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品德与社会教案泰山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备课(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编写特点从总体上看,本册继承了前四册即5、6、7、8册教材的整体风格。

例如,课主题引领次主题,次主题整合一个相对独立的容;版式上,上方以导语、卡通人物呈现学习容或任务要求,下方由卡通动物提出问题或活动设计及要求。

从变化上看,自五年级上册开始,与图片相比,文字量明显加大;与形象的东西相比,观念的引导力度在加大;从语气、语态上看,逐步减弱了儿语化的特点。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容加以化。

品德课的学习,一定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s. . . .观念及价值判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给老师的空间,也有所拓展。

总之,本册教材各单元主题层次清晰、容突出。

例如,第一单元主要是课标“我在成长”的容,第二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家庭”的容,第三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学校”的容,第四单元主要是课标“我是中国人”的容。

而且,这四个单元的容与三年级、四年级教材的相关容自然衔接、螺旋上升。

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围绕课程性质,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五年级上册分解的目标如下: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s. . . .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意识。

(4)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5)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6)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7)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s. . .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意识。

(3)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措施、关于不同领域。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方面不断扩大,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随之加大,这是教材形成的在逻辑,也是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据。

2、把握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s. . . .学情分析单元考查计划研究性活动专题综合科评价改革实验综合科作业评价改革实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容及活动课时数---第一单元主题1-222---主题---9.2第二单元主题4 226---9.30主题5210.1-10国庆放假0.8---10主题6 20.17---10.2第三单元主题7 20.24---10.2主题8.s. . . .20.31---主题92---期中检测210---第四单元主题10221---11.2主题1121228---12.2主题12、1322.5---12主题1422.12---12期末复习检测22.19---12.2期末复习检测22.26---12.30期末复习检测2—期末复习检测2单元备课第一单元课题:成长中的苦与乐.s. . . .第页至第页单元分析:本单元容是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成长的足迹》容的螺旋上升。

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容标准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人宽容。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而本单元则要求“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3.知道人人都会有烦恼,勇敢面对困难,学习正确.s. . . .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重、难点: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3课时、主题一 (1)课时2、主题二..................1课时、主题三 (1)课时单元考查时间第四周单元备课第二单元课题:家庭和睦我有责第页至第页教材分析:《家庭和睦我有责》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幸福.s. . . .的摇篮》以及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基础上的第三次螺旋上升和拓展。

三年级上册讲的是成长离不开父母,强调的是亲情;四年级上册突出的是健康文明的生活离不开高雅文明的健康生活;到了本册,则上升到了家庭生活中如何解决不和通过与家人的沟解矛盾的问题。

本单元是课程标准中有关“我与家庭”容的上限,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对过去的教学容作必要的回顾。

编写本单元依据的课程容标准是:“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课标中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是: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教学目标:对课程标准的容细化分解后,形成了三个活动主题。

三者之间既是平列关系,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家有烦心事》是从揭示家庭中的矛盾的角度,让学生对家庭生活再认识;《家庭生活中的》是从帮助学生建立意识、学会沟通的角度展开的;《小家连大家》是从引导学生在.s. . . .关注家庭的同时,把视角伸向国家并体会家与国的关系的角度展开的,是对前二课的有机拓展。

具体有以下三条:1.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意识,掌握与家人沟通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学会关心国家的发展。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意识,掌握与家人沟通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学会关心国家的发展。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6课时主题四………………2课时.s. . . .主题五………………2课时主题六………………2课时单元考查时间第四周单元备课第三单元课题:我们携手向前第页至第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我们携手向前”中的“我们”是指同学和同龄伙伴。

“携手”突出了团结、互助、友爱、、平等的思想理念,“向前”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旨在通过选取真诚相待、班级、校园友谊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体与群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意识,增强人际协调能力。

在容编排上,《真诚对待他人》《班级生活中的》《校园绽放友谊花》都以“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为核心,选取真实感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受到.s. . . .感染和冶,让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讲、同学问友好交往等观念植入学生心灵。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分解在本单元的条目有“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级生活,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意识”。

从三维目标来分析,体现在以下具体的条目中。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观念。

2.能力。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地参与集体生活。

3.知识。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懂得同学、朋友之问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重点难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s. . . .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观念。

2.能力。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地参与集体生活。

3.知识。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懂得同学、朋友之问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6课时1、主题七——2课时2、主题八——2课时3、主题九——2课时单元考查时间第八周单元备课第四单元课题:生我养我的土地第页至第页教材分析:.s. . .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是本册教材中较大的一个单元,集中反映了“我是中国人”中的重要容,构成了国情教育和人文地理容为主的特色。

五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祖国统一大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

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投入足够的热情及时间。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s. . .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时1、主题十——2课时2、主题十一——2课时3、主题十二——1课时、主题十三——1课时5、主题十四——1课时单元考查时间第十三周课时备课第1周第1课时课题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