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制气基础知识

煤制气基础知识

13
-394.1kJ/mol +135.0kJ/mol -110.4kJ/mol +96.6kJ/mol -84.3kJ/mol -245.31kJ/mol +173.3kJ/mol -566.6kJ/mol -38.4kJ/mol -219.3kJ/mol +185.6kJ/mol +12.2kJ/mol
高的煤做原料;当煤气用做工业生产的合成气时,一般要求使用低挥 发分、低硫的无烟煤、半焦或焦炭,因为变质程度浅(年轻)的煤种,
生产的煤气中焦油产率高,容易堵塞管道和阀门,给焦油分离带来一
定的困难,同时也增加含氰废水的处理量。
2015/12/8
18
《煤炭气化工艺》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四、 硫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2015/12/8
19
《煤炭气化工艺》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五、 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2.粒度大小与传热的关系:粒度越大,传热越慢,煤粒内外 温差越大,粒内焦油蒸气的扩散和停留时间增加,焦油的热分解加剧 。 3.粒度与生产能力的关系:煤的粒度太小,当气化速度较大
时,小颗粒的煤有可能被带出气化炉外,从而使炉子的气化效率下降
褐煤
泥炭
2015/12/8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一、 水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
①外在水分:煤的开采、运输、储存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
的外表面以及大毛细孔而形成的。 含有外在水分的煤为应用煤,失去外在水分的煤为风干煤。 ②内在水分:吸附或凝聚在煤内部较小的毛细孔中的水分, 失去内在水分的煤为绝对干燥煤。 ③结晶水:在煤中以硫酸钙(CaSO4·2 H2O)、高岭土 (Al2O3·2SiO2·2H2O)等形式存在的,通常大于200℃以上才 能析出。
。气化炉内某一粒径的颗粒被带出气化炉的条件是:气化炉内上部空 间气体的实际气流速度大于颗粒的沉降速度。
4.粒度的大小对各项气化指标的影响:煤的粒度减小,相应
的氧气和水蒸气消耗将增大。
2015/12/8
20
《煤炭气化工艺》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六、 燃料的灰熔点和结渣性对气化的影响
煤炭气化时的灰熔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气化炉正常操作时,
3.煤气的有效成分为CO、H2、CH4等。
4.煤气的发热值指标准状态下1m3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如果燃烧 产物中的水分以液态形式存在称高发热值,如果水以气态形式存在称低
发热值 。
5.空气煤气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C ) A CO B CO2 C C2H5 D N2
5 《煤炭气化工艺》
2015/12/8
煤中的硫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形式存在。煤在气化时,其中80 %~85%的硫以H2S和CS2的形式进入煤气当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 会影响后段工序的运行,如造成催化剂中毒,加重脱硫的负担等。所 以,气化用燃料中硫含量应是越低越好。
五、
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煤的粒度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气化炉的运行负荷、煤气和焦油的 产率以及气化时的各项消耗指标。 1.粒度大小与比表面间的关系:煤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不致使灰熔融而影响正常生产的最高温度,另一个是采用液态排渣的气 化炉所必须超过的最低温度。灰熔点越高,灰分越难结渣,相反,则灰 熔点越低,灰分越易结渣。 在气化炉的氧化层,由于温度较高,灰分可能熔融成黏稠性物质 并结成大块,这就是结渣性。其危害性有下面几点: ①影响气化剂的均匀分布,增加排灰的困难。

2015/12/8
9
《煤炭气化工艺》
二、煤炭气化方法
三、
空气煤气
工业煤气分类

定义:以空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主要成分: N2,CO,CO2,H2。 特点:热值低,主要作为化学工业原料,煤气发动机燃料等。
工 业 煤 气
混合煤气
定义:以空气和适量水蒸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主要成分: N2,CO,H2,CO2。 特点:工业上一般用作燃料。 定义:以水蒸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主要成分: H2,CO,CO2,N2。 特点:H2和CO含量达85%以上,一般用作化工原料 定义:以水蒸气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主要成分: H2,CO,N2,CO2。 特点:(H2+CO)=3N2(质量),一般用来合成氨
2 《煤炭气化工艺》
反应性
2015/12/8
一、基本概念
空间速度
空间时间 转 化 率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通过气体体积数。单位: m3/(m3催化剂·h)。空间速度越高,单位体积催化剂处 理能力越大,生产能力就越大。


在等密度反应过程中,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 空间时间越小,反应器的生产能力越大。


利用外部给气化炉提供热量。 热源:外部炉壁加热燃料(炉壁需选用耐火度高且 导热性好的材料);高度过热水蒸气(1100℃); 加热水蒸气和粉末燃料的混合物到1100℃,达到水 煤气反应温度。
2015/12/8
7
《煤炭气化工艺》
二、煤炭气化方法
二、
富氧气化
地面气化技术分类

