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朝服饰

明朝服饰


六龙三凤冠
九龙九凤冠
十二龙九凤冠

三 龙 二 凤
2、霞帔
• 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 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时发
展成了霞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 故得名“霞帔”。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
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 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 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 坠子。
一、朝服
• 朝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 冠、佩绶、笏板等
二、祭服
三、民服
• (明代各阶层男子便服主要为袍、裙、短衣、 罩甲等。)大凡举人等士者服斜领大襟宽袖 衫,宽边直身。这种肥大斜襟长衣在袖身等 长度上时有变化,《阅世编》称:“公私之服, 予幼见前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其后, 衣渐短而袖渐大,短才过膝,裙拖袍外,袖 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则堆于靴上, 表里皆然。”衙门皂隶杂役,着漆布冠,青布 长衣,下截折有密裥,腰间束红布织带。捕 快类头戴小帽,青衣外罩红色布料背甲,腰 束青丝织带。富民衣绫罗绸缎,不敢着官服 色,但于领上用白绫布绢衬之,以别于仆隶。
明代服装
•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 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 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 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 ,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 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 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 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 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 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 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 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代官服上还缝缀补子,以区分 等级,似源于武则天以袍纹定品级之始。明代补子 以动物作为标志,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色花纹 也各有规定。盘领右衽、袖宽三尺之袍上缀补子, 再与乌纱帽、皂革靴相配套,成为典型明代官员服 式。补子与袍服花纹分级
四、补子
• 补子,明、清两代绣于官员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胸、背部的
禽兽图案,以区分品级的标志。文禽武兽, 以金丝彩线绣之。始于明。补子源于宋、元 的动物织锦。装饰有补子的官服,明代称为 常服,清代称为补服。
忠静冠
梁冠
明代冕服除非常重要场合之外,一 般不予穿用,皇太子以下官职也不 置冕服。朝服规定很严格。另有皇 帝常服,一般为乌折上巾,圆领龙 袍。
戴乌纱折上巾、穿 盘领、窄袖、绣龙 袍的皇帝
明代皇后常服也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 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 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 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 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 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 大袖衣、霞帔等。《明会典》永乐三年的制度中,皇 后常服定为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
•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 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 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 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 纱帽,穿圆领袍。太祖曾下诏:“衣冠悉如 唐代形制。”包括服饰在内的更制范围很广, 以至后数百年中都留有影响,但由于明王朝 专制,因此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过于具体, 如不许官民人等穿蟒龙、飞鱼、斗牛图案, 不许用元色、黄色和紫色等。万历以后,禁 令松弛,一时间鲜艳华丽的服饰遍及里巷
文一品 二品
五 、凤冠霞帔(pei)
• 1、凤冠 凤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 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明清时一 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冠上饰件以 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 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 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 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 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 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 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 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 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 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出土的明代凤冠有四件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 才可以着——按照华夏礼义,大礼可摄胜,就 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 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 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 •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 长尾山雉),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 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 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首服:其中有“四方平定巾”,为职官儒士便帽。
有网巾,用以束发,表示男子成年。据说为明太宗提 倡,因以落发马鬃编织,用总绳收紧,也得个“一统 山河”的吉祥名称。另有包巾、飘飘巾、东坡巾等二 十余种巾式,多统称为儒巾。帽子除了源于唐幞头的 乌纱帽之外,还有吉名为“六合一统帽”的,俗称瓜 皮帽,为市民日常所戴,这种帽子一直延用至民国, 甚至于20世纪后半叶仍有老者戴用。另有遮阳帽、圆 帽等约十五种帽子。履:明人足服有多种质料与样 式,如革靴、布底缎面便鞋等。江南人多穿蒲草鞋, 北方人多穿牛皮直筒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