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与动物福利现状
本文对合肥市周边大杨镇、双墩乡和肥西南 岗地区养鸡业的养鸡模式和动物福利现状进行调 查, 希望通过对比各种养鸡模式的优缺点, 寻求一 种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能改善动物福利的养鸡 模式。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 52 个联养户、30 万只平养土杂肉鸡进行调查。 2 调查项目
鸡的生态养殖有多种形式, 现在最普遍的有 林地养殖和果园养殖。林地养殖是利用林地种植 优质牧草, 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鸡, 开展“种草- 养 鸡- 鸡粪肥土- 促进林地土质的改善- 牧草生长- 养 鸡 ”的 立 体 开 发 模 式 。 这 种 模 式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养鸡增效、农民 增收。果园养殖结合旅游业, 推出果园、农家生态
要以塑料大棚平养为主, 房舍次之。大棚平养又以 全封闭式为主, 半封闭较少。
大棚平养: 棚舍一般南北走向或偏东西向, 大 棚呈长的拱顶式或双坡式。大棚鸡舍可以利用太 阳能提高棚舍温度, 棚内置有火炉。棚内地面用锯 末 、稻 壳 、玉 米 秆 等 做 垫 料 。 棚 顶 和 两 面 用 塑 料 膜 覆盖, 膜上覆盖厚草帘。
养殖模式; 饲养环境与鸡的生长和疾病发生情 况: 了解鸡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 鸡群密度及料和 水的供应情况, 鸡群的生长状况和疾病发生情况; 粪 便和死鸡处理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 鸡的运输 方式; 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质; 用药情况。 3结果 3.1 养殖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合肥周边地区农户饲养肉鸡主
动 物 福 利 的 好 坏 与 疾 病 控 制 、动 物 生 产 性 能 、 食 品 安 全 和 环 境 保 护 等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关 系 — — — 同时可能成为今后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不可 估量的因素。因此, 动物福利应受到高度重视。但 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的经济实力远远落 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不可能照搬国外动物福利法 规。如何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做些符合我国国情 的动物福利改善工作, 以求尽可能与世界贸易对 动物福利的要求接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 迫 的 问 题 。 它 需 要 政 府 、动 物 福 利 保 护 、兽 医 、畜 牧 、环 境 、生 态 、动 物 行 为 学 和 法 律 工 作 者 的 共 同 努力。
3.3 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状况
有少数养殖户采取每日关灯数小时的控光措施,
对 26 户全封闭式大棚平养、12 户半封闭式大 鸡生长良好, 病也少, 而且省料、省电。
棚平养和 14 户房舍平养肉鸡饲 养 环 境 及 养 殖 户 3.3.6 养殖户管理水平及文化素质
管理水平及文化素质的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 1 可知, 养殖户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养
时, 封闭式大棚有 10 户空气质量差, 4 户中等, 2 户
垫料有稻壳、锯渣和玉米杆等, 因为经济等原
空气良好; 半封闭式有 2 户空气质量差, 3 户空气质 因通常只有 2~4 cm 厚, 有的地方地面裸 露 , 鸡 只
量中等, 3 户空气质量良好, 舍内温度都较适宜。
直接卧在泥土地上, 致使腿病发生率较高, 胸肌容
有无 工作
服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养殖员 间互串 鸡舍否
串 不串
串 不串 不串
串 串 串
门口有 无消毒
设施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疫苗接种是否 完全按照程序
和要求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疫苗保存 方式是 否标准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饮用水 有无 消毒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鸡舍纵轴应与季风接近一致, 在夏季高温到来前 1 月 于 饲 料 中 添 加 200 g/ kg 饲 料 的 维 生 素 C, 或 在高温前 3~4 天至高温后数天饮水中添加维生素 C 1 g/ L。高温期喂料时间应在凌晨或 20∶00 以后, 并且在饲喂时加强通风, 在外界温度高的白天只 提供含维生素 C 的饮水, 而且水尽可能凉, 保证水 的供应一定充足并且新鲜卫生, 定期清洗水槽。或 在水内加食盐, 可以促进鸡饮水。 4.4 控制光照
开。2 户空气质量一般, 舍内温度较低, 鸡群打堆。
多数养殖户能够保证鸡得到充足的饲料和饮
12 户房舍空气质量普遍较好, 温度也较适宜, 但使 水, 但有个别养殖户提供的水桶、饮水器和料桶不足。
用的煤比封闭式大棚更多, 有 1 户由于火炉较小, 3.3.5 光照
室温较低, 鸡群打堆。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养殖户都采用连续光照。
3.3.1 鸡群密度
