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师范学院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广西师范学院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
2、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 分) 既然自己已经认识到心神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还独自惆怅悲伤呢?(1、5 分)趁着迷途不远,感觉现在辞官归田是正确的,而以往所为皆不对。(1、5 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 1、(1)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与他本人的转益多师,为他写作《史记》打下深厚的学术基础: (1、5 分)(2)司马迁三次漫游,搜集历史材料,对历史获得了亲切的感性认识;(1、5 分)(3)公元前 98 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替他说情而遭受宫刑。此后忍辱负重,继 续写作。李陵事件(李陵之祸),促使与司马迁修史观念发生转变:从立言不朽转向了发愤 著书。(
5、骈文 骈文: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1 分)起源于汉魏。以偶句为主, 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1 分)迨南北朝,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1 分 一、翻译,并指出出处(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第三章 汉代史传文学 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 二、名词解释: 《史记》、《汉书》、《吴越春秋》、本纪、世家、列传、李陵之祸 三、简答题
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 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实践其写作目的的? 3、《史记》的叙事艺术主要有哪些? 4、《史记》的地位何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5、《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 6、《史记》的风格特征? 7、《汉书》的体例、地位如何? 四、论述题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技巧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焦仲卿妻》, 熟读《孤儿行》、《上山采靡芜》、《羽林郎》。 二、名词解释: 乐府、《乐府诗集》 三、简答题 1、太乐与乐府两个音乐机构的区别? 2、简谈乐府机构在西汉的兴衰情况。 3、《诗集》把乐府诗分为哪几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哪几类中? 4、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对两汉乐府诗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乐曲有哪些? 四、论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4、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
4、曹植前期代表作是《白马篇》,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 者的自我化身,诗风豪迈慷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2 分)后期代表 作是《赠白马王彪》,此诗中,曹植前期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已消散, 代之出现的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诗歌抒写了曹植对京城的留恋、对个人命运、 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兄弟生离死别的感伤、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悲凉沉郁,鲜明感人。(3 分)
2、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2、杜甫这句话,是就庾信的生平经历与他所取得的诗歌成就的关系作出的 客观准确的评价。(1 分)
庾信一生,以 42 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分前后两期。前期为
梁宫廷文学侍臣,诗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 其早期对诗歌形式的探索为后期成就打下基础;后期滞留北方,屈仕敌国 , 感伤时变,常有乡关之思。他秉持前期艺术修养,接受了北朝文学浑灏劲健 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准备。(答 出这一要点,5 分;结合庾信晚年诗歌作品进行论述,5 分)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玄学 二、简答题 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主题有哪些?与时代背景有何关系? 2、文学自觉的标志什么? 3、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哪些代表性的文学批评著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方面? 5、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主要特征? 6、简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蔡琰为代表的作家(1 分)亲身经历
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目睹了民生的苦难,因而大都既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抱 负,(1 分)其作品大都呈现出高扬理想、忧时伤世、充满个性、富有悲剧色彩 的特征,这种特点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风骨”。(1 分)
4、太康诗风 太康诗风:陆机、潘岳是两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两晋诗风。 (2 分)繁缛,是太康诗风的特征。

》。
10、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 志怪小说和 ___ 志人小说_________ 两大类。
11、相去日以远, 衣带日以缓

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3、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淮南子》
《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1
第二章 汉代辞赋 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 二、了解贾谊赋、枚乘、汉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刘向、刘歆、班彪、班 固、张衡、蔡邕的代表作品 三、名词解释: 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 四、简答题 一、《七发》的艺术成就? 二、《子虚赋》与《上林赋》在的艺术成就? 三、扬雄赋的特点? 四、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
5、大、小谢山水诗有什么异同? 同:在诗歌结构上,小谢诗承大谢,结构皆为写景加抒情与说理;都善于熔裁警句。(2 分) 区别:小谢诗已基本剔除玄言说理成分;2、小谢诗风清新明丽,格调明净潇散,改变了大 谢诗的繁富典重之风;3、相比而言,小谢诗歌语言音律更协调、流畅自然。(
6、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 6、陶渊明诗的题材主要可分 5 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2 分)其 田园诗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等;咏怀诗有《饮酒》、《拟古》、《杂诗》等;咏史诗有 《读三海经》、《咏荆轲》等;行役诗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有《答庞参军 等》。(3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燕歌行》、 《白马篇》、《赠白马王彪》、《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赠从 第》、《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熟读《名都篇》、《美女篇》、《悲愤诗》、《咏怀·驾言发魏都》 二、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三、简答 1、简谈曹丕的文学成就。 2、曹植前后期代表作是什么?分别体现出什么特点? 3、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写了什么典型情节,这样写有何作用? 4、简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正始诗歌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哪些?为什么? 6、阮籍《咏怀》82 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曹操的诗歌成就。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钟嵘《诗品》评曹植作品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 被文质”的理解。
古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5 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散文著作是《
吕氏春秋
书内容驳杂,所以后世把它列为“ 杂家
”。
2、西汉赋作中,董仲舒的《 士不遇赋
》、司马迁的《
遇赋
》,都是以“不遇”为主题。
》。此 悲士不
3、《 史记 》所 记载 的历 史, 上起 时代,长达三千年左右。
第五章 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四愁诗》、*《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迢迢牵牛星》,熟读《庭中有奇树》、 《客从远方来》、《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 二、了解班固、张衡、秦嘉、郦炎、赵壹、蔡邕的诗歌代表作品。 二、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 三、简答题 1、简谈班固的诗歌贡献。 2、张衡的诗歌贡献。 四、论述题 结合作品,谈谈《古诗十九首》内容与艺术特点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一、背诵:《赴洛道中作》、《咏史》(“郁郁涧底松”)、《扶风歌》 二、名词解释 太康诗风、游仙诗、玄言诗 三、简答题 1、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体现在哪几方面? 2、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3、左思《咏史》诗文学史意义 4、兰亭诗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陶渊明 一、背诵:《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归去来兮辞》 二、了解陶渊明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情况 三、简答题 1、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有几类,分别有什么代表作品? 2、简谈《归去来兮辞》的文学史意义。 3、简谈《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 四、论述题 结合作品,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2、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
2、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在于:(1)是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过渡的里程碑;(1、 5 分)(2)是我国今存的第一篇骈赋;(1、5 分)(3)是第一篇田园赋,为后世文学表现田 园题材提供了艺术借鉴。(
3、《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
3、《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如下不同特点:(1)笔法精密,史实记载更详尽严 谨;(1、5 分)(2)内容丰富,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1、5 分)(3)评述人 物重点在忠君保皇,而《史记》重豪侠尚义;(1 分)(4)注重交代事件的始末、 在篇末缀以轶闻佚事,往往意味深长。(1 分)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出自贾谊《过秦论》。(1 分)
然而秦凭借小小的土地就获得帝王的权势,排列雍州以外的八州,使原与秦地位相同的诸侯 来朝见。(1 分)……一个普通人造反就使秦朝的宗庙毁坏,秦二世和子婴都被人所杀,为 什么呢?(1 分)就在于秦统一天下后不施行仁义,不知夺天下与守天下的形势不同。(1 分
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西汉 汉武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