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8、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三种题型:
1、已知种群中各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解题方法:根据定义解题
2、已知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解题方法:
①如果各基因型频率都知道,根据公式:A%=AA%+1/2Aa%;a%=aa%+1/2 Aa%;
②如果能够判断出所求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可以根据遗传平衡公式来做,即:
AA%= (A%)2; Aa%=2×A%×a%; aa%=( a%)2
3、已知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解题方法:
这时肯定能够根据题目判断出所求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根据遗传平衡公式即可求出。

说明:(1)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特点: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
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
一、基础题:
1、已知某昆虫种群A决定绿色翅,a决定褐色翅,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求该种群的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2、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6.8%)
3.据调查,某小学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转化为个数做)
A.6%、8% B.8%、92%
C.78%、92% D.92%、8%
4、Aa连续自交,分析F1—Fn代中的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5、Aa连续自由交配,分析F1—Fn中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6、Aa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求F1—Fn代中的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7、Aa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aa求F1—Fn中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8、已知某种群中,AA%=30% Aa%=60% aa%=10%,个体间自由交配(生存环境理想),
求F1—F3代中的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始终不变,基因型频率F1之后就不在改变)
9、已知某种群中,AA%=30% Aa%=60% aa%=10%,个体间自交(生存环境理想),
求F1—F3中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经计算得出,基因频率始终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了。


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问题
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8:1
B.2:1
C.3:1
D.1:1
2、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 1:2 C. 2:1 D. 3:1
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雄雌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1/2
B. 5/8 C . 1/4 D. 3/4
4、某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的个体分别占30℅和20℅,比较该群体自交与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杂合子比例不同 B.纯合子比例相同 C.基因频率不同 D.基因型频率相同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

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

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6.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___。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

F1中e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_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

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

(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6(1)EeBb;eeBb(注:两空可颠倒);eeBb (2)1/2 (3)40%;48%;60%
(4)答案一:①EE
I.灰体:黑檀体=3:1
II.灰体:黑檀体=4:1
答案二:①Ee
I.灰体:黑檀体=7 :9
II.灰体:黑檀体=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