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第三章化学纤维
●一、名词解释
1.人造纤维2.合成纤维3.化学纤维4.差别化纤维5.异形纤维6.超细纤维7.碳纤维8.中长纤维9.复合纤维10.改性纤维11.干法纺丝12.湿法纺丝13.熔体纺丝
14. 溶液纺丝15. 超长纤维16. 倍长纤维
●二、填空题
1.最早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是①。

2.采用熔体纺丝的合成纤维有①、②、③。

3.采用溶液纺丝的合成纤维有①、②。

4.根据涤纶短纤维后加工时的抽伸与热定型方式不同,可制成①、②、③纤维。

5.粘胶纤维的原料一般选用①、②、③等。

6.化学纤维生产一般都需经过①、②、③三道工序。

7.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来源有①、②、③。

8.涤纶的学名为①。

9. 在常见的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是①纤维,具有热收缩性的是②纤维,耐光性最好的是③纤维。

10. 在常见的合成纤维中,初始模量最大的是①纤维,耐磨性最好的是②纤维,弹性最大的是③纤维。

11. 常用的纺丝方法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两大类,其中①纺丝又可分为②纺丝和③纺丝两种。

12. 棉型化纤的长度①mm,线密度为②。

13. 中长化纤的长度为①mm,线密度为②。

14. 毛型化纤的长度为①mm,线密度为②。

15. 粘胶纤维在显微镜下所见的纵向形态特征是①、横截面形态特征是②。

16. 腈纶纤维截面形态特征一般是①或②。

17. 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其公定回潮率是①,与棉相似穿着舒服,所以有②之称。

18. 普通涤纶的最大优点是①,最大缺点是②。

19. 腈纶纤维的许多性能如①与羊毛相似,所以有②之称。

20. 氨纶的最大特点是①,其断裂伸长率可达②,伸长恢复率可达③,而且回弹时④。

三、问答题
★1. 常用鉴别纺织纤维的方法有哪些(要求至少答出五种);在很多纯纺织物中,你是如何鉴别出纯涤纶织物的?
★2.涤纶仿真丝可通过哪些途径?
3. 在常见纤维中,锦纶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用途如何?
4. 氨纶的用途如何?
5. 化纤为什么要卷曲,卷曲的方式有哪些?
6. 化学纤维的疵点有哪些?疵点的存在有什么影响?
7. 什么叫中空纤维?用途如何?
8. 什么叫特种纤维?一般有哪些品种?
9. Tencel纤维为什么说是绿色纤维?
10. 人造麂皮是如何制造的?
答案:
第三章化学纤维
一、名词解释
1.又称再生纤维,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得到的化学纤维。

2.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低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合成制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过纺丝加工得到的化学纤维。

3.化学纤维,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得到的各种纤维的总称,包括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类。

4.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5.异形纤维是指用非圆形孔喷丝板加工制成的非圆形截面的化学纤维。

6.细度在0.011~0.44dtex的化学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可用改良的常规纺丝技术或复合纺丝法加工。

它主要用在加工特种产品,如仿麂皮或过滤材料、保暖材料等。

7.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8.长度与细度介于棉型化纤与毛型化纤之间的一类化学纤维,称为中长纤维。

长度一般为51~76。

,细度0.2~0.3tex,可采用棉型纺纱设备或专纺设备加工仿毛型产品
9.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这种纤维称为复合纤维。

10.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纤维变性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物理变性的纤维有异形纤维、变形纤维、复合纤维等;化学变性则通过接枝、共聚、化学后处理等方法以改善耐光性、阻燃性、耐热性及外观效应等。

11.简称干纺。

溶液纺丝时,从喷丝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进入充满热空气的通道中,溶液细流中的溶剂被快速挥发,原液固化并在张力下伸长变细而形成初生纤维。

干纺纤维成本较湿纺高,纤维质量好。

12.简称“湿纺”,溶液纺丝的主要方法之一。

从喷丝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进入凝固浴,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凝固剂向细流渗透,使原液细流在凝固浴中析出而形成纤维。

粘胶、睛纶、维纶等大多用湿法纺丝。

13.简称“熔纺”,合成纤维主要纺丝方法之一。

可直接将聚合体熔化成熔体,然后进行纺丝。

涤纶、锦纶、丙纶等采用此法。

14. 必须选择适当的溶剂把高聚物溶解成纺丝溶液,或先将高分子物质制成可溶性中间体,再溶解成纺丝溶液,然后进行纺丝。

粘胶、维纶等均采用此法。

15. 大于名义长度5mm(棉型)或10mm(中长型),小于2倍名义长度的化学纤维。

16. 超过名义长度2倍及以上的化学纤维。

二、填空题
1. ①锦纶
2. ①涤纶②锦纶③丙纶
3. ①维纶②腈纶
4. ①高强低伸型②低强高伸型③中强中伸型
5. ①棉短绒②木材③甘蔗渣
6. ①纺丝液制备②纺丝③后加工
7. 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
8. 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9. ①粘胶②氯纶③腈纶10. ①涤纶②锦纶③氨纶11. ①溶液②湿法③干法12. ①33~38 mm②1.2~1.5旦13. ①51~76 mm ②2~3旦14. ①76~102 mm ②3~5旦15. ①纵向平直有沟槽②截面呈锯齿形皮芯结构16. ①圆形②哑铃形17. ①13%②人造棉18. ①织物挺括抗皱,保形性好②吸湿性差19. ①膨松,柔软②合成羊毛20. ①高伸长、高弹性②450%~800%③90%以上④回缩力小于拉伸力
三、问答题
1. ⑴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化学溶解法、双折射率等测定法。

⑵经手感目测织物不起皱,弹性好,手感滑爽;燃烧后有辛辣味并火焰熄灭后成黑色玻璃球状硬块。

2. ⑴通过截面改性并降低每根单丝的细度,例如制造多叶形纤维,变形后制成的乔其纱。

⑵利用复丝的异形化、复合化,再加上混纤、强捻、假捻、吹络等技术,可显著提高丝绸感、风格及外观。

⑶仿照真丝脱胶的方法,即碱减量处理。

3. ⑴锦纶的耐磨性是常用纤维中最好的。

⑵主要用于民用织制袜子、围巾等;工业用制造轮胎帘子线、绳索、渔网等。

4. 很少直接使用氨纶裸丝,一般将氨纶丝与其它纤维的纱线一起做成包芯纱使用,可纺制弹性织物,做紧身衣、袜子等。

5. ⑴为改善化纤的抱合性能与织物风格,化纤生产中必须使纤维产生一定的卷曲。

⑵化学卷曲主要利用纤维截面中结构不对称造成;机械卷曲是将纤维束在热水或蒸汽中预热,而后通过卷曲机,借卷曲轮和卷曲箱的作用产生锯齿形平面卷曲。

6. ⑴包括僵丝、并丝、硬丝、注头丝、未牵伸丝、胶块、硬板丝、粗纤维等⑵会影响化纤的可纺性和成品的质量。

7. ⑴指贯通纤维轴向且有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

⑵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性制品。

8. ⑴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

⑵有高强度纤维,如碳纤维;耐高温纤维,如芳纶;耐强酸、耐强碱纤维,如氟纶等等。

9. Tencel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生产过程无污染;穿着舒服;废弃纤维短时间内完全可以生物降解。

10. 以往用牛皮和羊皮仿制人造麂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用涤纶、锦纶、睛纶、醋酯纤维等化学纤维为原料仿制。

人造麂皮用超细(0.04tex以下)化纤制织的经编织物、机织物或非织造布为基布,经聚氨基甲酸酯溶液处理后再起毛、磨绒,最后经染色整理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