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场建筑设计

商场建筑设计


2、城市商业中心与商业街
由于外来商务建筑、百货公司、大型劝业场兴建等,带动了周围街区的商店集中, 商业发达,从而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或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如上海的南京路、天津 的和平路、武汉的江汉路、青岛的中山路。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3、洋式店面 传统店铺受外来影响模仿当时流行的建筑形式。只在外形上改动,加设玻璃橱窗,在正面 砌筑高墙,配制假窗,使立面看似洋式楼房,以迎合当时风尚。
重点:
(1)功能合理,留有余地: 不宜设在危险性厂房、仓库、附近。
基地应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城市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在其主要出入口前应按当地规
划部门要求,留有集散场地,作为缓冲空间,避免大量人流与城市干道交通发生严重干 扰。 (2)出入便捷,流线合理 在商业建筑中,应尽量保证客流、货流和员工三条流线互不交叉,保证顾客流线和货物 流线绝对分开,消费与休闲空间不受车辆影响,尽量使顾客进也方便,合理安排购物流 线,毗邻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时,应尽量使出入口与其相连,便于吸引和疏散人流。
采光,以弥补设备条件上的不足,并注意水平与垂直交通
流线的畅达。 d.结构采用砖墙及钢屋架结构形式,建筑一般为2—4层, 在立面处理上常带折衷主义风格。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下两图是天津劝业场,其平面为方形,沿街随道路走向呈锐角形,建筑主体5层,局部7层,转角 处有2层八角形塔楼,共9层。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新的特点: 特点:
a.作为城市商业中心区(街)的标志和主体存在。折衷了 西方大型综合百货公司与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 b.市场内采用分区方式,招租多种行业的店铺营业,有 的还开设有娱乐、饮食服务店铺等,类似旧式庙会性质。 c.店铺布置上多为小间连续串联式组合,平面呈周边式 布局,利用内天井贯穿大厅等回廊式平面布置,解决通风
(2)行业街市
指同业商店集合而成的街区。其组成及位置2.庙会、集市 多居于该类商品贩运集散的水陆交通衔接地 段,如江南一带大多位于江边桥畔。
(3)传统商业街市——临街设店
到了北宋仁宗时,市在空间、时间等诸 方面终于获得了解放。市不再固定于城市的 某一部位,而是分散在官邸与百姓民居之间; 坊、市的界限基本不复存在,商店“铺席” 门面直接开向大街以招揽顾客。沿大街集聚 而成的商业空间形式——传统商业街市—— 形成了城市商业系统网上的中心。
(二)唐代以前封建社会商业建筑的发展
1.古典市坊制的沿袭与鼎盛时期
长安城复原图中可以看到东西 两市的位置及大小情况。两市各占 二坊之地,长宽各约1000m(600步), “四方围墙,一面设二门,四面各 设八门”(《宋长安志》)。整个市 坊由四条街井字交叉,宽度都在 15m左右,将市坊分为9个长方形区 城,店铺分行肆布置。
局一直在我国大中城市广为沿袭、发展。
新的特点: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一)新型商业建筑形式
劝业场:是在我国传统市场基础上,效法国外陈列
和推销商品的经营手段,采用新结构、新样式发展
起来的一种综合市场。 左图是北京劝业场,面积为4000m2,外观为4 层,其中3层为营业厅,采用砖墙和钢屋架结构。 其平面沿纵深布局,有3个大厅,中厅顶部为一巨 大穹形天窗采光。
(二)唐代以前封建社会商业建筑的发展
、 1.古典市坊制的沿袭与鼎盛时期
先秦:保护农业而采取抑商政策,发展处于封闭、萎缩状况。 汉代:古典矩形市制进一步发展。《三辅黄图》--汉代长安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五步”。 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唐代,古典矩形市制达到极盛。 据记载,唐长安城的东市、西市都是当时著称天下的商业贸易市场。唐代的市承袭了周、汉 市制主要形制:
商业建筑的出入口实例
商业建筑的出入口设计
●设置交通过渡路段:
由于商业建筑靠近城市干道,这就涉及到其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通相协调的问 题。出入口尽可能布置在步行性道路上。 南京市新百大厦地处中山东路与中山南路的十字交叉口处,其西北角 的底层部分对交叉口退后20m左右,形成西北主入口广场,并成为繁忙的城 市交通与建筑物之间的过渡与缓冲地段。
4.设置立体交通体系
为实现商业街区人车分流或商业区的步行化,应结合城市设计,建 立立体化交通分流网络,如设置全天候入行天桥,地面架空层式或
地下步行街,使人、车分离,采取与创造多种途径消化商业人流。
出入口的选择依据
• • • 1、根据外部人流的分析确定出入口位置范围 2、依据城市规划要求的限定 3、出入口位置受内部功能的制约
商业建筑车辆道路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口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 m,大中型商业
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长度和 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不 小于4m的运输道路及卸货场地。
商业建筑总平面基本布置方式
(1)交市集散有定时,“午时(五更)击鼓三百下,而众大会,日前七刻(黄昏),击任三百
下散”《唐会要》。 (2)交市买卖必须在市内; (3)市坊只设在州、县治所以上。
但从考古遗迹发现,唐代的市在城市中的位置已不同于周、汉。周、汉城市的格局都仿照前
朝后市的原则,如汉长安城的九市是在城的最北偏西处,在皇宫背后,而唐期的东、西两市 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西南位置,东西对称。
2.复合型商业建筑

