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是指在 瓦兹(Martha Schwartz)设计的面包圈花园 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
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 (Bagel Garden)(图1),被认为是景观建筑 自然美相结合,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
代、发展于 70 年代、成熟于 80 年代的一 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后现代主义尝试 自天开”的效果,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
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 于园林艺术。其对植物的应用,使得景观 史文脉,这与后现代主义在对待历史、对
简单的摹仿山、水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 随季相的变化而变化,随天候的更迭而更 待传统的态度上是一致的。
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 迭。植物配置追求姿态和线条方面的自然
对场地的尊重
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 之美和绘画的意趣,选择的树木花卉讲究
代主义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建筑评论家查尔 场公园(San Jose Plaza Park),前者体现出文
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以这一 艺复兴式的历史主义风格特征,并且赋予场
词命名 6 0 年代以来已经出现的建筑新趋 所强烈的对景观体验主体——人的消解的
势,描写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背离。
中国人讲“情”,园林设计也注重“情景交 美国,80 年代影响到我国的设计领域。我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走出具有本
融”。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 国建筑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进 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我国的园林设计者应
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 一步解放,开始提倡“民族风格、地方特 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学习和借
对于城市景观规划,后现代主义者认 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林都存在着很大的共性。但后现代主义与
为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
中国古典园林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是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
境,他们认为后现代规划是一个大杂烩,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多有讲究, 同国情下的不同产物,虽然二者有许多共
都是重智的产物。因此,园林设计也注重 色、时代精神”,以及后来提出的“具有 鉴后现代主义中适合中国的因素,发展具
理性,讲究几何图形的拼接,突出的是人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的创作取向,其观 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事业。
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视空间性,在设计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体态潇洒,色香清隽,堪细品玩味,有象 时追求环境的连续性,用多元的含意把各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 征寓意。
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衷、复
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这样中国的很
意境的涵蕴
杂性、矛盾性,用“拼贴”的方式构成以
多传统文化精髓就随着建筑保留了下来。
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精美的 意境。
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
外观,与花草树木合理地安排在一起,形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始终表现出“人是 城市公园。
成了一种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境界。 主人,景为人用”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几
中国古典园林亦非常注重场地的重要
诗画的情趣
千年来人们对自然美的感情和理解,体现 性,如纪成《园冶》所说:园基不拘方向,
究的是与大自然的“神遇”,追求的是恬 为形而用。如前面说过的玛莎·苏瓦兹的 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静、淡雅、质朴、适意——把人生哲学与 面包圈花园,不用观者去感知就有一种强
结语
自然哲学融汇在一起。而后现代主义则没 烈的视觉冲击。虽然也有隐喻,但与中国
后现代主义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
什么哲学根源,国外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很 古典园林中的“托物言志”、追末溯源、讲 征以及历史延续性,宣扬文化多元论,重
合。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 解、对场所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文脉的继
(Charles Jencks)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 承。当然,它对文脉的继承并不是对传统
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也是对现代主义的 景观元素的简单复现,而是利用现代造
超越,后现代主义承认了被现代主义否定 的传统,注意对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艺
景手法,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传统 进行阐述。
图 2 爱悦广场
74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
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 国文化史。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优秀传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林的创作充分把握了这一特性,运用各个 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自身蕴涵了中国
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 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 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也传承了中国的历
的借鉴作用,而其中的不良因素又可以使
的差异,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
后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中国景观 我国的园林设计少走很多弯路。我们今天
“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在宗法 设计的影响
的景观设计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又
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抄袭,吸取西方文化精髓而又不模仿,以
解构特点;后者则表现出后现代主义强调
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 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
场所的历史性、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 对话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特征。
图 1 玛莎·苏瓦兹的面包圈花园
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
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 在景观设计领域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理
了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基本关系,记录了 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
中国历史文化的轨迹,达到了自然性和文 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
化性的完美统一。
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野,城市便家。说的就是设计应与环境相
思潮之异同
融合,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对场地的
相似处
尊重。
对历史文脉的继承
设计手法
后现代主义用历史思维思考当今世
后现代主义设计利用象征和隐喻的手
界,提倡保持历史文脉,融合各种历史符 法,这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讲究意境很相
图 3 拉·维莱特公园二期出口
号,用隐喻、玄想等手法来体现现代技术 似。曲径通幽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结构主义
对世界破坏的一种思索与反映。城市中的 的代名词甚至已经被詹克斯断言为与后现
具有特征的历史场所要被保留,人们不能 代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国的拉·维莱
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城市原有的文脉。 特公园的(lovejoy plaza)台地园在一片绿
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应作为一个国家的 树掩映的平静水面的驳岸上刻下了“美丽
特征被保留,这是前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 的天鹅你垂下了头”这样优美的诗句,虽
发展思路提供借鉴。
下,西方的园林设计已成为与传统、历史、 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园 文化和自然及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复杂文化 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力和高度的鉴赏力。中
林中的体现
现象。
国古代园林与西方传统的规则的几何形风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
1980 年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玛莎·苏 格迥然不同,它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
的符号以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重现历史
西方古典园林整齐划一的园林结构, 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
文脉、文化内涵及对生活的隐喻。这与中 虽然能令游人感到井然有序,但同时也将 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
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人排斥在园林之外。而后现代对这种规整 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而语。而一些西方的景观设计师们抓住它 园林的空间组织,设计出了很多受人喜爱 于偏激。
们之间的一点点“相似”处就大做文章, 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作品。如拉·维莱特公
我们对待任何设计风格及流派都要善
甚至这种“相似”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生搬 园从音乐城二期出口刚好可以看到对面的 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善古融新、
后现代主义与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
龙渡江 金晓玲
20 世纪中期,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开始 术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在综合传统和现代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及基本特点
流行。后现代主义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 的文化精华方面超越了现代主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
延续性,在设计中常把古典的元素与现代
后现代主义在园林中的体现
股设计思潮。普通意义上说,“后现代主 的第一例。这个迷你型的庭院以具有历史 园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
义”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 风格的花篱、紫色的沙砾以及隐喻 B a c k 环境之一。
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 Bay 地区像兵营式排列的邻里文脉的面包
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
圈,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缩影。
后现代主义设计几乎涉及到文化的一
还有如 1983 年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事
切领域:从建筑学到设计艺术、绘画、音 务所 SWA 设计的万圣节(Harlequin)广场及
乐学,从天文学到历史学,从社会科学到 1988 年由哈格里夫事务所的乔治·哈格里夫
自然科学等等。首次在设计领域引用后现 (George Hargreaves)为加利福尼亚市设计的市
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制作,通过隐喻和联 国古典园林的效法自然很相似。
想达到目的。
不同点
图5 上海长寿公园(作者摄)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非 常注重传统,一部中国园林史也是一部中
哲学思想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
75
首先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出发,讲 安排的感觉。对植物鲜有运用,有的也是 帽子”的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就是在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