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01美学心得(1-100)罗国正(2010年10月整理、修改)很多朋友想了解我的美学思想,是产生这文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我读美学书时在书边写下当时的思考和平时对美学问题的一些看法的记录,以及我和一些朋友关于美的谈话、我所写的文章里关于美的问题的一些理解。
现将其中一部分整理、摘录出来,并作了一些修改。
我在这里不作分类了,就按其自然发生的次序,将其逐一编出来。
内容也不算少,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每集用几千字在互联网上登出,也要连续登很多集。
应该说,越后登出的越深奥些,因为,我的认识,也在不断学习中深化,心得也在自然深化些。
我相信,读者在这里面一定能找到有益的东西。
1、美的本质在生命里或本能地、或自觉地走向自由的过程中,是由审美对象引起审美主体的感觉内的快感;是生命向着自由方向发展中的感情愉快的现象。
2、生命的进化,生命内在结构的变化,储存在生命大脑里的信息变化,观念的变化,也使生命的美的感觉、美的观念在变化,这里既有一代代的生命的渐变与突变,也有生命个体本身从幼至老;从无知到有知,从健康到病老等变化。
这过程的美的感觉,美的观念,可以用二十七维时空美学来解释。
3、将艺术作为修炼自己的性情、感受为先,还是以表现出来与大家共享为先,或只取其中一种,或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人们可以据此来判断艺术家当时的状态。
4、用符号来解释美、解释人类的活动,使我感到这种解释太单薄、太浮面、不够质感,没有根,没有气场感和渗人肺腑的穿透力。
美感不单具有符号、信息的力量,还有物质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还有气场感。
5、有了信念和主心骨的人,他们在接收信息、知识时,会本能地和自觉地筛选信息、知识。
所以这些人讲话、写文章纯度高。
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提炼,纯度更高。
再往高走,则进入哲学或美学的思维。
这种思维,可以称为思维的思维。
继续提炼,那纯度就更高了,便会全面进入到哲人的语境。
这是人提高思维境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而没有信念、没有脊梁的人,其思维常带有很多垃圾。
6、审美沟通及其要素,这里值得研究,概念和程序、本能和自觉等?!7、人类要根据美的感受、美学原理来设计现有的生活,和设计实现更大自由后的美好生活。
8、生活中的美有显性和隐性,要善于用二十七维时空观来分析、研究。
9、跳跃过很多基础环节去谈美学,很容易使美学成了空中楼阁。
(基础不容忽视,如:经济基础......。
)10、本能地感觉到美,是审美的基础。
11、何为“圆满的形态”?凡是事物都有开端和结尾。
按杜威的说法,则都上升为审美层面。
12、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常常要求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在瞬间里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时体能和心灵在刹那间的和谐配合、建构,使人有强度和深度的体验,其气场突然爆发扩大,会影响周围的人群和空间,其能量长久相留,并接通远景。
这种现象需要用二十七维时空理念来解构。
13、文化断裂会引起审美的断裂。
14、气场分五行,影响着人体,影响着人的感觉。
相生之气与相克之气对审美的影响非常之大。
最先进的审美观念,有很多迷团。
需要求助中医的实践和理念。
这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之一。
如果人的观念,因社会意识和集团意识强化,令自己的审美观念带有固执的定势,与自然的、自己人体的、周边的气场相冲,这样,生活和工作就很难美好、五行的色、五行的气在美学的意义,要有定性、定量的判断,要知道五行的平衡与和谐。
15、当然,打破平衡也有非对称的美,但应是可控的,而不是疯狂的。
16、形象对人的能量启动常比抽象的来得快,如练武的人,看到影视的武术形象时,内在的气场很易起动,即时提升自己的活力并想活动;书法家看到甚佳的书法真迹,就想临摹,并迅速获得审美对象的能量;练密宗气功的人听到咒语等;又如一般人见到美女、美男,即时提起了精神等。
17、五禽戏(操或气功)与原始舞蹈,与巫的跳神之类与五行气场有关。
这里的审美与人的生命力、气场有联系。
18、一般的形象敏感与专业形象敏感,本能对形象敏感与经过学习训练后的形象敏感,要分清楚。
19、庸俗的、低级的、不分善恶的功利,与追求真、善、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的功利不同。
美学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20、审美的基因!是可以从宇宙所有生命的角度去探讨生命内在的呐喊,探讨美在生命里的共同规律,起码是有情生命里的共同规律。
21、同一符号,不同的人去表现、朗读、书写,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其含意、气场、物理效果、心理内涵、生理反应都不同。
所以用符号来表达,很容易使人感到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了。
而事实上,人们面对的往往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品,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倾向的,有质感的现实。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朋友说:当你抱着你那美丽的情人在欣赏着她的美丽时,不会感到是抱着个符号,你的情人也绝不赞成说她是个符号。
所以,符号只能说明了一方面的问题。
22、媒介的不断演变,推动着审美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二十七维时空的故事。
23、符号与现实的对等,是抽象了的对等,象实物与影的对等,符号与虚假感是有联系的。
24、符码也具有二十七维性。
25、符号进入具体人的大脑,编成了有个性的符码,再将符码变成作品,这个过程,又打上自己身心的烙印,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美学。
