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著作权法PPT课件
• 一、著作权 • (一)著作权的概念 • 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而依法产生的权利。
3
著作权与作品
•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著作权产生 的前提和基础,是著作权法律关系 得以产生的法律事实构成。
• 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著作权不 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就特定 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没有作品,就 没有著作权,脱离作品的著作权是 不存在的。
11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因——特许出版权时期 • (二)著作财产权时期(copyright) • (三)作者权时期(author’s right) • (四)国与国之间的著作权保护和国际公约
• 二、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 (一)解放前著作权立法概况 • (二)建国后著作权立法概况
16
思考:以下是否为作品?
• 1.大自然的天成。 • 2.动物的“创作”,如动物的鸣叫、涂
抹等。 • 3.自动生成的东西。如自动生成的照片,
包括大头贴、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超速汽 车自动拍摄装置拍摄的照片等。
17
要强调的是:
• 作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 智力创作成果”,必然是人的行为 而产生的。
6
(二)著作权与工业产权
• 第一,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的标的所反映的领 域和作用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 第二,著作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比工业产权 更弱。
• 第三,由于著作权制度赋予独立完成同样或 相似作品的作者均享有著作权,所以,著作 权通常可以自动产生。而工业产权的排他性 导致必须由特定的机构、通过特定的法律机 制完成必要的技术和法律上的鉴别、审查和 最终授权。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 著作权和版权两个概念是不同阶段的产物, 二者的性质内容不同,权利主体也有所区别。 尽管作为实质上的财产权,“版权”、“作 者权”和“著作权”的称谓更多的是形式上 的差别,但仍有区分的必要。
•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附则中第56条规定: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实在是一种 人为制造概念混乱的做法,在今后的法律修 订时应当予以改正。
• 1.产生——解决著作权从何而来的问题 • 2.控制与支配——解决著作权归属的问
题 • 3.利用——解决如何实现著作权价值的
问题
10
三、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 1.维护作者权益为核心原则 • 2.作者或著作权人利益与国家利
益、社会公共利益协调一致的原 则 • 3.符合著作权国际保护基本准则 的原则
具体的作品类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 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
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
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 (二)《伯尔尼公约》的表述
14
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的条件
• (一)应当是思想或情感的表现 • (二)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 • (三)作品的表现形式属于文学、艺术和
12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对象
作品的概念பைடு நூலகம்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13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 一、作品的概念
• (一)我国的立法表述
• 《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 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 品……”之后又采用列举的方式列举了9种
科学范畴
15
(一)应当是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
• 著作权只保护表现形式,不保护被表达的 思想或情感,这是著作权制度的一项基本 理论。这一理论是基于确定著作权保护范 围的重要学说——思想/表达二分法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该学 说源于普通法上的公理而为主要的制定法 所吸收和接受。
• 这一点,从著作权法对作者的定 义——“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 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18
(二)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
• 所谓独创性,又称原创性,是指一件作品 的完成是该作者自己的选择、取舍、安排、 设计、综合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 复制而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序推演而来。
• 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形式而不保护内容, 因此,独创只是表达形式的独创,不是内 容的独创。因此,就相同主题进行不同创 作,照样可以分别形成独立的作品。
• 例如,基于同样的历史题材的创作。 19
案例1:
• X电视台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娱乐电视栏目—— 幸福家庭计划。栏目的概要如下:每次公开 募集一个有少年子女的三口家庭,给家庭的 父亲布置一项有难度的作业——如在电视摄 相机前连续10次命中的投篮,并要家庭成员 用DV拍摄下来。如果完成作业,电视台将给 予重奖。Y电视台也开始开办这个栏目。X认 为Y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要求Y停止侵害 并赔偿损失。
8
我国理论通说(吴汉东)
• 将著作权的性质分为著作人身权的性 质和著作财产权的性质两类。
• 著作人身权有整体不可转让性、不可 剥夺性、不可扣押性、不可强制执行 性、个别权能的可继承性和永久性。
• 著作财产权则有可转让性、期限性和 可继承性。
9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 著作权法是指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 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7
(三)著作权的法律性质
• 1.一元论——德国
• 作者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性质的或经济性质的 特权均是一种单一的权利表现,即著作财产 权和著作人格权密不可分,因此禁止著作权 的转让。
• 2.二元论——法国
• 作者的权利分为两类: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二者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理论上二者绝对没 有结合的可能,因为他们使用范围不同,命 运不同,既非同时问世,也不一起消失。
4
狭义与广义上的著作权
• 狭义上的著作权,是指各类作品的作者 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内容包括著作财产 权和著作人身权。
• 广义上的著作权,除了狭义著作权以外, 还包括与传播作品相关的著作邻接权, 包括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 权、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以及出版 者享有的权利。
5
(二)著作权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