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第一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网络无处不在【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所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它的主要功能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2、技能性目标:能够分析的结构,辨别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能够根据主题策划与设计。

3、情感性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的网页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通过活动体验协作的乐趣,培养客观真实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它的主要功能和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第一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网络无处不在一、引入二、新授:任务一寻找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任务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邮局汇款为例(课件呈现)任务三了解不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覆盖围(分组讨论)计算机网络及其主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有线和无线),将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数据传送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分布处理数据传送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硬件:大型存储器,如网络硬盘。

特殊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大型机、巨型机的CPU处理能力,如云计算软件: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和应用程序等数据:数据文件,如网络共享数据库,如银行通存通况,跨行交易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如超市收银、银行办理业务。

•可用性:当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可以将部分任务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计算机,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俗称”负载均衡“。

4、分布处理•什么是分布处理?就是利用分布处理算法和技术,可以将一些原来需要用大中型计算机解决的复杂的大型综合性问题,分配给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部分数据处理任务。

•什么是分布处理?就是利用分布处理算法和技术,可以将一些原来需要用大中型计算机解决的复杂的大型综合性问题,分配给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部分数据处理任务。

•分布处理的好处是什么?1、充分利用了网络中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2、比使用同样性能的大中型计算机节省费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标准,最常用的分类标准是网络围和计算机互联的距离来分类,也称”按网络规模(作用围)“分类方法。

按网络规模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围:一间机房、一幢大楼或一所学校传输介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速率:10—100M、数百兆、千兆甚至万兆城域网:围:一个城市传输介质:同轴电缆或光纤传输速率: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广域网:围:一般其覆盖围超过100千米传输介质:光纤传输速率:低于城域网计算机网络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如按通信介质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通信速率分为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按网络的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网络和分布式网络,按数据传输和转接系统的所有者分为公共网和专用网【上机操作】【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 1.2了解校园网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计算机设备、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2、掌握网络拓朴结构。

重点网络拓朴结构难点网络拓朴结构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问答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任务一、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1、与小组成员一起,了解学校校园网覆盖的区域。

(2)、各种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对比如下:任务二、绘制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的设备连接图1、观察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设备,完成下图中设备之间的连线。

正确绘制如下:2、绘制校园网的连接示意图。

正确绘制如下: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网络的拓朴结构是指网络中的指点(包括计算机和连接设备)间的相互连接关系。

前面活动中绘制的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就反映了计算机教室中的网络采用的拓朴结构。

较常用的网络拓朴结构有星形结构、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等。

各种常见的网络拓朴结构对比如下:教学后记由于学生对网络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操作也不熟练,因此的执行任务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多疑问,要注意把握。

第二章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与局域网第一节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所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2、技能性目标:观察演示容,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和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3、情感性目标:通过对数据交换过程的观察,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演示实验现象,理解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概念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二章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与局域网第一节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一、引入二、新授:1、通信信号a、通信:意味着把信息从A点传送到B点。

b、的原理:就是将人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之后来传送的。

接收时,再通过逆转换装置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c、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中的。

数字信号只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可以用二进制数字“0”和“1”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传送。

d、模拟信号:信号中没有断开或不连续的的地方,如时间、温度、电波、声音等。

数字信号:信号仅取一些有限数目的值,如字符、二进制数、电脉冲等。

e、调制解调器(MODEM):是一种信号变换器。

包含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双向功能。

把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把模拟信号反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

f、ADSL及其工作原理ADSL,全名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中文叫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因为上行(从用户到电信服务提供商方向,如上传动作)和下行(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到用户的方向,如下载动作)频宽不对称(即上行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线分成了、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1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 ADSL的特点:a.一条线可同时接听、拨打并进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影响。

b.虽然使用的还是原来的线,但adsl传输的数据并不通过交换机,所以ad sl上网不需要缴付额外的费,节省了费用。

c.adsl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根据线路的情况自动调整的,它以“尽力而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信道与带宽信道: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质为基础传递信号的通路,由传输介质及其两端的信道设备共同构成。

带宽: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

一般地,具有高带宽的信道能够比低带宽的信道承载更多的数据。

如带宽为4M(二进制位)的宽带网,即为每秒传输4*1024*1024/8=512K B。

3、信息交换方式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1)介绍数据通信教学演示软件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使用演示软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完成教材中要求记录的容。

(3)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指引”中的“信息交换技术” ,分组讨论3种不同交换技术的异同,并分别列举3种交换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4)组织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与总结。

三、教学设计后记第2章网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第2节局域网的构建【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所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了解一般局域网的构建方法;理解计算机协议的作用;世道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了解小型局域网搭建的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

2、技能性目标: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局域网的通信及资源共享;XP下能实现通信及资源共享;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掌握处理一般网络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性目标:感受组网所带来的成功喜悦,激发对网络技术兴趣,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小型局域网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的一般过程;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和设置TCP/IP属性;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设计】第2章网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第2节局域网的构建回顾知识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以及了解了常用的网络硬件。

下面我们请各个小组回顾总结一下任务一:各小组回顾前面的知识,并讨论、总结。

一、准备与安装硬件思考:为什么构建局域网?通常情况下,一个建筑工程师要建一栋大楼或一座桥梁,首先需要绘制构造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图,现在你就是一个网络工程师,要建一个局域网,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所组建的网络的拓扑结构。

我们以组建一个小型公司办公室局域网为例:(1)设计网络结构拓扑图:交换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传输介质;(2)硬件的连接,确保每台计算机上都正确安装了网卡(网络适配器),在网卡与交换机间用RJ-45插头进行连接(3)配置网络连接的相关协议,这样便组建了一个局域网。

任务二:各小组讨论完成一下任务:假设你家里同时有两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台式电脑用网线连接,而笔记本电脑则用无线传输,你将如何连接局域网并共享上网呢,大家试绘制一下设计图。

思考:怎样构建局域网?1、连接硬件2、检查网卡驱动是否已经正确安装任务三:检查本机网卡驱动是否已经正确安装二、安装网络通信软件与设置参数思考:以上我们把硬件都安装好了,那么是不是网络可以正常使用了呢?如果没有,还缺什么?(分组讨论)通过上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要使在同一网络中的计算机实现通信及共享资源,我们还需要安装相应的通信软件,并设置相关的参数,现在同学们使用的系统大多为windows XP,XP在安装好以后就带有常用的通讯软件,现在我们就以XP为例,简单讲一下在Windows XP环境下的局域网通信的基本设置:通信协议(TCP/IP)及IP地址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实现和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