26、二十七维时空反映在美学上是对现实的超越。
例如:叙述的时间序列,必然的逻辑关系,指向未来的目标等等。
27、影像来源于真实,又超越了真实,是一种虚拟的形象真实。
这种事实本身又建立了影像自身的真实。
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美学的原理。
现实时空、影像时空、心理时空、在未来再现的时空等。
28、审美过程对有的审美者来讲,是可以满足知道迷底的欲望,随着对审美符号的不断接触,逐步知道审美对象的编码,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所以,一件好的艺术品放在家中,在潜移默化中,或在临摹中,日积月累地去解码,去享受这过程,这也是艺术的重要魅力之一。
29、自然符号与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后,成了意味深长的符码后,就可以有二十七维的永恒演绎。
30、当人们从衣、食、住、行中彻底解放出来之时,则审美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反过来又以较美的标准来改善衣、食、住、行,并实现人生态度的超越,并追求心灵的美、精神上的享受。
31、不懂得运用美的规律来建设、创造的人,是不及格的,更不能当领导者。
32、运用技术手段,形成和构建新事物,必须掌握二十七维时空的技术审美符码的能力,会让世界增加美好。
这样,子孙后代可以享受到当代人的更多造福。
如果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很容易是留下一大堆垃圾给后人。
当代人,可以从历史的重要文物中得到启示。
33、过分强调审美的作用,会增加产品的成本,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产品显得花巧,不切实际,而使人失去美感。
34、审美过分地强调符号,就会出现只有审美的真实幻觉,没有真实的真实。
35、水瓜壳画的创作,常具有瞬间性、超越性、一次性、偶然性、必然性、神秘性、顿悟性等集合。
36、现实中,并非不是悲剧,就是喜剧,而是有第三种剧,是美剧。
美剧是没有荒谬,合情合理欢乐,没有人将美好的东西撕毁,而是很多人保护这美好的欢乐。
或是在无喜无悲中,以平稳的状态来阐释着生命的意义,显示出艺术魅力,传播着美的理念,现实生活也告诉我们,人不是一定处在非喜则悲的两极状态,而是有人常处在平稳的正常状态。
37、阴阳二气,隐显二性,有虚有实,亦是亦非,患得患失,是平衡,是互补相生,还是斗争、失调,或此消彼长,这里就有二十七维时空审美的结构性思考,绘画时是下笔还是留白?用强劲还是使阴力?被垄断的舞台只有出现那种的角色,而不能垄断的网络会用相反的角色来补充。
如此等等。
38、阴阳主要处于斗争状态,就是矛盾;阴阳主要处于相生状态,就是和谐。
常态是既有斗争又有相生的立体运动之中。
要正确分析阴阳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较理想的方法就是用二十七维时空观。
有时阴在台上,阳在台下;有时阳在台上,阴在台下。
常见是台上台下互有阴阳。
太极图,一阴一阳为之道,是大智慧。
有的美是阴,有的美是阳;有的丑是阴,有的丑的阳。
所以,美感、审美、设计、创作的理念,可从以上的论述中使之条理清晰。
39、他们脑袋里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青年时的,那时记忆力特别好。
现在他们老了,记忆力又特别差,时代又飞速变化,他们在观念上又抗拒新信息,这样就非常明显地分出不同时代的人的观念。
但人的本性,是基本不变的。
其实,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人,大脑结构差不多,但大脑里的信息、符号却差别很大。
世界上信息最稳定地反映在一代代人的脑袋里,是西藏、青海修炼密宗的人。
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感悟的问题。
轮回的感觉,同这个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
40、好的美学教人从表象知识开始,逐步进入甚深密的境界、修成正果,则是真人。
41、审美有一种自动调节功能。
审美热情、审美疲劳等,都是反映出审美的调节功能。
审美自动调节功能,既反映在人的生理上,也反映在心理上;既反映在个人身上,也反映在社会上。
例如,被垄断的舞台反复出现那单一的角色,不能垄断的地方,就以多种形式来出现其他类型的角色,以实现人的审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2、审美的单一性和多样性,是互补的。
虽然文化艺术从总体上是丰富多彩为好,但人类的文化生活,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内容、特定的项目上,从习惯、信念、生理和心理等上,都要求审美的固定、稳定、单一、纯洁。
例如:升国旗的仪式,是不能天天创新的;每天练那套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选的地点、方向、每个动作、意念,都要求相对非常稳定的。
所以,创新与保守,都要恰当,才有美感,两者都有其妙用,不可偏废。
43、“活着,象畜生一样活着”的人,一旦画起水瓜壳画,立即找回了人的尊严的感觉。
44、如果说20世纪出现的现代艺术存在着以反传统、反艺术、反审美等悖逆关系来确立自己的话,那么,水瓜壳画则是在既肯定传统艺术,又肯定现代艺术中,找到与它们的对应面,而确立了自己。
因为它们都是惭悟的艺术,而自己是顿悟的艺术。
从而在艺术领域、以至向整个社会提供了新的语境元素。
45、画水瓜壳画可以将潜藏在人的基因里那千百万年对美的梦唤醒!46、人对极品家居的想象,可以综合地唤醒审美的潜能。
而这种想象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在修改、在变化。
47、全球商品化,带出审美全球化的热潮。
审美象喜玛拉雅山顶的雪峰,纯洁又崇高的冰块,融化后进入人的血液,流入五脏六腑,渗透到眼、耳、鼻、舌、指甲、毛孔,渗透到生活的一切之中,并在人的心灵扎根。
48、全球泛审美化,主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本身就有审美的潜能,一旦激化,就可以从客体中找到审美元素;二是审美要求强烈并普遍化后,就要求美学家、艺术家、商品生产者等,从观念到技能、从设计到创造要进入更高的水平。
形成审美的相关系列,要在高层次上运动。
49、真情、隐情、无情,以及在感情的出租、转让上,要正确判断,或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