地理学会创立。
[1]在1930年前后,围绕景观论的争论,日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开始分裂。
从1924)1992年日本主要地理学杂志登载的人文地理方面论文的主题分类(表1)看,人文地理学分科发展差异显著。
第一,在20年代及30年代前期占主流的地志学论文迅速减少,60年代以来已极少出现;第二,农业地理、乡村地理、城市地理、工业地理是日本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其中,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乡村地理60年代以来论文数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地理论文数则不断上升。
城市地理论文数在60年代初超过乡村地理学,成为聚落地理的主体;70年代初超过工业地理学,70年代中期取代农业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中最主要的分支。
城市地理学发展历程,山鹿诚次分年代归纳为胎动期(1945年前)、萌芽期(1946)1955)、推进期(1956)1965)、展开期(1966)1975)、转换期(1976年以来)5个时期[2]。
第8卷第2期1999年12月世 界 地 理 研 究W ORLD REGIONAL STUDIESVol.8,No.2Dec.,1999*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城环系柴彦威先生的指导与帮助,特表谢意。
收稿日期:1999_04_23;修订日期:1999_10_20作者简介:郭文炯(1965_),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规划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科研课题10余项.本文依据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研究重点、理论、方法的发展分三个时期来讨论。
表1 地理学主要杂志各年代人文地理论文主题分类类别年代1924-291930-391940-491950-591960-691970-791980-891990-92总论17195261823323地志524316186521人口153253623202112乡村21100317443352810城市430125279919130农业1955391341141026816工业92224683622411商业5123151440387交通81873419243210旅游55144873文化4235262115226政治241020861063资料来源:日本K *1k 人文地理学N 动向.人文地理研究.1994.103-1061.1 50年代末以前的城市地理学这一时期的城市地理学尚未独立,是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战以前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界线、城市景观及郊外土地利用等方面,多为景观、形态的研究。
代表性的论著有人文地理学会编5城市地理研究6(1929)、西田著5城市的形态6(1931)等。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5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城市化进程迅速,刺激了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开始对早期零散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整理,并在研究重点及方法上进行讨论。
其代表性著作是1951年木内信藏的5城市地理研究6,这是战后前半期城市地理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的集成,也标志着城市地理成果体系化的开始。
书中对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城市圈的研究作了较详细的讨论,促成城市地理学界由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城市史等主流研究向城市功能、城市圈等研究的转变。
其后城市地理论文逐渐增加,逐步从聚落地理中独立出来。
在1955年矢岛编的5聚落地理学6、1957)1958年木内等编著的5聚落地理讲座6中,城市与乡村研究均处于对等地位来论述,标志着城市地理学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1.2 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城市地理学进入60年代,日本城市化波及全国,大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促进了城市化和大城市圈的研究,使其逐渐成为城市地理研究的中心课题。
另一方面,西方计量革命在日本上演,中心地理论也被翻译介绍,城市地理研究经历着理论、方法上的变革,出现了所谓/新科学主义思潮0。
广域中心城市、中心地职能、大都市圈等有关地域结构、发展过程的论著大量涌现,城市地理研究内容更为丰富。
7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已发展成为日本人文地理学的最活跃的分支。
这一时期主要论著有,山鹿诚次5城市地理学6(1964)、木内信藏(城市与乡村地理学6(1967)、服部圭二郎5大城市地域论6(1969)、田边健一5城市地域结构6(1971)、木内#田边编5广域中心城市6(1971)、服部5城市化的地理6(1973)、石水照雄5城市空间结构理论6(1973)等。
432期 郭文炯等:日本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与近期趋势1.37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地理学7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研究者不断增加,研究内容日益多样化。
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大都市圈的结构变化,中枢管理职能、城市的再开发和城市问题、消费者行为、城市地价等。
更能表征这一阶段城市地理研究重心转移的是城市体系研究的兴起。
