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观赏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一、名词解释1.子房---子房是被子植物生长种子的器官,位于花的雌蕊下面,一般略为膨大。
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受精后可以发育为种子。
是被子植物花中雌蕊的主要组成部分,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
当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最后发育成果皮,包裹种子,有的种类形成果肉,如桃、苹果等2.心皮----心皮是变态的叶,雌蕊是由心皮卷合而成的。
雌蕊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子房、花柱、柱头都是由心皮所构成的。
心皮是植物界进化的产物,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3.子房上位---(子房仅底部与花托相连)如十字花科、龙胆科、禾本科等子房在花被和雄蕊之上者称为上位子房(superior ovary),花的各部均着生子房下的花托上,这种花称为子房上位下位花。
如果花托凹陷,但不与子房愈合,花各部位于花托上端称子房上位周位花。
4.子房下位---子房全部生于凹陷的花托内,并与花托完全愈合,花萼、花冠、雄蕊生于子房上方的花托边缘,这种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称为子房下位。
5. 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 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根据单果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聚合瘦果(如草莓),聚合核果(如悬钩子等),聚合坚果(如莲等)和聚合蓇葖果(如八角,芍药等).6.聚花果也称花序果、复果,是指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
如桑的果实是由雌花序发育成的聚花果,每一雌花的子房发育成一个小单果(又称作核果),包藏在厚而多汁的花萼中,食用复果的肉质多汁部分为雌花花萼,但这些果实到成熟时会结合成一颗较大的果。
例如:凤梨、面包树、无花果,又如:桑椹、榕树、雀榕、桑橙等桑科植物。
7无限花序--指在开花期内,可随花序轴的生长,不断离心地产生花芽,或重复地产生侧枝,每一侧枝顶上分化出花。
这类花序的花一般由花序轴下面先开,渐次向上,同时花序轴不断增长,或者花由边缘先开,逐渐趋向中心。
8.有限花序--也称聚伞类花序,它的特点和无限花序相反,花轴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因此主轴的生长受到限制,而由侧轴继续生长,但侧轴上也是顶花先开放,故其开花的顺序为由上而下或由内向外。
9.单雌蕊--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方式不同,又可将雌蕊划分为单雌蕊和复雌蕊两大类。
在一朵花中仅由一个心皮组成的称为单雌蕊,多数雌蕊群有多个心皮。
10.复雌蕊---也称合生雌蕊,即一朵花中只有1枚雌蕊,该雌蕊由2枚以上的心皮联合构成,柱头或花柱通常分裂,子房1室或多室。
其中子房合生,花柱与柱头分离的,如蓖麻、梨、石竹等;有子房与花柱合生、而柱头分离的,如棉花、向日葵;也有子房、花柱和柱头3者全部合生,如油菜、柑橘、西红柿等。
11 双受精---英文名称:double fertilization 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受精过程中在卵和精子融合时,有第二个雄配子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3n的胚乳核。
12.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
单性结实可分为天然的单性结实和人工的单性结实两种类型。
造成单性结实的原因较多,例如低温、激素等均能导致单性结实现象发生。
13.花程式--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见施浒编的《种子植物形态学辞典》)。
14.花图式、--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15、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胚珠着生于各子房的内隅,沿中轴排列,称中轴胎座,如西红柿,如棉、柑桔等的胎座式。
二、选择题1.两轮花被色泽、形状等方面并无区分,称为(),如百合的花。
A.两被花B.单被花C.同被花D.重被花2.具()的花为整齐花。
A.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3.多室子房的隔膜是()。
A.胎座B.单层细胞C.部分心皮D.心皮上的突起物4.穗状花序的组成单位是()。
A.小穗B.小花C.雌蕊D.雌雄蕊5.复雌蕊是指一朵花()。
A.具有多个离生雌蕊B.由多个心皮合生成的一个雌蕊C.具有一心皮多宝的雌蕊D.A 和B6.豆角的胎座是()。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7.具()子房为多室子房。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8.子房基部着生在花托上,花的其他部分都低于子房着生,这种花叫做()。
A.上位子房下位花B上位子房周位花C.下位子房上位花D. 子房半上位周位花9.花柄长短不等,下部分花柄较长,越向上部,花柄越短,各花排在同一平面上称()。
A.伞房花序B.头状花序C.伞形花序D.复伞形花序10.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于房进人胚囊有关()。
A.珠孔B.珠被C反足细胞D助细胞11.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
A.卵细胞B.助细胞C.中央细胞D.反足细胞12.开花期是指()。
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开所经历的时间D.一株植物在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到最后一次开花所经历的时间13.花粉管萌发发生在()。
A.花粉散发之前B.花粉散发时C.花粉落到柱头上后D.受到助细胞分泌的物质诱导时14.决定柱头与花粉是否亲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
