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编高考文言文复习实词推断PPT课件
新编高考文言文复习实词推断PPT课件
1
❖请你说出句子 “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 谁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 你是想到什么 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 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2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 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 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愈—弥,更加 19
❖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者)
学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以
(忧劳—逸豫,安逸享乐)
致
用 ❖3、通五经,贯六艺
(通—贯,通晓)
❖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除—攘,排除)
20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方
21
能力训练
(断
❖ 方法一、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 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 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 研释。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 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 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 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5
学以致用: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9
例题展示: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 1、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从字形上来看,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 情状。联系句子可知应解释为灶台。
❖ 2、冀得一归觐 加点字“觐”虽比较眼生,仔细一想,《谭
嗣同》中有一句“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具体 意思可能记不得了,但从形旁“见”上,猜出与 “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
2、“变姓名,诡踪迹” 由“变”推出“诡”为动 词,是“隐蔽”的 意思。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 思也是“多”。
22
五、想一想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 “披”和“执”的宾语,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 2.风吹草低见牛羊 ❖ 3.张良出,要项伯
通“背”,背叛 通“现”,出现 通“邀”,邀请
15
学以致用
❖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趣”通“促”,催促)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3.生而眇者不识日 瞎 ,双目失明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砍
13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蚤”通“早”,早点) ❖ 你能推断出 “蚤”的意思吗?
辨 明 通 假
❖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14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 方法三、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 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 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 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 推断词义。
16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着。
❖5、众皆伏泰之义 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
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 章的。
17
1、文过饰非 2、前倨后恭
文,掩饰 倨,傲慢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借助结构分析
18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 方法四、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 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 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 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破
❖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终日—须臾,片刻
❖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7
v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v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 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 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
v “刻毒”。
8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方法二: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 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 字义联系密切。从字的形旁可以 推测字义。
3
一、想一想
借助语境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 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 褒义
10
1、从“刂(刀)、弓、戈、斤
(斧)”者与 兵器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 虫”者与 动物有关 3、从“讠 (言)、辶(走)、彳 (行)”者与 人的行有为关
11
禾-- 五谷 歹-- 死亡
皿-- 器具 目--- 眼
纟-- 丝麻 绳索
贝-- 钱财
12
学以致用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 地
“坚”解“坚硬的盔甲
”,
“锐”解锐“利的兵器 ”才能搭配。
借助语法知识
23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方法五:借助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24
例题展示 :解释句子中的“信”。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 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 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的意 思肯定为“欺骗”。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褒义,顽皮
6
丰则贵籴dí,歉则贱粜tiào
借
籴:买进粮食
助
粜:卖出粮食
字
你能推断出“籴” 和“粜”的意思吗? 形
2、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3、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25
4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6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7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