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1982年建校,原名阜康县第四小学。
随着阜康教育的发展,先后三次更名,1992年阜康撤县设市更名为市第四小学;1999年阜康推行民汉合校更名为市第二小学;2004年与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结为联谊校,定名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目前有教职工80人,有教学班28个,学生1145人,按照学校规划,办学规模、教学设施资源的配备、教师的配备是标准化的城市小学。
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012年9月市委政府投入资金450万元新建200m标准塑胶运动场,现有有田径运动场1个,足球场1个,排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2个,室外乒乓球场地40个,乒乓球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音乐类功能教室有音乐室3个、钢琴室1个、舞蹈室1个;美术类功能教室有美术室1个、书法室1个、陶艺室1个、漆画室1个;综合实践类功能教室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室1间、摄影室1个、手工制作的编织、绣房、绢花3个;图书阅览室1个;多功能厅2个、多媒体教室27个、微机室2个,校园宽带网等设施一应俱全。
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器材均达到自治区标准,图书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完全满足了学生学习、活动需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注重教师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进行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管理,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明晰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育人为本、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的提出蕴含着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支队伍为本,以“提升教师、关爱学生、影响家长”的管理方略来实现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满意。
学校发展呈现四大特色亮点:1、立德树人,启智成才。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提升文化内涵,办学特色突出艺术教育、书香文化特色,打造空竹队、管乐团亮点,抓实读书、写字基础,提升校本活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德育教育发现美、自主课堂完善美、阳光课间创造美、多彩课外展现美,彰显书香校园、艺术校园教育教学特色。
2、以爱育美,争做四美。
学校探索“以美育人、以美治校、以美亮校”的育美文化,倡导“爱心、孝心”以爱育美,积极探索育美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建立网站、微信平台、校报校刊,搭建了家校互动平台,选树“最美教师、最美学生、最美家长、最美家庭”共评选出6名最美教师、6名最美学生、6个最美班级,6位最美家长,树立教师、学生、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办学生、教师、家长幸福的学校。
完善“四美”评价制度不断推动我校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民主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校本活动,特长发展。
我校按照艺术素养、学科拓展、综合活动开设了50个校本活动,编制《国学诵读》、《传统漆画》、《翰墨书香》、《巧手编织》、《妙手生花》等11门校本课程。
学校的百人文化社团有武术团、合唱团、器乐团、腰鼓团,每个社团均达百人;特色班级葫芦丝、抖空竹,以班级为单位人人都会;特长小队有田径队、轮滑队、足球队、啦啦操队、民族舞蹈队、儿童绘画、工艺美术等;兴趣小组有学科拓展类的国学诵读车模航模、编织、漆画、绢花、壁挂组、陶艺小组。
每个星期三下午为校本课程活动日,学校实际69名教师仅有体音美教师10人,而多项课程的开发源于教师的个人特长,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活动。
校内外活动中先锋鼓乐队、冲锋号管乐团、百灵鸟合唱团、鼓娃韵腰鼓团、中国行武术团等9个百人文化社团做了精彩展示。
特别是空竹队先后在全疆乒乓球联赛、全州关心下一代现场会、老干部运动会上精彩表演、昌吉州运动会上展示。
这也充分展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已经出具规模、初现成效。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
充分展示我校在“艺术素养”“学科拓展”“实践活动”“科技探索”四大类50种校本课程中取得的成效。
在六.一儿童节,我校举办了“童心构筑梦想学习创领未来”义卖实践活动。
这次义卖实践活动共有13种校本课程参加,旨在让学生亲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体验。
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参加展示义卖,编织工艺品、民族刺绣、毛线编织、彩珠工艺、绢花、壁挂、漆画等等……,吆喝声、讨价声、更有美轮美奂的海报广告等等,同学中蕴藏无限创意。
印象很深的是绢花展区,他们可谓用尽心思,宣传广告、打折卡、收据、抽奖等,各种促销手法都设计了,很有创新思维。
还像模像样的开票、记账。
这里仿佛就像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
4、家校融合,促生成长。
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教育活动,培养“视野开阔,个性鲜活,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学生群体,我们教师和家长为学生开设了“亲子阅读”每学期一周的市图书馆读书活动,每个寒暑假3—6次的亲子阅读作业,学校建立了读书漂流站、书吧等;“亲子劳动”每学期半天劳动体验;“亲子运动”每年一次的亲子体育游戏;“亲子实践”2016年开展二年级消防大队参观、三年级天池亲子游活动、四年级“粽叶飘香、快乐实践”活动、五年级参加自治区科技馆、六年级毕业季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社区活动,参加拓展训练、角色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张书记也指出我们要“小手拉大手”影响家长、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我校注重家庭教育,本学期的“推开那扇门”大家访活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的教育格局,实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地。
4月派张晓婷、赵谨乌市参加“全国中小学(含中职)互联网+德育创新及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5月派袁上媛在五家渠参加德育骨干班的培训;6月派杨翠英参加自治区德育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培训。
