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
昔伍子胥①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
“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
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
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
【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方其远出海门()
(2)昔伍子胥累谏吴王()
(3)戒其子曰()
10.下列句中的“为”与“海涌银为郭”中的“为”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此何遽不为福乎?B.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C.不足为外人道也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C.甲文作者在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时,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D.乙文作者用“怒”形容浙江之潮,目的不仅在于表现浙江之潮的壮观,也借此隐含了伍子胥的愤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参考答案
9.(1)当……时
(2)连续,屡次
(3)通“诫”告诫
10.A
11.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2.B
13.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上,(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观潮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