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场建筑设计(简版)

商场建筑设计(简版)

(1)地面停车场(2)地下停车场(3)上部停车场(4)独立式停车库
汽车车型外廓尺寸
停原则车场设计:排列紧凑、
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 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 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停车方式:平行式、斜列式(有
倾角30°、45°60°)和垂 直式,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 车方式。
停车场设计规范
1、 大中型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 于6.0m。 2、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车库
立体分流将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组织到垂直方向的不同层面中去,用垂 直交通工具联系,不产生干扰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
商业中心架空步行天桥
美国先锋广场室外过街天桥
多层立体分流
解决人流疏散,利用人行过街天桥与商场二层相接。
●停车场地设计
1、停车量预测:与建筑所处城市、商圈情况、商业业态、经营状况有关
2、停车方式:
1)商业建筑场地中,顾客活动的地面标高与城市道路标高接近,停车场、货 物仓库设置在地下层。 2)以步行平台、过街楼等方式将商业建筑空间相连,车辆行驶和停放安排在 其下部分空间中进行。 3)城市道路两边的建筑通过架设过街天桥相连。
4)商业空间由地下通道进入,车辆在其上行驶,如地铁附近的商业建筑,可 以跨越车辆行驶道路,从地下连通。
1.平面分流
在同一交通平面上,迫使不同 类型的人流、物流在不同空间中进 行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
1)顾客人流组织应设在商业建筑面 临主要道路正面的位置 2)货物和职工流线设置在建筑的背 面或侧面。三种流线相互之间应有一 定的距离
2、立体分流:
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迫使不同类型的人流、物流在不同层面 中进行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
●层高: 影响因素:营业厅的面积大小、平面形式、结构类型、客流量多少、 自然采光条件、通风组织、空调设备的设置、空间的比例等因素。
●服务空间
顾客用附属设施:座椅、饮水器、卫生间、问讯服务台、电话亭、储藏所、指示 牌、导购图、宣传栏、花卉、水池、喷泉等。
1、问靠近入口、楼梯间、走廊两端或转角处 (2)隐蔽设计:----厕所门不要对准人流经过的区域 ----避免开门见山,视线贯通 ----男女厕所隔离设计
式和自由式等类型,它们可通过柜台、货架、隔断等的布置来形成。 ●通道式流线
●正交式流线:正交式流线方向性强,目 标明确,流线简洁,大量使用会造成 空间单调。
●放射式流线:
顾客围绕客流交通枢纽呈放射式 布置,适合集中性较强的空间。
●斜交式流线
柜台、货架与柱网轴线斜成45度布置。其 特点是能够拉长室内视矩,形成较为深远的视 觉效果,使空间具有变化,避免单调性。要注 意避免死角。 ●自由式流线 柜架随人流走向和密度变化及商品部分 划分呈有规律性的灵活布置
模式
1、线形平面:所有的商业子空
间大致沿一条线排列的形式。包 括一字形、弧形、折线形。 流线比较单一,走向明确而具有 连续性。为了在行进兼顾两边的商 店,这种线形空间的廊道宽度为: 主道一般为12~15m,次道为4~6m。 同时设置合理的绿化、喷泉、休息 座等。
2、辐射形平面:各商业子空间是由一个中央公共点朝某几个方向延伸出去。
布置不够灵活,购物流线易形成回头路。在节点和端头处理为庭空间,以形 成迂回流线,或在端头设核心商店以构成吸引力。
3、环形平面:以中庭为
整个商业空间的组织中心, 商业子空间环绕其周围展开。 这种平面形式核心空间十分
突出,具有凝聚力,将所有
商业子空间连为整体并形成 环行流线,是现代商业空间 常用的结构模式。
2、位于道路转角路口
注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进商场的车辆按照左进右出的要求进行交通组 织,购物顾客入口应尽量离开道路交叉口,以免与路口的过境人流、车流产
生过大冲突,方便快捷地解决大量人流与车流的集散问题。
结合基地形状,在总平面布局时运用轴线、对称、旋转、均衡等构图手 法、注重与周围原有建筑在平面形态、空间格局上的对应关系,使之成为城
• • 尽量靠近交通流量大的城市道路,入口宽度要满足规模及人流量要求。 入口设计有特色,以吸引顾客。
4. 营业厅
• 以自动扶梯为中心,采用回游平面布局,统筹考虑平面形状、柱距、层高以及消防 等方面设计。
5. 停车场

