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应用写作
●(二)发文处理
• 发文办理包括文件草似、审核、会签、签发、 复核、缮印、发文注册、用印、发文登记、分 发等程序。
三、公文的作用和特点
(一)公文的作用 1、规范和制约作用; 2、联系和知照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4、依据和 1、有法定的作者; 2、有鲜明的政令性; 3、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4、有特定的读者和明确的实用目的; 5、有规范的体式。
第九讲:公文
讲授纲要
第一节 概述
本节讨论
一、行政公文的涵义和种类 二、行政公文的处理 三、行政公文的作用和特点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五、公文写作的语言风格
公文,又称公务文书,包括行政公文(政 务公文)和党务公文。 我们的学习内容限于行政公文。 什么是行政公文?
六、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属于平行文。 分类:从内容作用上看;从行文方向上看。
七、会议纪要
基本特点:内容的纪实性;表达的综合性; 备考性;称谓的特殊性。 基本写作要求:必须忠实于会议的实际情 况;应抓住会议的主要精神;讲究用语、 条理清晰;注意与简报、决议及会议记录 等的区别。
附:批转性通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 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的 若干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进一步加强外国 政府贷款管理工作,是在新形势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积极、合理、有 效地利用外资,更好地使用国外资金,防止和化解国家主权外债风险, 维护我国政府对外信誉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高 度重视,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有关工作。 二○○○年六月十日 附: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的若干 意见》
一、行政公文的涵义和种类
(一)行政公文的涵义
• 行政公文是一个国家政府机关在管理国家、 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一种文书。 • 公文最早见于《尚书》。 • “公文”一词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后汉 书· 刘陶传》。
●
(二)行政公文的种类
1951年9月,政务院发布了《公文处理办 法》,规定了7类12种公文的写法;历经多 次修改,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 日生效,规定了13类14种行政公文的写法。 命令(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议案 报告 请示 批复 意见 函 会议纪要
五、公文的语言
庄重 准确 平实 简炼
课堂讨论
公文在格式上有哪些要求?
第二节 常用公文的写作
本节要点: 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 议纪要的写作
●一、通知
• 1、指示性通知(例文一) • 2、批转、转发性通知(例文二) • 3、周知性通知(例文三) • 4、任免性通知(例文四)
请求指示 请求批准 请求批转 请求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文一事;单头请 示;理由要充分;语气平实恳切。
四、报告
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答复报 告。 写作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数据准 确,材料真实;报告事项不得夹带请示内 容。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五、批复
指示性批复、批准性批复、解答性批复。 针对性、专一性、权威性。 写作基本要求:针对性强;观点要明确; 批复要及时;行文要简炼。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一)眉首(文头) 1、发文机关;2、发文字号;3、签发人;4、 份数序号;5、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6、 紧急程度。 (二)主体(行文) 1、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4、附件 与附件说明;5、发文机关印章和签署;6、 成文时间;7、附注。 (三)版记(文尾) 1、主题词;2、抄送机关(受文对象);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通知的写作要求
讲求实效,注意实用; 条理清楚,简明通俗; 忌超越职权范围,滥用通知。 不能将事务文书(启事)等同于公文(通 知)。
二、通报
1、表彰性通报(例一) 2、批评性通报(例二) 3、周知性(传达性)通报(例三) 通报写作的总体要求 通报和通知的区别
三、请示
以上14种公文是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围, 它们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公文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 按理时间要求分:特急件、急件、平件; 按其机密等级分:普通、秘密、机密、绝 密四个等级。 按其行文方向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 文。
●二、行政公文的处理
(一)收文处理
• 1、签收与登记 • 2、拟办 • 3、批办 • 4、承办 • 5、催办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