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检测PPT课件
4
临床听阈测试方法
上升法 即H-W方法,首先给受试者一个听不到的声音,然后逐步增 加强度至可以听到,当受试者作出正确反应就开始降低给声强度,重 复该操作直到同一强度得到3次以上的正确反应
升降法 即改良的H-W法,又称“降10升5法” ,先给受试者一个可以听 到的声音,然后以10dB为间距降低强度直到受试者无反应,再以5dB 为间距逐步增加强度直到受试者听到,再降低10dB,重复操作。在上 升过程中,受试者对至少一半以上的声信号作出正确反应的最小强度, 即在某一强度3次给声刺激中至少2次作出正确反应,将此强度定为听 阈值。
注意,每次给刺激声的持续时间长度为 1~2s 。给声持续时间过长,从心理声学角 度分析可认为已经增加了响度。给声时间应 大于1s,并要避免韵律给声,即每次给声间 隔的时间有长有短,这样可避免受试者猜疑, 造成假性反应。骨导测试时,可以产生振触 觉。
7
掩蔽
当两耳听力相差较多时,一耳声音
的听阈由于干扰声音的存在而提高。
既听到噪音,又听到测试耳传至的纯音, • 4.如给予初始掩蔽级后患者不能听到纯音信号,以
此为掩蔽不足,连续加大掩蔽噪声(连续 三次10dB一级),当到达TE的真实阈值时, TE不会发生阈移,即达到掩蔽平台,继续
5dB一档增加纯音强度直到听到。值得提醒的是, 如上移15dB,需要加以分析是否需要进一步掩蔽; 若超过20dB,往往需要进一步掩蔽;而超过25dB 则必须进一步掩蔽。进一步掩蔽在非测试耳上增加
例如,假设一受试者左耳听阈(测 试耳)90dB HL,右耳(非测试耳) 听力正常为10dB HL,当测试左耳 听阈时,随着强度不断增加到一定
强度时,会通过振动颅骨将声音传
至右耳,引起右耳产生听觉,而此
时的强度并未到达左耳的真正听阈, 右耳此时获得听力称为交叉听力。
当有可能出现交叉听力时,为了得到测试 耳的真实听力,就要对非测试耳进行掩蔽, 也就是在非测试耳加入噪声防止其听到测 试信号,这种方法就称为掩蔽。
2
基本概念
纯音测听
•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 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 阈测试。
纯音听阈测试
• 纯音听阈测定是受检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 恰能听到的最轻声音,是判断听敏度的标 准
定义
• 测试目的:反映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所能 听到的各个频率的最小声音的听力级,了 解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 质,并作为诊断和处理依据。
掩蔽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避免影子曲线出 现。
8
掩蔽的适应证
临床上将40dB定位最小耳间衰减值, 当测试耳气导阈值与非测试骨导阈值之 差大于等于40dB时则需要掩蔽。
当双耳气导听阈已经大于40dB时,虽尚 未测骨导也可先行掩蔽,因骨导听阈往 往好于气导听阈,为节省时间可随时进 行。
纯音测听
1
知识要点
• 听力评估用于诊断和康复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行为测听技术和听力计的结合是临床听力学 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
• 纯音听阈测试方法发表以来,一直是听力测试最基本的和首选的听力测试方法。 • 纯音听阈测试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定量诊断,能反映从外耳到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
的情况,是目前能够准确反映听敏度的主观行为测听方法之一。
骨导耳间衰减为0~15dB,临床上常认为 当同侧气骨导阈值查≥10dB时,骨导需 要加掩蔽。
如果双耳听力有一定差异,声信号就会 在未达到其阈值前传至对侧耳蜗,使好 耳(非测试耳)听到而作出反应。 掩蔽的目的是要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9
• (2)阶梯掩蔽法
掩蔽方法
• 1.首先判断是否有交叉听力,确定需要掩蔽的频率。
堵耳效应
250Hz和500Hz多加15dB的噪声,1000Hz多 加10dB掩蔽噪声,可以消除堵耳效应。
掩蔽难点
双耳传导性耳聋可用插入式耳机进行掩蔽
11
纯音测听操作
1.检查仪器 2.询问病史 3.外耳及电耳镜检查 4.讲解测试要求 5.决定优先测试耳 6.受试者位置
12
气导听阈测试
• (1)给测试音持续1-2秒/次,给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 声的持续时间。
5
测试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
1.测听室
测听室是保证听力测试的重要措施,它能减轻或隔绝外界的噪音, 保证听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隔音室
纯音听力计
气导耳机
骨导振子
6
测试技术要求
标准听力测试的频率为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500Hz、250Hz、 125Hz等,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 大于2dB,需要加测半倍频程,如750Hz、 1500Hz、3000Hz、6000Hz。不同频率的最 大声输出在90~120dB HL。
• 2.初始掩蔽级要足够大,足以使阈值发生明显变化, 但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过度掩蔽。
• (1)Hood 平台掩蔽法
• 3.初始掩蔽级可使非测试耳气导阈值上加30dB噪声,
• 将掩蔽噪声引入NTE,强度为气导阈上 10dB,测试TE的阈值,随着掩蔽噪声声强 增加,TE的阈值随之升高,说明非测试耳
此时患者如仍能听到所给的纯音信号,或只轻微上 移5-10dB,说明交叉听力影响很小,可能与中枢掩 蔽有关,此听阈为测试耳的真实听力。
加大掩蔽噪声,TE再次发生阈移,说明掩
20dB噪声,直到受测试者纯音信号不变或轻微上移
蔽噪声太大以至于传至测试耳• 5.此法原理上和平台法一致,但能减少掩蔽步骤,
节省时间,对儿童更实用。
10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掩蔽不足
阈值低于测试耳真正的阈值
掩蔽过度
不能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让受测试者熟悉,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 测试音,直到作出反应,把测试音降-10dB,而后再逐渐增加到作出反应,间隔1-2秒后再 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如再次作出反应,即可开始测听;上升法:熟悉测试音后降 10dB给声,听不到则5dB一档加大声级,直到反应。
• 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 导听阈较佳耳的骨导,骨导测听时非测试 耳都应加掩蔽。
3
听阈
对任何一个刺激来说,阈值是指能 引起一定反应的最低刺激量,故听阈是 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级。
不舒适阈是指使听者感到不舒服的 最低声音强度级。
听阈与不舒适阈之间的差值范围为 舒适响度范围。
测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