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题库一.选择题: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西周时期B.西周和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代2.风、雅、颂的得名本质上是由于()。
A.诗歌的内容B.产生的地区C.音乐D.产生的时代3.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是()。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4.赋、比、兴是《诗经》的()。
A.音乐的分类B.内容的分类C.艺术表现手法D.讽刺手法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
A.《春秋》B.《左传》C.《国语》D.《尚书》6.我们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
A.编年体史书B.分国记事的史书C.纪传体史书D.汇集历史资料的史书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这篇文章出自()。
A.《老子》B.《论语》C.《孟子》D.《庄子》8.屈原的《九歌》和《九章》分别有()。
A.11篇和1篇B.9篇和9篇C.1篇和9篇D.11篇和9篇9.《鵩鸟府》和《吊屈原赋》的作者是()。
A.枚乘B.司马相如C.司马迁D.贾谊10.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
A.《孔雀东南飞》B.《离骚》C.《木兰诗》D.《天问》11.汉代传习的"四家诗"中,属于"古文诗"的( )。
A.《鲁诗》B.《毛诗》C.《齐诗》D.《韩诗》12.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两部书是()。
A.《左传》和《战国策》B.《左传》和《国语》C.《春秋》和《左传》D.《尚书》和《国语》13.《子虚赋》和《上林赋》的作者是()。
A.扬雄B.司马迁C.司马相如D.贾谊14.《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1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四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A.《涉江采芙蓉》B.《青青陵上柏》C.《迢迢牵牛星》D.《青青河畔草》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题为()。
A.《垓下歌》B.《大风歌》C.《秋风辞》D.《瓠子歌》17.《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相如C.司马谈D.东方朔18.《汉书·苏武传》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相如C.司马谈D.班固19.汉代传习的"四家诗"中,不属于"今文诗"的( )A.《鲁诗》B.《毛诗》C.《齐诗》D.《韩诗》20."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一志兮。
"这几句诗出自屈原的()。
A.《招魂》B.《离骚》C.《九歌·国殇》D.《九章·橘颂》21.《两都赋》的作者是汉代著名辞赋家()。
A.张衡B.扬雄C.枚乘D.班固22.《五噫诗》的作者是()。
A.梁鸿B.班固C.秦嘉D.张衡23.《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时代是()。
A.建安时期B.东汉末年C.汉武帝时期D.西汉末年24.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后汉书》B.《汉书》C.《史记》D.《战国策》25."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这句评论秦代文学的话出自()。
A.鲁迅《汉文学史纲要》B.鲁迅《中国小说史略》C.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D.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26.先秦历史著作中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的是()。
A.《春秋》B.《左传》C.《国语》D.《战国策》27.战国诸子中最有文学成就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是()。
A.荀卿B.韩非C.庄周D.孟轲28.先秦时代,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的大师是()。
A.孔丘和荀卿B.孔丘和左丘明C.孔丘和庄子D.孔丘和孟轲29.下列诸子书中属于语录体的是()。
A.《韩非子》B.《论语》C.《墨子》D.《庄子》30.屈原的几乎全部是由问句构成的长篇抒情诗是()。
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31.西汉初,最著名的两位政论散文家是()。
A司马谈和司马迁 B.贾谊和晁错C.枚乘和枚皋D.董仲舒和东方朔32.司马迁受"宫刑"是因为()。
A.替李陵辩护B.反对泰山封禅C.替韩信辩护D.《史记》对汉武帝有所揭露33.先秦时代,道家学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列御寇和庄周B.老子和孟轲C.老聃和庄周D.老子和列子34.屈原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是()。
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35.《归田赋》的作者是汉代辞赋家()。
A.赵壹B.班固C.张衡D.傅毅36.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后汉书》B.《汉书》C.《战国策》D.《史记》37."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几句诗出自汉乐府民歌()。
A.《江南》B.《上山采蘼芜》C.《艳歌行》D.《上邪》38.《大风歌》的作者是()。
A.项羽B.韩信C.刘邦D.刘彻39."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雕不逝。
雕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诗题为()。
A.《垓下歌》B.《大风歌》C.《秋风辞》D.《瓠子歌》40.《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A.使君和罗敷B.焦仲卿和缇萦C.焦仲卿和刘兰芝D.使君和罗敷4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因为它是()。
A.写作于春秋时期B.作者是左氏春秋C.专记春秋的战事D.解释《春秋》的4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一文出自()。
A. 《荀子》B.《韩非子》C. 《论语》D.《孟子》43.《劝学》一文的作者是先秦诸子中的()。
A.韩非子B.荀子C.墨子D.孟子44.汉武帝时代最有名的辞赋家是()。
A.枚乘B.司马相如C.司马迁D.贾谊45.《乐府诗集》的编纂者是()。
A.宋朝的郭茂倩B.南朝梁代的萧统C.南朝陈代的徐陵D.汉代的刘向46."相去万里余,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四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A.《西北有高楼》 B.《迢迢牵牛星》C.《去者日以疏》D.《行行重行行》47.《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昭明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古诗源》二、名词解释;1. 楚辞: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2.汉乐府: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
它的主要职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3. 诗三百:《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
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4. 春秋三传: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5. 赋比兴:《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6. 诗经六义:“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7.散体大赋: 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三、默写篇目:《富与贵》;《迢迢牵牛星》;《柔弱胜刚强》;《迢迢牵牛星》;《笃信好学》;《明月何皎皎》;《离骚》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小国寡民》;《明月皎夜光》等。
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特色。
(1)《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首先由于它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它既叙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蕴涵意趣,很少看到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史事记述。
同时在叙述史事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
如《郑伯克段于鄢》。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中描叙的人物大多性格鲜明,如不卑王侯、善驭战机的曹刿,机智勇敢、与敌周旋的弦高,忠心耿直、性情暴躁的先轸。
《左传》不仅写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而且还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甚至写性格的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尤其体现在擅写战争场面,简洁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描写。
而对人物刻画则多细节来表现其性格特征,如晋国俘虏了秦国三个将帅后又为晋襄公母亲所释放,晋军主帅先轸“不顾而唾”,写出了他的耿直急躁。
(4)《左传》还善写外交2、《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离骚》的艺术表现主要在于将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融为一体,自由驰骋的想像,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使得诗歌的境界奇幻神奇。
如《离骚》后半部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屈原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像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使之更显真挚执着、美丽感人。
(2)塑造了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高标的人格,构成了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形象。
这一具象征意味的形象,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铸造了一个为美好理想而献身的高贵灵魂。
(3)《诗经》开拓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而且有了很大的拓展。
《离骚》博比广譬的特点,使《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而成为连续使用,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在《离骚》中熔铸成浑融一体的艺术境界,并使之具有了象征意义。
(4)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文学形式。
3、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
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