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环保综合实践课《绿色家园》活动设计及案例
初中八年级环保综合实践课《绿色家园》活动设计及案例
三、活动准备:查阅有关环境污染的网站,收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以及环保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4月22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世界地球日)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吗?是的,环境问题已日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今天,我们活动课的主题是“绿色家园”
大屏幕显示:绿色家园
大屏幕显示:
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用真实的照片与环境保护的有关记录片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引起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主持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看罢上面的破坏环境的照片,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心声。
《绿色家园》活动设计及案例
活动主题:绿色家园
活动成员:初二(2)班全班同学
一、活动背景: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根据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地球、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使之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6、学生讨论。
7、班长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8、老师总结发言。
全体师生在“绿色家园”横幅上签名,要求写下自己的环保心愿以及对“绿色家园”的美好祝福。
附:环保倡议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实践表明,要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除依靠政府的努力之外,公众的自觉行为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公众的环境保护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的希望所在。
2、小品:我想有个家
编剧:李志羽中;表演者:李志羽中毕宇璇李晨亮等
3、演讲:地球,你好!
表演者;朱苏里江
4、歌曲:珍爱地球
词曲:蔡枫丹(学生);演唱:蔡枫丹;音乐:龚一昕
5、现场作画。主题为“绿色家园”,并附有言简意赅的诠释。
表演:程曦黄轶沈蔼彬等
主持人: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我们应成为环境文明的有力缔造者与参与者。那么,在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今天,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个公民,爱护环境,崇尚文明,无疑更是自身的道义和责任。
为此,我们倡议同学们改变传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爱护环境,崇尚文明,无疑是每一个公民自身的道义和责任。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美英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当时正硝烟弥漫,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大自然带来破坏与污染。非典型肺炎的传播让人们惶惶不安,全国上下正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因此,“绿色家园”活动课的开展,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心灵的震撼性。正如学生在演讲中说,“没有人心的污染,岂会有生态的污染”。我想,这正是学生在活动课中的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与升华。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除了社会性与可操作性外,还要突出情感性,要驾驭学生的情感空间,调动学生的情感脉搏,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这是一节活动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主持人:首先请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
主持人:歌中唱道:“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她有着生命祈求的梦想,她有着日月轮回的沧桑”。的确,祖国山川秀美,如黄山奇峰、桂林山水、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美丽的西双版纳等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同学们,你们到过那些名山秀水的地方?请讲述与描绘。
1、学生代表讲述。
主持人:是的,简直太美了!我也到过一些地方,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看见了一些人为的破坏环境的现象,如乱涂乱刻,乱扔垃圾,践踏花草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时代文明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观念,享受大自然之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学生有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对环境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到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培养学生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责任感与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
五、课后反思
我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已经两年了,所承担的课题是:“体验黄金分割”,“创造性学习”。在两年的学习与摸索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是:源于生活,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感悟真知。下面我就针对前不久上的公开为五个阶段。
(一)、课题的确立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另外,班级活动、团队活动等也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范畴。
活动课的课题必须主题鲜明,在主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社会性与可操作性两大特点。社会性是指主题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一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保护、公德意识、理想情操等。可操作性是指在主题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感知与体验,要求全员参与与合作。通过实地考察,实际参与与探究,了解与探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寻求情感上的体验与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高度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方案的设计在整个活动课的安排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体现主体性、全员性、有序性、实效性。要以课题内容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活动有序,注重实效。《绿色家园》这节课在方案的设计上,我把它分成四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