殖户多数为小学和初中文化, 只有少数是高中学
调查发现饲养密度大是普遍现象, 这样的鸡 历, 1 个是中专学历。都未受过专业培训。
表1
养殖户管理状况
养殖 户
编号
A B C D E F G H
饲养员 是否 固定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是否定时 定量 饲喂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建议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提供足够的垫料并 适度更换, 如果垫料更换太勤增加人工和成本, 鸡也 会受到应激。在合肥周边地区塑料大棚养殖已具较 大规模, 大棚虽然成本较低, 但棚内有害气体超标并 且难排放, 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如何合理设计 大棚使舍内空气质量达标, 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大棚在夏季闷热潮湿不利于防暑降温, 建议
3.2.2 封闭式大棚和房舍的比较
易受损。多数在一批鸡养完才清垫料, 中途不更
对 26 户封闭式大棚和 12 户房舍平养进行空 换, 使得空气质量差, 并且大肠杆菌病、球虫病和
气质量和温度的直观比较。其 中 24 户 封 闭 式 大 霉菌病的发生率较高。
棚 空 气 质 量 差 , 但 舍 内 温 度 较 适 宜 , 鸡 群 均 匀 散 3.3.4 水、料满足程度
房舍平养: 房舍平养有双坡式或平顶式两种 ( 见图 6) 。
图 1 全封闭式大 图 2 拱顶式半封 图 3 半封闭式大 图 4 双坡式半封 图 5 半封闭式大 图 6 房舍式平养
棚
闭大棚
棚的风扇
闭大棚
棚的气窗和烟囱
生态养殖: 合肥市周围和蚌埠市部分生态养殖 场已获得良好效益, 固镇县也正在发展生态养殖。
游, 品味纯正的果园鸡的一系列旅游项目, 把第三 产业( 旅游业) 同第一产业( 畜牧业) 有机地结合起 来, 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3.2 养殖模式的比较 3.2.1 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大棚的比较
分别 在 3 月 中 旬 和 5 月 中 旬 对 在 养 的 16 户 封闭式和 8 户半封闭式大棚进行鸡舍内空气质量 和温度的直观比较。
与其它农户 是否共用 水源
是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进料和出 粪道是 否分开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有无抗 生素滥 用现象
有 有 不详 不详 有 不详 不详 不详
有无 二重 感染
不知 有 有 无 无 有 无
不知
疫苗接种 是否共用 一个针头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3.4 粪便和死鸡处理及对周围水源污染情况 多数养殖户将未对死鸡和粪便进行专门处理,
3 月中旬, 封闭式大棚舍内温度较适宜, 鸡群均 3.3.2 饲养环境温度和湿度
匀散开; 有 12 户空气质量差, 3 户中等, 只有 1 户空
多数鸡舍温湿度适宜, 大棚在高温季节闷热、
气良好; 半封闭式大棚舍内温度适宜, 有 4 户空气 潮湿, 尤以封闭式为甚。
质量差, 2 户中等, 2 户空气良好。在 5 月中旬调查 3.3.3 垫料
用抗生素的问题。雏鸡的预防用药剂量较大, 生病 时用药量都是正常使用量的 2 倍。由于疾病越来 越难治愈, 使用药物的剂量也越来越大。 4讨论 4.1 几种饲养模式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大棚: 共同优点是利用太阳能, 降低供热成 本; 建造大棚费用比房舍低。
半封闭式大棚: 与封闭式相比, 建造成本较 高, 但有排气扇和烟囱, 塑料薄膜可以随着外界温 度改变而升降, 舍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可以得到
大棚养殖虽然有废气不易排、夏季闷热、潮湿等 缺点, 但造价成本低廉, 在以目前密集型饲养占主流 的情况下, 大棚和房舍养殖还得在较长时间存在。
夏季在棚顶上铺上厚草帘, 在棚舍旁种低矮或 爬藤类植物, 有助于降低舍温, 另外可以考虑设计加 高棚顶并在棚顶多开气窗。半封闭式大棚一般都安 装排气扇, 另外在棚顶上有烟囱, 通风换气效果较好。
动物福利的好坏与养殖户的管理和文化水平 有密切的关系。从调查中看出, 养殖户文化和专业 素质多数较差, 并且对动物福利几乎一无所知。若 想提高动物福利, 改善鸡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提高生产性能并有效控制疾病, 必须提高养殖户 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4.3 饲养环境有待改善
无论何种养殖模式, 饲养环境良好是保证鸡 福利的基本前提, 也是提高生产性能, 有效预防疾 病的根本。
空气质量依照自制标准判定。差: 刺眼、刺鼻;
- 38 -
2007 年第 29 卷第ultry Vol.29,No.22.2007
中等: 有较浓的氨气味但不刺眼、刺鼻; 良好: 氨味 群整齐度较差, 病较多; 而密度适宜的鸡群病较
较淡, 空气较新鲜。
少, 生长良好。
随意丢弃和堆放, 只有少数作沤肥处理。有的将死鸡 出售, 有的饲喂动物, 对周围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3.5 鸡的运输方式
运输时被装在铁笼或木笼中, 层层叠放, 拥挤 不堪, 运输途中不供应饮水饲料, 有的鸡运到目的 地后已死亡, 毫无福利可言。 3.6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
合肥周边的地区肉鸡养殖存在较为严重的滥
- 39 -
2007 年第 29 卷第 22 期
经验交流
China Poultry Vol.29,No.22.2007
较好的控制。 封闭式大棚: 建造成本比半封闭式大棚低, 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