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科学技术背景 科技发展——信息资源数量增长——单个
信息机构不可能完备收藏。
科技发展——信息需求多样化——单个信
息机构不可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科技发展——技术障碍消除——信息资源
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文化背景
当代文化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 当代文化主体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 当代文化发展由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 当代文化由注重纵向传递转向加强横向交流 ——文化的变革呼唤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第一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 现实背景和意义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
经济背景:
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什么是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的特征 ——信息经济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
Library Science
电子文献传递:
20 世纪90 年代后, 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远 程通讯技术把文献传递服务推向了新的阶段,如:
♦ OCLC建立了一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传递文 献的联机信息服务系统OCLC First Search ;
♦ EBSCO 信息公司建立了把图书馆文献传递 机构和用户融为一体获取文献的EBSCO doc 系 统。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第三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 ——图书馆联盟
一、图书馆联盟的概念 图书馆联盟有不同的名称:Library Consortium
(多用复数Library Consortia)、Library alliance、 Library consortium of consortia、Library coa lition、Library council
电子期刊检索服务。 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书目信息网络的发展
3、学科信息门户 学科信息门户是一种整合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 资源和服务,对特定学科领域网络资源提供权威 可靠的导航,提供信息查询和定制服务的系统。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政治背景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政治民主化成为时代潮流; 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都在进 行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广泛的信息 交流活动。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
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 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
第九章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认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及具体含义 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图书馆联
盟的概念、功能、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目录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2 信息资源馆联盟
定义: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图书馆联合体,是 一个非盈利的组织。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一、图书馆联盟的概念
组织结构具 有动态性、 开放性和自 适应能力
图书馆 联盟
强调互利互惠 特征 、资源共享
放大系统的 整体效应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本章思考题
1.试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2.概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3.什么是图书馆联盟?它有哪些重要功能? 4.了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联盟简况。 5.试述建立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文献传递的产生和发展 ♦ 早期的馆际互借:
1893 年德国就制定了馆际互借条例 1901 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了馆际互借服 务; 1917 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了《美国图书 馆互借实施规则》 ; 1938 年, 国际图联制定了馆际互借规则 。
信息资源建设
五、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
图书馆联盟 大大降低了图 书馆信息资源 建设和服务的 成本,为图书 馆带来了直接 的经济效益;
图书馆联盟 改变了依靠单 个图书馆解决 文献资源保障 率的状况,建 立了信息资源 联合保障体系, 最大限度地满 足了读者的信 息需求;
图书馆联盟 有效地克服了 我国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的体 制性障碍,是 我国图书馆宏 观管理领域的 制度创新;
肯定的观点: ♦ “保障率”是“获知”与“获得”的基础和
前提; ♦ 保障信息安全的需要。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你的看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是否有必要追求“文献资源 保障率” ?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通过资源共建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 相对完备
——何谓“相对完备”?
总体目标: 依托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 一个融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于一体的文献 信息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与用户对文 献信息的需求。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具体内容: 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形成覆盖面宽、利用便捷的书目信息网络 建立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
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
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
力的矛盾加剧
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
现实 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 原因
合作藏书与资源共 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 持
网络环境使信息 资源建设的整体协 调变得更为必要和 迫切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 建设的重复和遗漏, 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 馆信息资源体系,提 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 的保障能力;
合作模式
(1)共建共享式 (2)会员制 (3)联合办馆式
功能模式
(1)单一功能的联盟。 (2)复合功能的联盟。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四、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趋势
123
图书馆联盟开始相互渗透 和融合
图书馆联盟呈现多极化趋势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联盟向数字图书馆 的方向发展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一、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困境 ——文献数量急剧增长 ——书刊价格增长与图书馆经费短缺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对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必要性的讨论
否定的观点:应该用资源的可获知能力和可 获得能力取代“文献资源保障率”;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的OPAC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书目信息网络的发展
2、电子资源检索系统 对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进行资源重组; 例:武汉大学图书馆 将电子期刊整合到OPAC中,为读者提供
书目信息网络的功能 网络公共查询功能 联机合作编目功能 协调采购功能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书目信息网络的发展
1、OPAC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s)
第一代OPAC:卡片目录的电子版 第二代OPAC:WebOPAC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我国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 ♦ 国家科技图书中心(NSTL)的电子文献传
递;
♦ CALIS的馆际互借系统; ♦商业性的电子文献传递(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国学术期刊网、重庆维普等)。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4 信息资源共建 共享有利于消除 信息鸿沟,实现 信息公平;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 源建设的投入能够得 到最优化使用;
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 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 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信 息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二、图书馆联盟的功能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 协调采集
计算机 资源共享
联合编目 与联合目录
馆际互借 与文献传递
参考咨询 服务协作
数字资源建设及 资源合作贮存
人员培训与 业务辅导
Library Science
三、图书馆联盟的类型与构建模式
美国图书馆界曾将图书馆联盟的性质总结为4种类型:
信息资源建设
为解决馆际互借 或信息参考合作网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信息资源建设
Library Science
三、建立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
文献传递的含义
文献传递服务是指由信息提供者将储存信息的 实体传递给使用者的活动。电子文献传递则是利 用电子技术改进和支持传统文献传递服务的活动, 通常指信息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用户提供 各种原始文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