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

国际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

上月我写了一个博文,写股市成功是一种习惯,介绍投资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都是国际投资大师的总结,比如下文我们介绍的彼得林奇投资法则和操作策略,但是我估计大家看完彼德林奇的观点仍然不能明白如何做价值投资,而且彼得林奇大师也不会把自己的全部分析过程都告诉大家,不然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秘密武器,他还怎么投资?所以我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一个简单的价值投资方法,不过由于大多数中国投资人仍然喜欢做波段,所以大家可以在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在坚持价值投资的前提下,按照工作线做波段,可能获得的利润更高些!作为价值投资的另一面大旗,彼得林奇的操作策略无疑极具参考价值,但我认为林奇的操作方式只有天才能做得到。

我们要学习的是其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那些对巴式投资者有价值的战术细节,而不是同时持有上千只股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每年数千次买卖。

第一部分:投资哲理当前那些著名的投资者中,彼得林奇的名声几乎无人能敌。

这不仅仅在于他的投资方式成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而且他坚定的认为,个人投资者在运用他的投资方法时,较华尔街和大户投资者更具独特优势,因为个人投资者因为不受政府政策及短期行为的影响,其方法运用更加灵活。

林奇在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总结出了自己的投资原则,并且在管理富达的麦哲伦基金中逐渐享誉盛名。

自他1977开始管理这只基金到1990 年退休,该基金一直位居排名最高的股票型基金行列。

林奇的选股切入点严格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即集中关注投资者自己所熟悉的股票,运用基本分析法以更全面的理解公司行为,这些基础分析包括:充分了解公司本身的经营现状、前景和竞争环境,以及该股票能否以合理价格买入。

其基本战略在他最畅销的一本书“ One Up on Wall Street ” [Penguin Books paperback, 1989] 里有详尽描述.,这本书在帮助个人投资者理解并运用他的方法上给予诸多指导。

他最近的一本书“ Beating the Street "[[Fireside/Simon & Schuster paperback, 1994] 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第一本书的主题,并提供了他在投资中如何选择公司及行业的具体案例。

彼得.林奇)不要相信专家意见彼得?林奇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公司麦哲伦公司的总经理。

上任几年间他便将公司资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至90 亿美元,《时代》周刊称他为" 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赞誉他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级投资巨星”。

他在投资理念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许能给投资理财者一些启发。

一、不要相信各种理论。

多少世纪以前,人们听到公鸡叫后太阳升起,于是认为太阳之所以升起是由于公鸡打鸣。

今天,鸡叫如故。

但是每天为解释股市上涨的原因及华尔街产生影响的新论点,却总让人困惑不已。

比如:某一会议赢得大酒杯奖啦,日本人不高兴啦,某种趋II势线被阻断啦," 每当我听到此类理论。

我总是想起那打鸣的公鸡二、不要相信专家意见。

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

虽然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我却不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

三、不要相信数学分析。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

对于那些受到呆板的数量分析训练的人,处处都会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话,还不如用电脑算命。

选择股票的决策不是通过数学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数学知识是你上小学四年级就学会了的。

四、不要相信投资天赋。

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

尽管许多人认为别人生来就是股票投资人,而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为悲剧性的天生缺陷。

我的成长历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的摇篮上并没有吊着股票行情收录机,我长乳牙时也没有咬过股市交易记录单,这与人们所传贝利婴儿时期就会反弹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五、你的投资才能不是来源于华尔街的专家,你本身就具有这种才能。

如果你运用你的才能,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你就能超过专家。

六、每支股票后面都有一家公司,了解公司在干什么!你得了解你拥有的(股票)和你为什么拥有它。

"这只股票一定要涨" 的说法并不可信。

七、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

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 个公司,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 5 家公司。

八、当你读不懂某一公司的财务情况时,不要投资。

股市的最大的亏损源于投资了在资产负债方面很糟糕的公司。

先看资产负债表,搞清该公司是否有偿债能力,然后再投钱冒险。

九、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

被冷落,不再增长的行业里的好公司总会是大赢家。

十、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他们赢利后再投资。

十一、公司经营的成功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和它的股票的成功不同步。

从长远看,它们百分之百相关。

这种不一致才是赚钱的关键,耐心和拥有成功的公司,终将得到厚报。

十二、如果你投资1000 美元于一只股票,你最多损失1000美元,而且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你还有等到赚一万美元的机会。

一般人可以集中投资于几个好的公司,基金管理人却不得不分散投资。

股票的只数太多,你就会失去集中的优势,几只大赚的股票就足以使投资生涯有价值了。

十三、在全国的每一行业和地区,仔细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可以在职业投资者之前发现有增长前景的公司。

十四、股市下跌就象科罗拉多一月的暴风雪一样平常,如果你有准备,它并不能伤害你。

下跌正是好机会,去捡那些慌忙逃离风暴的投资者丢下的廉价货。

十五、每人都有炒股赚钱的脑力,但不是每人都有这样的肚量。

如果你动不动就闻风出逃,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买基金股票。

十六、事情是担心不完的。

避开周末悲观,也不要理会股评人士大胆的最新预测。

卖股票得是因为该公司的基本面变坏,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十七、没有人能预测利率、经济或股市未来的走向,抛开这样的预测,注意观察你已投资的公司究竟在发生什么事。

