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

浅谈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

浅谈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
众所周知,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逐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低年级作文水平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看图写话教学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理解水平、形象思维水平、想象水平和表达水平的良好途径,它也是打造一把开启快乐习作的金钥匙,更是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基石。

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万丈高楼平地起”。

那学生实行看图写话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看图写话的水平,为中高年级的作文作铺垫?本文就看图写话的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叫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看图写话”就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实行想象写话。

这种训练,能够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

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写话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层次。

“看图写话”包含了四个过程:看→想→说→写。

当学生看到一幅图后,双眼在充分观察后把看到的表象输入大脑实行想象加工,然后把各种各样想到的信息实行加工整理,通过“说”这个环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最后,用文字完整具体地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一段话。

所以,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看”是前提。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

“看”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如果没有把图画内容看清楚,就不能准确表达图画内容,看得懂才能说得明。

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图画形象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它,理解它,表达它。

观察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表达质量的好坏。

一年级以单幅图画为主,二年级以多幅图为主。

学生看图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的过程。

刚入学的孩子,观察的水平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没有目的性也没有观察的顺序。

2、“想”是灵魂
学生光把图上看到的内容如实描述,那就只能是平淡一两句话。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实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从看到想,这是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

学生的想象翅膀一旦张开,平淡的图画充满了生动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所以,“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就只能写出平淡无味的语句。

3、“说”是过渡
“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说话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

说是写的前奏,是无声想象的再现,当学生经过思维加工把图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在表达形式上不要多加限制,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即使说得不完整,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乐于发言。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唆,有时带有语病。

所以某些学生看到一副图画,要么不敢说,要么不会说,要么心里明白却不知怎么说。

学生的“想”不能有效地通过“说”表达出来,那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却倒不出来。

所以,学生在一番充分的练说之后写作时能表达清楚,有条理具体,那么写话就轻而易举了。

4、“写”是终点
看图写话,最终还是归结到“写”上面。

低年级的写话,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则主要实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

刚开始学习写话的时候,学生识字量有限,所以,不求生动具体,只要学生能把话写完整,写得通顺连贯,别人能够看懂即可。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后,学生具备了写完整的话的水平,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所以,写话的要求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

理解了看图写话的整个过程,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行写话训练。

一、如何指导看图写话?
1、注重观察看一看
会看图是写好话的前提,要教会学生掌握从总体到部分再到总体的观图顺序,对图片内容形成准确的理解。

看图写话通常包括单幅图和多幅图两种类型。

观察单幅图要着重让学生看看图上有谁,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的人物在干什么或怎么样,先形成整体的印象,然后抓住细节实行认真观察,最后回到整体画面上实行连贯地写话。

对于多幅图片的观察,首先要浏览全部图片,弄清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