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学与文化的关系


四、教育是社会文化进步、改革的基本 方法,是的社会价值 规范,规定着受教育者的文化 行为 ; 2、学校、班级作为社会群体,对 文化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3、教育对文化的控制还表现在人 才选拔制度上。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传递传递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使这些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人的东西,以 促进个性的发展。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传递和 发展的手段。文化发展总的状况决定了 可能的教育内容。而居于文化核心位置 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决定了对教 育内容的现实选择。
一、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 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 习惯、传统和经验,持续于文化发 展的始终。教育通过发挥其传递的 功能,使文化得到了再生和继承, 并使自身成为文化的工具和材料, 也因此成为文化存在的原因。
二、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要 对文化进行选择和组织
1)教育对文化的选择:选择社会的主流要素 和基本精神,选择能有效促进学生多方发 展的基本文化要素,选择有利于科技进步、 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实际应用效率较高 的文化要素。 2)教育对文化的整理:浩繁的文化只有经过 教育者的整理才能易被年轻一代理解接受 和掌握。同时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 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 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 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 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 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 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 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二.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要对 文化进行选择和组织 。 三.教育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要与 社会文化紧紧相连 。 四.教育是社会文化进步、改革的基 本方法,是文化控制“最有效的工 具”。
教育学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 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 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 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 程。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 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 教育。狭义上,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 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 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 要的人的活动。
文化传统影响着家庭教育导向:
中国自古便有读书求仕、望子成 龙的文化传统,这种习惯的思维定 势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家庭是孩子 成长的摇篮。很多孩子自幼在家庭 中所受的教育主要的不是知识,而 是行为导向。父母对孩子所进行的 这些导向深刻地反映了社会文化的 总体氛围对人的影响和制约。换言 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承袭既有 的文化。文化影响着家长,家长影响 着孩子。
三、教育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要 与社会文化紧紧相连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同,何社 会的培养目标都是社会统治阶级人才利益 的集中体现,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产物。 2、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文化传统典型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定的内 涵,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 传统,文化传统又反过来塑造了不同的教育。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 不同的教育内容。
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
没有教育,文化就不能传递、保存和 发展,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教育保存、维持文化经验, 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无时无处不 包含着三项基本内容: (1)为生存所必 需的活动提供训练; (2)使社会成员接 受为一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目的所必需的 规则和仪式; (3)促使每个受教育者接 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3、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1)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教育 的态度和行为。 (2)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 和形成。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 (1)文化传统影响着学校教育方法。 (2)文化传统影响着家庭教育导向。
文化传统影响着学校教育方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把读书和求教看成是获 得知识、增长才能的最佳途径。这种文化传 统反映到教育上,学校便把教师的系统讲授 看成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把读书视为获得 真知的惟一源泉,故倡导“多教多得、少教 少得、不教不得”。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 注入也成为学校教学的主体形式。而人的知 识的获得和才能的成长有着多种来源和途径, 教学除讲授以外,还有讨论、练习、参观、 实践等多个途径, 才能除知识以外,更离不开 智力、技能、技巧、思想美德、审美情趣、 身体素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