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教案
班级:初二2班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
教学时数:1节 上课日期:2011年10月17日 第七周 第一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概念及分式的性质等知识;
2、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能力等;
3、引导学生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尊重客观、尊重事实的良好品德;刻苦顽强品德等;
4、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5、通过学习,能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面,能感受代数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1、分式的有意义的条件
2、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约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时间5~10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提问 1: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什么知识啊?
生(一起回答):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
提问2:那什么叫做完全平方公式?
生(一起回答):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这样的式子就叫做完全平方公式.
提问3:那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在黑板上默写完全平方公式的公式?
好,第四组举手的那位同学上来默写一下公式。
生:()()b a b a b a _22+=-
()2
222b a b ab a +=++ ()2
222b a b ab a -=+- 二、学习新课(时间20~25分钟)(重点)
1.引人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诸如a a 21+,x
a -8,y x 2+之类的式子,你知道这些式子与整式有什么区别吗?你认为xy x x )2(+与y
x 2+相等吗? 其中:a a 21+,x
a -8,y x 2+,xy x x )2(+,y x 2+ (板) 学生回答:整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整式分母没有字母,这些有字母;整式不包括开方,分母是字母的数......那两个数相等,把第一个数的x 约去就得到第二个数了;…….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都能发现这些式子和整式的不同之处。
那这一类式子呢,就叫做分式,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什么叫做分式(即分式的概念)
2. 分式的概念:
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其中A 称为分式的分子,
B 称为分式的分母,且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板) 对概念的详解: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为被除式,分母为除式,分数线起除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
(3)分式的定义方式是从式子的形式出发,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分式关键看形式而不是看式子变形后的结果。
大家要特别记住分式成立的这三个条件。
现在我们一起看一道例题:
【例1】 在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x 3-,y x ,π3y x +,y x 232,x 81-,y +53,5y x -,a
a 1-,5-,x x 2,()1232+x ,x y 1+,b
a a
b ⋅ 答案:整式:x 3-,
π3y x +,y x 232,x 81-,5y x -,()1232+x , 分式:y x ,y +53,a a 1-,x x 2,x y 1+,b
a a
b ⋅ (另板) 点评(1)判断整式与分式的依据是它们的定义,应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2)整式与分式的判断是针对式子的形式,而不是运算后的结果(如b
a a
b x x ⋅,2不能约分后再判断)
(3)π表示的是圆周率,是一个常数,不是字母,b
a a
b x x ⋅,2是分式,因为他们的分
母中含有字母,不能把式子变形(如约分等)后再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分式。
通过这道例题,我们学会了如何判断哪些是分式,但是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说明这个式子是分式呢?我们下面就学习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
3、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板)
难点分析:
(1)在确定分式有无意义时,不能对分式进行约分(即化简),若约分,则会扩大字母的取值范围。
(2)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们所遇到的分式都是有意义的,如x y 1=
中就隐含着x ≠0的条件存在。
接下来,我们根据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一起来看一道例题
【例2】当x 取什么值时,分式2
35+-=x x y 有意义? 解:分母的值等于0时,分式没有意义。
除此之外,分式有意义
∴令3x+2≠0 得 2
3-
≠x ∴当23-≠x 时,分式235+-=x x y 有意义 点评 要确把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分式的基本性质
4.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字母表示为M
B M A B A M B M A B A ÷÷=⨯⨯=,(M 为不等于0的整式).(板) 重点分析: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
(2)不要忽略M ≠0这个条件,如x
x x 2
=,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的前提条件是x ≠0,故两边的x 取值范围是不同的,这种变形是错误的变形。
下面大家做一下这道例题。
【例3】 填空。
(1).)3(;)()2(;2
232222b a ab ab a y x y x y x x x x x -=-+=+-+=+ (另板) 分析:(1)题右边的分母等于左边的分母除以x ,所以右边的分子应是左边分子23x 除以 x ,的3x.(2)题右边的分母等于左边的分母乘以x+y ,所以右边的分子应是左边分子x-y 乘以x+y ,得22y x -.(3)题应从分子的变形上进行比较.
解:(1)x 3 (2)22y x - (3)b
提醒:本题第(1)小题是通过左边分式分子、分母都除以x 得到,为什么能除以x 呢?因
为x ≠0的条件隐含在题中,如果x=0,分式没有意义,故题中没有特别指明x ≠0,其他两小题有类似存在的隐含条件。
大家在以后的做题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下面,学习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什么是约分以及什么是最简分式?
5. 约分:要求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子去掉,所以首先要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最简分式: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化简分式时,通常要使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xy y x 2 (2)2205b
ab (3)12122+--x x x 解:(1)原式=x xy
x xy =. (2)原式=b
a b b a b 44.5.5= (3)原式=
()()1111)1(2-+=--+x x x x x 提示:找公因式的方法:先分解因式后,系数取最大公约数,字母(或因式)取相同字母(或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二)(时间) 1. 2.
三、巩固练习(时间约10分钟)
1.下列代数式:3a ,x x 12+ ,)(1b a y -,π
a ,2y x +中分式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若分式1
2-x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0 C.x=0 D.x<0
3.化简4
422+--x x y xy 的结果是( ) A. 2+x x B. 2-x x C. 2+x y D. 2
-x y 4.约分
(1)20
1623
-+-x x x x (2)232312y x y x m m +- 答案:1.B 2.A 3.C
4. (1)5)4()4)(5()4)(4(20
162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y x y
x y x m m 22324312-=-+
四、总结:
1.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其中A 称为分式的分子,
B 称为分式的分母,且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3.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4. 约分:要求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子去掉,所以首先要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5.最简分式: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化简分式时,通常要使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五、作业(时间2~3分钟)
书本第67页习题3.1的第1、2、3题
附:板书设计(或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