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细读课文,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及好处。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或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揭题。

1、介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引出小说六要素(板书)。

2、揭题,板书,质题。

二、带着3个目标自学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大致意思。

3、结合小说六要素试着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1)指名读。

2)及时指正
3)齐读
2、词语。

1)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3、结合小说六大要素,师生一起试着说说课文大意。

四、理清脉络分段。

1、再读课题,重读“三打”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

3、交流分段情况。

五、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呢?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
点。

2、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部分内容来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先挑选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4、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四)表演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演给大家看呢?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吧。

老师温馨提示: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演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学生在小组内试着表演故事,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各组推行表演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评价。

六、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七、作业设计: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

其实我们除了阅读,还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坚定不移忠诚……
唐僧:心地善良不辨妖魔
白骨精:诡计多端贪婪狡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