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在当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17页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在当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17页


永宁城市景观规划 整体采用串联式布局,中心半 岛采用辐射状布局。
苏州拙政园东园是闭合观赏路线。 中园和西园串联和闭合路线相结合。
5、疏与密
中国画论道:疏而跑马,密不透风。 疏:指“留白”,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情趣,心情恬静而松弛。 密:指内外空间组织穿插、步移景换,节奏变化快情绪高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如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景 区的“疏”与西园的“密”是两个相邻的空间序列,给人先开阔惬意后 丰富激扬的空间感受,松紧有致。
中国古典园林设 计方法在当今景 观设计中的运用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深 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全球景观设计的重要根 源和养料。如何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古为今 用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都需要摸索和掌握的。下面 总结了七个重要的设计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案 例结合,力图使每一个学习景观设计的学生都能够 理解并实际掌握和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实战中去。
用内向型而大型旅游区景观规划多采用外向型。
武汉凯乐城市花园景观设计 内向型布局
宜昌运河公园设计 外向型布局
3、看与被看
“看”指观景,即要提供合适的角度看景物,“被看”指点景,指景物本 身具备优美的景观效果。如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同时兼顾了“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被看”。
“与谁同坐轩”是“小飞虹”的最好观赏点 “与谁同坐轩”的优美姿态
6、渗透与层次
江南私家园林由于范围有限利用空间的渗透和丰富的层次变化获得景深 和意境的深远。在中国的园林空间中被分隔的两个空间本来是静止的但 随着相互的渗透若似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从而产生流动的感觉。流 动空间是中国建筑和景观对空间处理的主要特色,动态空间极富变化和 趣味性。中国古典园林中“巧于因借”的手法就属于这个范畴,常用的 远借得到层次感,邻借得到渗透感。
1、“天人合一”和“意境”
“天人合一”
中国道家思想认为天道和 人性合而为一,中国古 典园林从形成初始就与 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 解下了不解之缘。东方 文化对于自然是膜拜和 敬重的,这使得中国古 典园林呈现了与西方几 何园林不同的自然形态。
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苏州狮子林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后
现代设计思潮逐渐影响了全球的 设计理念。如贝聿明和阿尔瓦·阿 尔托的作品都呈现了与自然相生 相息的设计思想。
拙政园中虚实变化
鸟巢中虚实变化
另外疏密也在其它元素处理中对现代设计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如 山石的处理,咫尺山林的气势需要稀疏散落的山石点缀陪衬;水的疏密 处理,集中与分散;植物疏密处理,遍植与孤植;景观建筑立面处理, 一或两个面密集,其它相对简洁,疏密相间获得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立面处理。
西藏昌都县步行街 三个立面各有疏密
这种手法尤其用在当今景观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中。如岐江公园中许多构 筑物因地制宜为观景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本身也是极具观赏价值。
合适的观景点
观景点同时起到点景作用
4、路线组织与空间格局
空间序列关系到景观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型问题,最根本的因素就 是观赏路线的组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多为几何形状构图如方形、八角形、扇形等,主要是 靠道路和游廊组织交通使得蜿蜒曲折、步移景换,是谓“曲径通幽”。 在古典园林中桥必折,路必曲,以获得多样的空间趣味和体验。现代景 观设计中的人流动线和游观路线也讲究曲折有致、通畅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种不同的路线组织方法,这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序 列也是一致的: ①闭合、圆形的观赏路线,运用在内向布局景观中,突出路线的向心性。 ②串联式:力求富有自然情趣和变化,如“永宁城市景观规划”。 ③辐射状:中心景区占特殊地位,是景区的重点。
万科第五园
苏州留园
2、内向和外向
内敛是中国的民族性格,小型私家园林用内向布局可在有限范围内布置 较多的建筑而不显得局促。如苏州网狮园内院以水面为中心,形状曲折。
外向在大中型园林中运用较多,特别是山地和岛屿,如颐和园。
苏州网狮园
北京颐和园
这个原则在当今景观设计中运用非常多,如中小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多采
邻借
远借
西方的建筑空间长久以来都呈现出静态的姿态,在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 更多的设计师注重空间的流动与渗透。如密斯的巴赛罗那馆和摩尔的意
大利广场。
密斯的巴赛罗那馆
摩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7、虚与实
“实”指比较有形、具象且容易被感知;“虚”则有些缥缈、无定、空泛。 虚实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实”指体形,“虚”则 指空间,疏密、藏露都是属于虚实范畴。当代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境界 依赖于空间变化,空间则借实的体形形成。一般在设计中应避免虚实各 半而是需要两种要素交织穿插,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
阿尔瓦·阿尔托的梅丽亚别 墅
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 则谓之无境界。”中国的造园态 度依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可 以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 苏州留园。诗画意境也是现代景 观和室内设计所可以追求的目标,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