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目的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与进展第四章项目分析第五章项目定位第六章项目计划进度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收益概算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一、项目背景**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中部,距省会昆明220余公里,面积3789平方公里。
辖14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占云南省总人口的0.96%,占红河州的11.5%,总人口488910人。
其中汉族318597人,彝族136736人,回族12886人,哈尼族9337人,傣族5623人,苗族4314人,其他民族1447人。
县域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文化昌盛,曾是历史上颠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素有“颠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
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县境内有颠越铁路、国道323线、鸡石、建通公路穿过,交通便利。
**物产极为丰富,气候宜人,蔬菜瓜果常年不断,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人民素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习惯,历史上曾以球交友,密切了与友邻市县的关系,同时也为省州运动队和各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
但长期以来县公共体育运动场所只有一块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狭窄简陋的露天灯光篮球场,严重制约了**县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县的房地产发展较为缓慢,市场上所出现的产品形态较为单一。
而本县境内所辖属的几个乡镇因为矿业的发达,人均收入较为可观。
县城内的公务员、教师、工商及银行等属于高收入人群,一些私营企业主也较为富裕。
**县的GDP每年同期增长为12.2%。
作为全州人口第一大县,兴建一个功能齐全的体育运动中心以及一个素质较好的高品质楼盘也是大势所趋。
二、项目发展概况1、1997年6月**县政府提出兴建**县体育运动中心的决定2、1997年8月省土地局关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新建体育运定中心征拨用地的批复3、1997年9月州计委下达**县体育运动中心基建投资计划的通知4、1997年10月县城建局批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选址意见书》5、1998年8月30日,中共**县委常务会第十二次常务(扩大)会议纪要,通过县体育运动中心规划设计方案6、1999年1月26日,**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设计方案,批准**县体育运动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和**县体育运动中心委员会新建体育运动中心征拨用地7、2007年10月,正式成立**县体育运动中心(奥城)项目领导小组8、2007年11月,云南正武集团与红河州政府正式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建设**县体育运动中心(奥城)项目9、2008年2月,**县人民政府正式完成体育建设用地转为项目开发用地的相关事宜。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目的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199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旨在加强全民健身的工作,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明确指出本世界末到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是我国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纲领文献。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计划、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发展占略规划。
全民健身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获得全社会的一致肯定和赞誉,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
我们应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中华民族的体魄而努力创造条件。
为**县人民建设一个集运动、生态、健康为一体的大型高品质社区。
从而实现当地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目的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为世界带来4000亿美元的收入。
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已成为本世纪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新型产业之一。
随着当地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大幅度增长,加上双休日、长假和各种休假制度的实施,使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参加各种体育休闲活动。
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的热潮推动了体育健身场所的发展。
另外,结合**县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型城市,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使之成为名牌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当地旅游、交通、商业、旅馆住宿等消费起着巨大的刺激作用。
由于体育产业关联度广,一些体育活动或赛事带来的体育消费也带动了当地经济与消费增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该项目建成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人口、产业、市场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逐步形成融商业、文化、信息、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繁荣城乡经济。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与进展一、项目基本情况1、**县体育运动中心(奥城)项目由云南正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2、位于**县城区西北角,海拔高度1325米,南接国道323(现**大道),北临待建三环路。
3、总占地131亩。
其中住宅用地32.3亩;商业用地12.5亩;体育建设用地86.2亩。
4、定位为**第一运动水景大盘5、集商业、体育、住宅于一体的复合型地产项目。
以运动、水景、电梯洋房、时尚商业街展示为一体。
6、项目总投资约3.08亿元,产权销售收入4.09亿元;经营性年收益2260万元。
7、本项目作为红河州招商引资项目,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关心。
二、项目进展1、立项完成2、规划设计完成3、勘察设计完成4、施工图设计完成5、策划定位完成6、景观设计完成7、施工单位招标完成8、各项手续在州领导的监督及县领导的配合下正在积极办理当中第四章 项目分析一、本项目所处区域经济情况分析1、**县GDP 每年同期增长12.2%。
其中:**可以看出,县城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向城市化转型。
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也在迅速增长。
2、**县2006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8亿元,比2005年增长16.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13.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28亿元,增长17.5%;3、**县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6亿元,增长12.2%。
为7158.8元,据数据调查,昆明市的人均存款额为 8700元。
**县的人均存款额已经与昆明市的相持平。
结论**县人均购买力较强。
4、**县乡镇企业概况全县乡镇企业总数12258户,比上年增加149户,增长了1.23%。
完成营业总收入269505万元,比上年增加43571,增长3.69%。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6028万元,比上年增加18097万元,增长31.24%.企业较多,本镇私营企业主购房需求较大,消费及投资观念较强。
对于商铺的消化能力更为明显。
周边乡镇的小型私营企业虽然不及临安镇数量多,但是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对于个人而言,想具有身份标签的部分小私营业主也会选择到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的临安镇购置房产或消费以此来显示自己近年来的财力及实力。
5、居民实现商业消费零售额情况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以每年4.2%的速度在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6.5%.原先的满足生活温饱上升到购买消费商品。
消费观念在逐步提高,开始追求生活奢侈品以及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也就有了相对于改善现状的期望,那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舒适生活,增加商品消费成为本县居民的未来状况。
6、全县旅游经济情况全年实现了旅游总收入25115万元的成绩,比去年增长了23.6%。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余万人,增长了22.76%。
乡一体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通过城市的扩张和繁荣增加就业。
在城市建设方面,旅游业可以带动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使目前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老城改造加快,新老城区对接加速,房地产开发势头迅猛,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通过以上几组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走势较快,房地产发展势头迅猛。
2、本区域的购买及消费能力较强3、本区域的房产需求量呈上升趋势4、本区域的商铺消化能力较强二、本项目所处区域房地产发展分析目前**县房地产呈现出南北两大板块。
北面为**新区,以**大道为中轴线,各分布着新建楼盘项目以及非市场化运作的公务员小区或者高收入单位小区住宅。
南面则是以临安古城为核心,商业氛围较为浓厚,城镇老居民的居住地。
整个市场所表现出的现状为价格不高,居民购买力较强,但市场上所出现的产品供应形态较为单一。
本项目所处地,**新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目前新开项目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此区域。
政府及各国家行政单位也都汇集在此。
古城是传统的商业聚集地及旅游地,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改变,这个区域(空间狭小而陈旧)对人们的居住吸引力越来越弱,其适合人群应该主要是该区的商业经营者以及一些老居民。
而新区近年有了较大发展,居住环境较为优越。
加之政府及国家行政单位的搬迁和政策扶持。
吸引大批开发商开发以及居民到此地购房。
从整个市场在售楼盘销售情况可以看出,主流销售户型面积位于120平米—140平米,销售量约占总量的80%。
从户型的布局看,本区域居民较追求大客厅、大卧室的布局设计。
跃层住宅顶层销售较为困难,主要根**县传统的生活观念和高温气候有很大关系。
从市场在售楼盘以及新开项目不难看出,居民较为接受传统的多层住宅。
整个市场开发量多层占到99%,现惟有一新开项目建设**县首个带电梯高层住宅。
由此,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及土地成本的增加,未来高层住宅必将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而目前市场的状况不难看出,高层住宅的开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