与交通设施(如车站、天桥、地下道等)复合。 与高层建筑(群)的复合:如与写字楼、旅馆、政府办公楼、住宅(底商住宅)等 的复合。 与戏院、美术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复合。 与社区中心大中型综合商场的要素及特点:
1.外观形态


少开窗,外立面借助于内容物与商标等商业特点来体现。
现代商业建筑的分类
• 按行业划分:零售类、批发类等商业建筑,零售类商业建筑又
可以分为专卖店、百货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等。 • 按消费行为划分:物品业态和体验业态商业建筑
• 按建筑规模划分:
• 按与城市环境结合类型分:
1.公共场所形态下的商业建筑

步行商业街:开放式、围绕式。 广场型 中庭型 特点:公共开放的街道、广场以至中庭,环绕以并列式店铺。
商 场 建 筑 设 计
第 一 讲

商场建筑概述
商业建筑发展
商业建筑的基本状况
1、类型 2、经营特点
我国古代商业建筑发展过程
(一)、市的起源
1.市的起源 “市”作为完成商业行为(交换物品)的固定场所,它的出现早于“城“的出现,大致在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逐渐形成。
古典“市“制
1 市与圜 按当时城邑制度,“市” 严格划分而单独形成一区。市位于皇城的北面,呈矩形,占地 4坊,环(圜)以围墙,市门有士兵把守。 2 市内列“肆”设“廛(chuan)” 市内按不同种类和价格的商品分区陈列,同一类商品,价格接近的商品摆在同一行列内, 称之为“肆”。“廛”则是官设贮物之所,由廛人负责。 3 市的管理——思次· 介次· 旗亭 市内有市师(又称司市,掌管市政的官员)的办公处,称为思次,上而悬挂旗帜,司市通 过变换旗帜来发号施令,作为商市的标志。司市以下还有胥师、贾师等官员,一般是由司市 任命的贾人头子,其办公处所叫介次。市内大事和重大争讼,在思次决断;小事等则在介次 处理。 4.大市· 朝市· 夕市 一天之中,针对不同对象,市的启闭时间有严格限制。日中大市,百族为主;早晨朝市, 商贾为主;傍晚夕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 地官· 司市))
● 总平面设计要点
(1)功能与形态:包括建筑物的落位、建筑与场地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以及
场地功能分工之间的空间关系等。 (2)卫生与舒适:包括主要朝向、不同方位的日照情况和日照间距,不同 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通风问题以及防止噪声干扰等。 (3)安全与经济:包括场地内的交通组织、防火间距与安全疏散以及建筑 层数,建筑面积。 (4)环境与美观:包括建筑群体的组合设想、建筑物与其外部的空间关系 以及建筑场地与其外部城市空间景观之间的整体构思等。
(三)北宋商业街市与商业网络格局的形成
(1)独立店铺
a.坊巷散设店面 坊巷内设置各种供应日常用品及服务的 小型店铺,以饮食业和消费服务业发展最 好。服务行业有:瓦子(娱乐场)、浴堂(与 茶坊合开)、客店、洗染店、租赁及药店等。 b.前店后坊(宅)
临街设店,后为四合院式住宅的商住
结合平面布局形式。这也成为后来的传统 平面组合形式。如北京市原大仁中药店、 六必居(酱菜)、月盛斋(肉食),杭州市的胡 庆余堂(药店),天津市的样德斋(糕点),上 海市的盛锡福(帽店)等(图1—5)。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二)带有殖民特征的改建与变革
1、临街商店的“革新”:
原来传统的临街商店,为了模仿新型商店,常在原有的“前店后宅”基础上,把后 面的四合院打通,两厢改建楼房,作为营业厅的较大空间,而在中间天井、庭院上采用 钢架采光天棚,下面空间作为人流集散大厅。有时大厅可贯通三、四进,形成纵深连贯 的商店平面。为了通风、采光留出局部天井,而在外立面上,标新立异,增加许多繁琐 的装饰。
与城市道路相邻接,且有不小于1/4周边总长度和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 相邻接,以方便商业建筑的流线组织及顾客从不同方向接近和离开。
2.道路性质应明确,出入通道应便捷、通畅
一般大中型商业建筑的人流及货流量均很大。必须设置互不干扰的独立的出入通道 与城市交通相连.使道路功能明确,减少商业活动与运输基地内有可能设置不同方位 或互相分离的通道位置、应满足不小于4m的消防通道宽度。一般情况下,客流出入 通道面临城市主要道路,货运出入设于建筑背面,与城市次要道路相连,两者互不于 扰。
5. 停车场

考虑轿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场以及恰当的位置
第二讲:现代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商业建筑的选址
●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及基本布置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