A.蛋白质B核酸C.脂肪D.糖类三、判断题1.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v)2.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瓣花。
(X)3.单雌蕊子房仅由一心皮构成一室,复雌蕊子房则可以由数个心皮形成数室或一室。
(V)4.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X)5.雌蕊即子房。
(X)6.离生雌蕊也属于单雌蕊。
(V)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
(X)8.侧膜胎座沿背缝线排列。
(X)9.单歧聚伞花序属于有限花序类型。
(v)10.有些植物不产生花器官也能结果,如无花果。
(X)11.佛焰花序属于肉穗花序。
(V)12.胡萝卜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序。
(V)13.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X)14.闭花传粉属于自花传粉,开花传粉属于异花传粉。
(X)15.花单性是实现异花传粉必不可少的条件。
(V)16.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
(V)17.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X)18.合点受精是指双受精发生在合点处。
(V)19.一串葡萄由一个圆锥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也称复果。
(V)20.种柄是有胚柄发育而来的。
(V)21.凤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X)四、填空题1.繁殖可分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三种类型。
2.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花柄(或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五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群、雌蕊群3.一朵花中,若干萼片组成花萼,数枚花瓣组成花冠。
4.有些植物的花萼并不脱落,而随同果实一起发育,称宿萼5.花萼与花冠合称为花被6.每一雄蕊由花丝、花药两部分组成,每一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7.无被花、单被花、单性花和中性花都属不完全花。
8.蝶形花冠由 1 片旗瓣, 2 片翼瓣和2 片龙骨瓣组成。
9.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合点等几部分。
10.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一卵细胞,二助细胞,一中央细胞和三反足细胞。
11.雌花和雄花着生于同一植株上或同一花序上,称雌雄同株,如玉米;在一植株上,只有雄花而另一植株上只有雌花的称雌雄异株,如杨。
12.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肉果、干果两大类型。
后者根据成熟后果皮是否开裂,分为裂果、闭果两类。
13.子房包括胚珠子房壁。
五、简答题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答: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
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粉。
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抹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五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
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能实现。
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
(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如向日葵。
(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
、2.已知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为﹡K2+2C2+2A2+4G(2:1),请用文字表述此花程式中包含的信息。
答:此花程式告诉我们,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为两性花,整齐花(即花辐射对称),花萼4,每轮2片;花瓣4,每轮2片;雄蕊6枚,外轮2,内轮4,子房上位,由2心皮结合而成,l 室(注:由于具有1个次生的假隔膜,子房为假2室)。
3.用文字描述花程式↑♀↘♂K(5) C5 A(9)+1 G1:1:∞答:(1):此花两侧对称;为两性花;花萼5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组成,离生,一轮;雄蕊群有雄蕊10枚,成二体,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离;子房一心皮一室,内生多数胚珠(2):此花辐射对称;雌花;花萼5片,离生;花冠由5片花瓣组成,合生,一轮;没有雄蕊;子房三心皮、一室、胚珠多数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l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
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形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5.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之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
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中活力逐渐衰退。
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