日本城市体系研究深受欧美的影响,于70年代中期伴随着对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而兴起[3]。
1978年,以田边健一为代表的日本知名城市地理学者,开展了/关于日本城市体系研究0课题。
以此为契机,以城市规模结构、职能分类及职能等级、空间相互作用、结节地域划分等为重点研究内容的城市体系研究兴盛起来。
1980)1981年完成了日本城市等级和城市系统的研究课题;1991和1992年度文部省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我国城系体系的结构变化0课题,成果在1992年度日本地理科学学会秋季学术讨论会上发表。
截至1994年,已出版的有关城市体系的主要论著有:田边主编5日本的城市体系6(1982)、山口著5世界城市体系6(1985)、森川洋著5城市化与城市体系6(1991)、阿部著5日本城市体系6(1991)、长谷川著5现代城市的空间系统6(1990)等。
2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2.1理论、方法论随西方理论思潮转移而转移日本城市地理学理论、方法论深受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影响。
战前及战后初期受景观学表2有关中心地研究论文的分类年份理论、方法论实证研究论文总数51)6013553 61)70124695 71)801740153 81)86231276合计53133368资料来源:¹数据引自森川洋.o,国K*1p中心地研究N动向H问题点.地理学评论.1987.739)756º原表中其它分项省略。
派、区域学派的影响,城市地理研究多侧重于城市形态、景观与分布方面。
1957年,石水最早发表了中心地研究的综述性论文,详细介绍了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及其在欧洲的实证研究。
其后,日本对中心地理论、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逐步展开。
森川洋1987年统计了50年代以来有关中心地研究的论文[4],整理如表2。
由表可见,在60年代到70年代,对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达到高潮,70年代后期以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更注重于理论的创新,如西村关于中心性测定模型[5]、林关于中心地等级结构模型等[6]。
虽有上述变化,这一时期实证主义方法论仍是日本城市地理学的主流。
正如渡边良雄所述/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是现象形态论色彩最强的分支0[7]。
进入80年代,西方城市地理研究中的行为主义、激进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日本城市地理研究中也有明显的反映。
韦伯的5城市资本论6、史密斯的5社会地理学研究6等相继翻译出版,受其理论体系影响,关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感应、城市社会问题等研究逐渐兴盛起来,成为新的分支。
2.2研究方法上数量化倾向日益加强日本地理学数量化方法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战前的测计学的影响;二是60年代前半期西方数量方法的导入。
70年代以来,计量方法在城市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分布型分析、趋势面分析、地域构成分析、空间扩散分析、空间行为分析等。
然而,80年44世界地理研究8卷代之前,偏重于经验实证研究,对于西方城市研究的计量方法、模型依赖性较大,缺少创新,理论指向性薄弱。
80年代以来,数理统计学方法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地理研究之中,同时更为注重构筑城市地理学的有关模型。
例如井上孝的人口密度模型、城市人口分布中心点模型、水野人口迁移模型等均取得一定研究进展。
2.3 研究内容日趋多样化在研究内容上经历着由城市分布、城市形态到城市化、城市圈、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城市体系的扩展;在研究对象地域上从大城市到地方城市,从国内城市到国外城市的扩展;在研究题材上从人口到城市工业、商业、交通通信、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行为感应、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城市开发等扩展。
对1989)1994年有关城市地理论文作的分类可反映出题材范围的广泛性(表3)。
表3 1989)1994年城市地理研究论文主题分类类 型论文数类 型论文数类 型论文数郊区化14城市金融、信息地域结构9城市体系空间结构22城市工业地域结构4城市社会、文化地域结构21城市居民行为感应16城市人口地域结构5城市体系理论8城市环境5城市居住地域结构14城市体系规模结构3城市问题与城市开发20城市商业地域结构14城市体系职能结构7外国城市22资料来源:/统计范围:人文地理0、/地理学评论0、/地理科学01994年由井#义通在/学界展望0中指出:城市地理学近年来研究动向最明显的表现是研究课题的细分化现象。
同时,藤正己也指出:城市地理学研究在这种多样化过程中,综合化的努力不足,作为内在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城市地理有待加强[8]。
3 近期若干研究趋势7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职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产服务、管理、金融、信息、保险、咨询等中枢管理职能部门向中心城市、特大城市集中;大城市郊区化进程迅速,大都市圈地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
针对上述趋势日本城市地理学界对城市这一变动着的地域实体的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管理职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行为感应、都市圈结构变动、国际城市及国外城市、城市再开发等研究的日益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