学校近三年来已经连续将28名班主任分别派往北师大和新疆师范大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46人次。
5、构建书香,营造氛围。
构建书香校园促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诵国学,为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校坚持开展以“读国学经典奠成才之基”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开发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宋词》和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瑶池诗赋等内容。
唱经典,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融入师生生活,课间手语操《跪羊图》、《三字经》传唱经典。
览群书,学校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图书角,大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我们采取定期向班级开放借阅的形式,并安排了“与书为伴阅读日”每周两个班进入图书室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相继开展了“中国梦、读书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师生系列读书活动。
学校现有“童心、童趣图书漂流站”2个,“开心、快乐、成长书吧”3个,书架设计富有特色,合理利用空间、时间放置了1000余本图书,楼道开放式阅读供学生休憩、阅读,学生自主管理,体现文明读书、勤奋读书的校风。
学校还利用读书节以“校园书香正浓时”为主题,开展读书节活动:教师的“读书汇报会”学生3—6年级依次开展了巧手做书签、师生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我推荐、读书心得展示、制作读书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以此进一步倡导全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
一书多解中倡导教师推介好书,同读好书,人均每年读书至少12本,让读书成为一种责任,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二、三大工程,快乐工作,培养专业过硬的好老师。
我校注重教师的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快乐工作为本,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师要适应新的课改理念,博学善教才能成为所教学科的行家里手。
三年来我们实施“三大工程”促教师专业成长,培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做实“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教师十个一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成长杯课堂比武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做好“师表工程”。
开展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师德论文、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敬业、奉献、乐群意识,评选“最美教师”,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做优“名师工程”,组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炼教学特色,形成个人风格;名师工作室开办“名师讲堂”,送课送活动到捆绑交流学校,打造名师团队。
三、教书育人,家校融合,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自2013年9月我们推行“家校互动式联系会”,以起始年级、毕业年级的分段式引导;以专题讲座的针对性指导,加强亲子教育、社会教育,感恩教育;以班级培训的主题性辅导,家长凭家校联系卡进校进班,走入新课改。
畅通家校联系平台,敞开校门办学,家庭讲座,家长进课堂、进学校,家长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师德表现和学校管理,让家长了解新课改、新理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2015年的“推开那扇门”的大家访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年,放假前夕全体老师走访了贫困生、留守儿童、参加家庭。
了解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
四、改进方法,增强后勤保障责任,建平安和谐校园。
学校认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学校与各处室、各年级、班主任层层签订平安学校建设目标责任书。
1、开展安全法制教育。
学校德育处利用早会课、主题班队会、活动课、学科渗透和请公安干警来校讲座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等手段,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教育。
一年我校共开展安全讲座三次(交通安全和青少年维权法知识讲座等),各班每月开展一次安全主题班队会,一学期出一期安全知识板报;学校还利用涂鸦墙、校内走廊、宣传栏等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必须排路队,各班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各带一队,护送到十字路口以外,值班领导、值班老师、值班学生在重点路段进行检查。
2、加强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我们现在把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已经作为一种常态化活动,每天的课间操都进行有序的疏散,使广大师生掌握了疏散、逃生要领,增强了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了紧急避险能力。
五、取得的成绩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王玉珊、范莉、邱艳丽、马睿、马超、杨霞、甘继红、孙秀丽八位教师获州级奖。
昌吉州科学名师工作室三县市教研联动活动,马超获得优质奖;参加昌吉州语文东片区教研联动活动孙婧获得优质课奖;参加昌吉州体育中研班教研研讨活动韩家烨老师获得一等奖。
参加阜康市综合实践赛课王静老师获得三等奖;参加阜康市教学能手大赛邱艳丽老师获得个人素养、课堂教学、教学能手三个一等奖;马志娟或等阜康市数学能手大赛一等奖;马娟老师参加国培送教活动优质课奖。
2016年5月我校的唐燕、王雪飞、刘艳琴参加市辅导员大赛,分别获一等奖、优秀奖的成绩。
1分钟跳绳比赛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阜康市教科局举办的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阜康市2016年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