考虑轿车与自行车停车场的位置
第二讲:现代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及基本布置方式
●停车场设计
●商业建筑总平面实例及分析
总平面设计要点
1.功能合理,留有余地:
不宜设在危险性厂房、仓库、附近。 基地应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城市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在其主
要出入口前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留有集散场地,作为缓冲空间,
避免大量人流与城市干道交通发生严重干扰。 如设置步行广场、下沉 空间。 为便于商场进货时货物装卸、开包拆箱、车辆回旋及后勤生活等 辅助工作的需要,因此商场内部应尽量设置内院。
种商品的展示、陈列、收发等功能。 (三)适应社会发展,利于城市环境:
二.商业建筑的分类
1.经营方式 • 综合商店、专业店、连锁店、百货公司、 自选商场、购物中心,其它零售形式。 2.按坐落位置 • 市中心区商业、居住区附近商业及其它市区商 业、交通枢纽附近商业、市郊商业、非城市商业。 3.按规模分 • 大型商业(建筑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城市商业中心 • 中型商业----地区的商业中心 • 小型商业
●自动扶梯 对于无中庭的商业空间来说,自动扶梯的 设置有三种方式: (1)设在平面的几何中心。 (2)设在平面的一侧 (3)营业厅外设交通厅
●楼梯 普通楼梯: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弧形楼梯、旋转楼梯 疏散楼梯: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以最大楼层的建筑面积计算,一般
按每100m2需0.6m净宽计算。
2、垂直流线组织方式
●电梯 1)应位于人流集中的交通枢纽处,具有较好的可识别性
2)电梯厅的位置应避开交通流线,以免等候人流和过往人流交叉干扰。
3)电梯厅的设计应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要求。 4)设有多台电梯时,宜成组集中设置,既便于电梯的维修管理,也有利于减少候梯 时间。
●自动扶梯 1)布置方式:连续直线型、往返折线型、叠加型、交叉型 2)常见设置位置:商场出入口处、商场中庭周边、设在平面的一侧、营业厅外 设专用空间。 自动扶梯两端应连接主通道,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其倾斜部分 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水平部分底部与下层楼地面之间净高应大于2.4m。
三. 现代商业的经营特点
• 大中型综合商场的要素及特点:
1.外观形态


少开窗,外立面借助于内部商品与商标等商业特点来体现。
在外部空间形式方面可通过与其他功能部分(餐厅、剧院、高楼等)以及公共性空 间(广场、中庭等)的复合方式。
2.开放空间
• 利用广场型、街道型、中庭型来丰富城市公共空间。
3.入口
2.出入便捷,流线合理
商业建筑车辆道路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
70 m,大中型商业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
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 道路相邻接。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及
卸货场地。
在商业建筑中,应尽量保证客流、货流和员工三条流线互不交叉, 保证顾客流线和货物流线绝对分开,一般情况下,客流出入通道面临城 市主要道路,货运出入设于建筑背面,与城市次要道路相连,两者互不 于扰。消费与休闲空间不受车辆影响,当建筑相邻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时 ,应尽量使出入口与其相连,便于吸引和疏散人流。
营业厅设计
一、营业厅设计的一般要求
●柱网尺寸应根据顾客流量、商店规模、经营方式和有无地下车库而定;
合理确定开间、进深及层高。柱网应尽可能统一,以便货架和柜台灵活 布置。 ●合理设计交通流线和购物流线。避免流线交叉和人流阻塞,为顾客提供 明确的流动方向和购物目标,使顾客能顺畅地浏览商品,避免死角。大 中型商场应设自动扶梯和电梯,以方便顾客上下。 ●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营业厅内应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中小型商场宜 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非营业时间内,营业厅应与其他空间隔离,以便于安全管理。
的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
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第 三 讲 商业建筑的功能划分及设计
●商业建筑功能空间构成
(一)流线分类
●顾客购物流线
●职工工作流线
●商品运输流线
主要功能空间组成流线
商业 空间 平面
结构
仓储空间及辅助部分设计
●仓储空间设计
(1)仓储空间的概念 (2)仓储空间的组成 (3)仓储空间与营业空间 的组合方式
●仓储空间的设计要点

商店应根据经营规模与方式、商品销售量等特点设置供商品短期周转
的储存库房和有关的验收、整理、加工、管理等辅助用房。 营业厅同层宜设置分库以减轻垂直货运 进货入口处应靠近道路,并设卸货平台 大中型商场应设两部以上货运电梯 库房根据商品特点分类储存,同是采取防潮、防晒、防盗、防污染、 通风等各种措施。
建筑设计2
商 场 建 筑 设 计
燕山大学建筑系 2014年4月
现代商业建筑的类型及构成 • 定义:为有形物品进行现场买卖的商业活动建造的空间场所。 • 构成商业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
(一)人的需求与行为影响:满足买卖交易空间的布局,满足顾客各种 层次的需求。
(二)商品的多样化特色化:种类多,商业建筑的形式和空间要满足各
●坡道
坡道的起点、终点、转弯处必须设休息平台,若较长则每隔 9m设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