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俗语、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草船借箭--坐享其成东吴招亲--弄假成真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诗词:(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

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初出茅庐,赔了夫人又折兵,鼎足三分,锦囊妙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呼风唤雨【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一臂之力不出所料五内如焚作奸犯科危在旦夕廊庙之器文思泉涌如鱼得水周郎顾曲初出茅庐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望梅止渴木牛流马辕门射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