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十种常见题型
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十种常见题型
阶段题型专训
2.(中考·淮安)如图,在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 A,B 都是格点,则线段 AB 的长度为( A ) A.5 B.6 C.7 D.25
阶段题型专训 3.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C=90°,点 D 为 AC
边的中点,过 D 点作 DE⊥DF,交 AB 于 E,交 BC 于 F.若 AE=4,FC=3,求 EF 的长. 解:如图,连接 BD.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 点 D 为 AC 边的中点,∠ABC=90°, ∴BD⊥AC,BD 平分∠ABC. ∴∠ABD=∠CBD=45°.
阶段题型专训 解: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 在 Rt△ABC 中,∵BC2+AC2=AB2,BC=400 m,AC=300 m, ∴AB2=4002+3002=5002. ∴AB=500 m. ∵SRt△ABC=12AB·CD=12BC·AC, ∴500×CD=400×300. ∴CD=240 m. ∵240<250,∴公路 AB 段有危险,需要暂时封锁.
阶段题型专训
证明:∵CD⊥AD,∴∠ADC=90°,即△ADC 是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 AD2+CD2=AC2. 又∵AD2=2AB2-CD2,∴AD2+CD2=2AB2. ∴AC2=2AB2. ∵∠ABC=90°,∴△ABC 是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 AB2+BC2=AC2,∴AB2+BC2=2AB2. ∴BC2=AB2,即 AB=BC.
阶段题型专训 9.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B=5 cm,AC=3 cm,
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射线 BC 以 1 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 的时间为 t s. (1)求 BC 边的长;
解:2=16, 所以 BC=4 cm.
阶段题型专训
如图②,连接 AB′,在 Rt△ACB′中,由勾股定理, 得 AB′2=AC2+B′C2=22+(4+1)2=4+25=29; 如图③,连接 AB′,在 Rt△ADB′中,由勾股定理, 得 AB′2=AD2+B′D2=12+(4+2)2=1+36=37. 因为 25<29<37,所以第一种情况路程最短,此时 AB′=5 cm. 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5 cm.
解: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三种情况: Ⅰ.如图①,当 BP=AB 时,t=5; Ⅱ.如图②,当 AB=AP 时,BP=2BC=8 cm,即 t=8;
阶段题型专训
Ⅲ.如图③,当 BP=AP 时,AP=BP=t cm,CP=|t-4|cm,AC=3 cm, 在 Rt△ACP 中,AP2=AC2+CP2,所以 t2=32+(t-4)2,解得 t=285. 综上所述,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5 或 t=8 或 t=285.
阶段题型专训 11.如图,已知长方体的长为 2 cm、宽为 1 cm、高为 4 cm.一只
蚂蚁如果沿长方体的表面从 A 点爬到 B′点,那么蚂蚁爬行 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分三种情况: 如图①,连接 AB′,在 Rt△ABB′中,由勾股定理, 得 AB′2=AB2+BB′2=(2+1)2+42=25;
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阶段题型专训 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十种常见题型
阶段题型专训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找到表示实数- 3的点(要求简要说明作
图过程).
解:作法如下:如图,过原点 O 作 OC 垂直于数轴,使 OC=1,以点 C 为圆心作半径为 2 的圆,则圆与数轴负 半轴的交点 A 即为所求的点.
阶段题型专训 10.有一圆柱形油罐,如图,要从 A 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到
A 点的正上方 B 点.已知油罐的底面圆周长是 12 m,高 AB 是 5 m,问梯子最短需要多长? 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 AA′=12 m,AB=5 m,连接 AB′. 在 Rt△AB′A′中, AB′2=AA′2+B′A′2=122+52=169=132,所以 AB′=13 m. 答:梯子最短需要 13 m 长.
阶段题型专训 5.如图,∠C=90°,AM=CM,MP⊥AB 于点 P.