十八、你拥有优质公司的股份时,时间站在你的一边。

你可以等待--即使你在前五年没买沃玛特,在下一个五年里,它仍然是很好的股票。

当你买的是期权时,时间却站在了你的对面。

十九、如果你有买股票的肚量,但却没有时间也不想做家庭作业,你就投资证券互助基金好了。

当然,这也要分散投资。

你应该买几只不同的基金,它们的经理追求不同的投资风格:价值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等。

投资六只相同风格的基金不叫分散投资。

二十、资本利得税惩罚的是那些频繁换基金的人。

当你投资的一只或几只基金表现良好时,不要随意抛弃它们。

要抓住它们不放。

基本原则:投资于你所熟悉的股票林奇是善于挖掘“业绩” 的投资者。

即每只股票的选择都建立在对公司成长前景的良好期望上。

这个期望来自于公司的“业绩” ——公司计划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对公司越熟悉,就能更好的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好“业绩” 公司的机率就越大。

因此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你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你能够理解的公司。

林奇表示,在他的投资选择中,他认为“汽车旅馆好过纤维光学” ,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三方面知识很好的平衡结合起来。

林奇不提倡将投资者局限于某一类型的股票。

他的“业绩”方式,相反是鼓励投资于那些有多种理由能达到良好预期的的公司。

通常他倾向于一些小型的、适度快速成长的、定价合理的公司。

投资之前应进行研究。

林奇发现许多人买股票只凭借预感或是小道消息,而不做任何研究。

通常这一类型的投资者都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寻找市场上谁是最好的咖啡生产商,然后在纸上计算谁的股票价格最便宜。

第二部分:寻找买点虽然彼特?林奇选股着重于基本面并毫不留情的剔除弱势公司,他的一些基本原则在筛选判别中还是非常具实用价值的。

我们的首次筛选会排除金融类股。

彼得?林奇是个标准的金融股迷,而且在《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中,他提供了一系列银行类股的筛选方法。

不过在我们讨论范围内得排除银行股,因为他们的资金运作很难同其它公司做比较。

如何买进?找到一个好的公司,我们的投资战略还只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是成功的另一半。

林奇在评定股票价值时,对公司盈利水平和资产评估两方面都很关注。

盈利评估集中于考察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

期望收益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扬。

资产评估在决定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非常有指导意义。

仔细分析市盈率公司潜在的盈利能力是决定公司价值的基础。

有时候市场预期会比较超前,以至于以过高的预期高估股票价值,而市盈率则能时刻帮你检查股价是否存在泡沫。

该指针比较股票现价与新近公布的每股盈利。

一般而言,成长性高的股票允许有较高的市盈率,成长性差的股票市盈率就低。

市盈率如何与其历史平均水平纵向比较?通过研究市盈率在很长时期中的表现,我们应该对该指针的正常水平有个基本的判断能力。

这方面的知识帮我们回避那些价格被过高估计的股票,或是适时警告我们:是该抛出这些股票的时候了。

假设一个公司各方面都让人满意,但如果价格太高,我们还是应该回避。

我们下一步的筛选在于目前市盈率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公司。

这个原则相对严格,除了考察公司目前的价值水平,还要求五年的业绩正增长。

市盈率如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这个比较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公司与整个行业相比股票价格上是否被低估,或至少有助于我们发现这只股票的定价是否与众不同?不同的原因是在于公司本身成长性差?还是股票价值被忽略?林奇认为最理想的是能够发现那些被市场忽略的公司——在某个垄断性强且进入壁垒高的行业占有一定份额。

然后再从这些筛选结果里找出市盈率低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第三部分:成长中保持合理价格选股的最后一个要点,选择市盈率低于公司历史平均水平以及行业一般水平的股票。

这一部分我们能看出,彼得?林奇在价值与成长性两者间是怎样找到平衡点的。

比较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率(即peg)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市盈率一般较高。

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就是比较公司市盈率和盈利增长率。

市盈率为历史盈利增长率一半被认为是较有吸引力的,而这个比值高于2 就不太妙了。

林奇调整了评估方法,除盈利增长率外,他还将股息生息率考虑在内。

这个调整认可了股息对投资者所得利润的补偿价值。

具体计算方法:用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率与股息生息率之和。

调整后,比率高于1 被排除,低于0.5 较有吸引力。

我们的选股也用到这个指针,以0.5 为分界点。

盈利是否稳定持续?历史盈利水平非常重要。

股价不可能脱离盈利水平,所以盈利的增长方式能展示一个公司的稳定性与综合实力。

最理想的状态是盈利能够持续的保持增长。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并不会用到任何盈利稳定性指针,但是我们在筛选时应收集每只股票七年的盈利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