气化剂是富氧空气。
气 化 介 质
参加反应的原料量与通入反应器原料量比值百分率。它说 朋原料的转化程度。转化率越大,参加反应的原料越多。 实际目标产物量与反应原料计算应得产物理论量之比。 = 实际所得目标产物量/计算应得产物理论量×100% = 转化为目标产物原料量/反应掉原料量×100% 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原料量与通入反应器原料量之比。 有循环物料时产物总收率 =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原料量/新鲜原料量×100%
2015/12/8 16 《煤炭气化工艺》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二、 灰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灰分:煤在800℃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余物。即煤中矿物质含量。 组成:硅、铝、铁、镁、钾、钙、硫、磷等元素和以碳酸盐、硅酸盐 、硫酸盐和硫化物等形式的盐类。 影响:增加运输的费用,降低气化效率,增加炉渣的排出量,增加随 炉渣排出的碳损耗量,增加气化的各项消耗指标(如氧气、水蒸气和煤的 消耗指标),而净煤气的产率下降。
对于加压气化,用煤灰分可高达55%左右而不至于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是由于加压操作时,气化剂的浓度高,扩散能力强,能够透过煤灰表 面与碳进行较为完全的反应。同时,进入炉中的气化剂的速度也比常压气
化小,在炉内停留时间长,有较长的时间和煤反应。
2015/12/8 17 《煤炭气化工艺》
四、气化用煤-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如果燃烧产物中的水分以液态形式存在称
以气态形式存在称 A CO
2015/12/8
,如果水
。 ) C C 2 H5
4
5.空气煤气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B CO2 D N2
《煤炭气化工艺》
练习题答案
1.煤化工包括 炼焦工业、煤炭气化工业、煤炭液化工业及其他煤制化学 品工业。 2.煤的气化是将煤与气化剂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将煤中有机物转变 为煤气的过程,常用的气化剂有空气、氧气 、水蒸气 等。
14 《煤炭气化工艺》
反 应 历 程


第四步
第五步
2015/12/8
四、气化用煤
一、
无烟煤 贫煤 焦炭 半焦
气化用煤种的主要特征

气化时不黏结,不产生焦油,所生产的煤气中只含有少量 的甲烷,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极少,但煤气热值较低。
气 化 煤 种
烟煤
气化时黏结,并且产生焦油,煤气中的不饱和烃、碳氢化 合物较多,煤气的净化系统较复杂,煤气的热值较高。 气化时不黏结但产生焦油,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含有较 高的内在水分和数量不等的腐殖酸,挥发分高,加热时不 软化,不熔融。 泥炭煤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挥发分产率近70%左右。气 化时不黏结,但产生焦油和脂肪酸,所生产的煤气中含有 大量的甲烷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15 《煤炭气化工艺》
纯氧气化

气化剂是氧气。
水蒸气气化
气化剂是水蒸气。
气化剂是氢气。 即煤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的过程。
8 《煤炭气化工艺》
加氢气化
2015/12/8
二、煤炭气化方法
二、 地面气化技术分类
入炉的煤块粒度
其 他 分 类
粉煤炭气化 块煤炭气化
移动床气化 沸腾床气化 气流床气化 熔融床气化
燃料在炉内状况
水煤气

半水煤气
2015/12/8
10
《煤炭气化工艺》
练习题
1.地面气化技术以燃料在炉内的状况可分为四类,分别为 化、 、混合煤气、 气化、 、 气化和熔融床气化。 等。

2. 发生炉煤气根据使用气化剂和煤气的热值不同,一般可分为空气煤气 3.什么是水煤气、半水煤气?两者有何区别.
2015/12/8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煤炭气化方法 三、煤炭气化原理 四、气化用煤
五、气化工艺及气化炉 六、粗煤气脱硫
2015/12/8 1 《煤炭气化工艺》
一、基本概念
煤气化

煤或煤焦与气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氢等) 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发生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 有机质转化为煤气的过程
煤气

气化剂通过炽热固体燃料层时,所含游离氧或者 结合氧将燃料中的碳转化成的可燃性气体。 有效成分:CO、H2、CH4 煤气的发热值是指标准状态下lm3煤气在完全燃烧 时所放出的热量,如果燃烧产物中的水分以液态 形式存在称高发热值,如果水以气态形式存在称 低发热值。 煤的反应性又称煤的化学活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 下,煤与不同气化介质(如CO2,O2,H2O和H2)发生 化学反应的能力。反应性强的煤在气化和燃烧过程 中反应速率快、效率高。
2015/12/8学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