求证 BP2=BC2+AP2. 证明:如图,连接 BM. ∵PM⊥AB,∴△BMP 和△AMP 均为直角三角形. ∴BP2+PM2=BM2,AP2+PM2=AM2. 同理可得 BC2+CM2=BM2. ∴BP2+PM2=BC2+CM2. 又∵CM=AM,∴CM2=AM2=AP2+PM2. ∴BP2+PM2=BC2+AP2+PM2. ∴BP2=BC2+AP2.
阶段题型专训 8.如图,在公路 l 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需要在 C 处爆破.已
知 C 与公路上的停靠站 A 的距离为 300 m,与公路上的另一 停靠站 B 的距离为 400 m,且 CA⊥CB,为了安全起见,爆破 点 C 周围半径 250 m 范围内不得有人进入.问:在进行爆破 时,公路 AB 段是否有危险?需要暂时封锁吗?
阶段题型专训 7.如图,在 Rt△ABC 中,∠B=90°,AB=3,BC=4,将△ABC
折叠,使点 B 恰好落在边 AC 上,与点 B′重合,AE 为折痕, 则 EB′的长为多少?
阶段题型专训 解:在 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AC2=25,所以 AC=5. 由折叠的性质得 AB′=AB=3,B′E=BE,∠AB′E=∠B=90°. 设 B′E=BE=x,则 CE=4-x. 在 Rt△B′CE 中,B′C=AC-AB′=5-3=2, 由勾股定理得 B′E2+B′C2=CE2,即 x2+22=(4-x)2, 解得 x=32. 所以 EB′的长为32.
阶段题型专训
(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借助图①求 t 的值; 解:由题意知 BP=t cm,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Ⅰ.如图①,当∠APB 为直角时, 点 P 与点 C 重合,BP=BC=4 cm,即 t=4. Ⅱ.如图②,当∠BAP 为直角时, BP=t cm,CP=(t-4)cm,AC=3 cm,
阶段题型专训 又易知∠C=45°,∴∠ABD=∠CBD=∠C. ∴BD=CD.
∵DE⊥DF,BD⊥AC,
∴∠FDC+∠BDF=∠EDB+∠BDF=90°.
∴∠FDC=∠EDB.
在△EDB 与△FDC 中,
B∠DE=BDCD=,∠C, ∠EDB=∠FDC,
阶段题型专训
∴△EDB≌△FDC(ASA). ∴BE=FC=3. ∴AB=7,则 BC=7. ∴BF=4. 在 Rt△EBF 中,EF2=BE2+BF2=32+42=25, ∴EF=5.
阶段题型专训 4.如图,在四边形 ABFC 中,∠ABC=90°,CD⊥AD,AD2=
2AB2-CD2.求证 AB=BC.
【点拨】当已知条件中有线段的平方关系时,应选择用勾股定理 证明,应用勾股定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图中 证明结论所要用到的直角三角形;②根据勾股定理写出三边长的 平方关系;③联系已知,等量代换,求之即可.
阶段题型专训
在 Rt△ACP 中,AP2=32+(t-4)2; 在 Rt△BAP 中,AB2+AP2=BP2, 即 52+[32+(t-4)2]=t2,解得 t=245. 故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t=4 或 t=245.
阶段题型专训 (3)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借助图②求 t 的值.
阶段题型专训 6.如图,在△ABC 中,∠C=60°,AB=14,AC=10.
求 BC 的长.
【方法总结】利用勾股定理求非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长的方法: 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将其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 股定理并结合条件,采用推理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阶段题型专训 解:如图,过点 A 作 AD⊥BC 于点 D,∴∠ADC=90°. 又∠C=60°,∴∠CAD=90°-∠C=30°. ∴CD=12AC=5. ∴在 Rt△ACD 中,AD= AC2-CD2= 102-52=5 3. ∴在 Rt△ABD 中,BD= AB2-AD2=11. ∴BC=BD+CD=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