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综合练习题、单选题1. 下图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a 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 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 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 图c中,接通开关时Zn 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 图d中,Zn-MnO 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 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2.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 < Ni 2+ < 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Ni 2+ + 2e- = Ni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2+ 2+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 和Pt3. Li-Al/FeS 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 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 的化合价为+1 价B.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 Li 2S+Fe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 -Al3+D. 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 2S+Fe-2e-2Li ++FeS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 2),充电时LiCoO 2中Li被氧化,Li +迁移并以原子形充电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 )中,以LiC 6表示。

电池反应为LiCoO 2+C6?CoO2 +LiC 6 ,下列说法正确放电的是( )A. 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 6 -e- Li+ +C6+-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 2 +Li +e LiCoO 2C. 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D. 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5. 如图所示,装置 A 的烧杯中盛放的是0.1mol L-1的H2SO4 溶液,装置 B 的烧杯中盛放的是0.1mol L 的CuCl 2 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为原电池 ,B 为电解池B. A 为电解池 ,B 为原电池C. 当装置 A 的烧杯中产生 0.1mol 气体时 , 装置 B 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 0.1molD. 一段时间后 ,装置 B 的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减小 6. 在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 2S(g)+ 3/2O 2(g)=SO 2(g)+H 2O(g) ΔH 12H 2S(g)+SO 2(g)=3/2S 2(g)+2H 2O(g) ΔH 2 H 2S(g)+ 1/2O 2(g)=S(g) + H 2O(g) ΔH 3 2S(g)=S 2(g) ΔH 4 则ΔH 4 的正确表达式为(A. ΔH 4=2/3(ΔH 1+ΔH 2- 3ΔH 3) C.ΔH 4= 3/2(ΔH 1+ΔH 2-3ΔH 3)7. 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2-+2H 2O=2 Zn OH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充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 K +向阳极移动 . B. 充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 c(OH -)逐渐减小2-C. 放电时 ,负极反应为 :Zn+4OH --2e -= Zn OH 4D. 放电时 ,电路中通过 2mol 电子 ,消耗氧气 22.4L(标准状况 ) 8.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S 8材料 ,电池反应为 :16Li x S 8 8Li 2S x 2 x 8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 ,正极可发生反应 :2Li 2S 6+ 2Li ++2e -=3Li 2S 4B. 电池工作时 ,外电路中流过 0.02mol 电子 ,负极材料减重 0.14g)B. ΔH 4=2/3(3 ΔH 3-ΔH 1-ΔH 2) D. ΔH 4=3/2(ΔH 1-ΔH 2- 3ΔH 3),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 ,反应为 :2Zn+O 2+4OH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 a 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 Li 2S 2 量越多,高温共电解 H 2O- CO 2混合气体制备 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是电源的负极- 2- - 2-:H 2O+ 2e - = H 2+ O 2- , CO 2+ 2e - = CO+ O 2-通电C.总反应可表示为 : H 2O+ CO 2 H 2+CO+ O 2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是量之比是 1:110.某模拟"人工树叶 ”电化学实验装置如 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 H 2O和 CO 2转化为O 2和燃料 (C 3H 8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 该装置工作时 , H +从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C.每生成 1 mol O 2 ,有 44g CO 2被还原D. a 电极的反应为 : 3CO 2 +18H + -18e - C 3H 8O+5H 2O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 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Na + 和 SO 4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 进入中间隔室。

9.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 - 4e–= 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2 生成12.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 CoO2+Li x C6=LiCoO 2+C6x<1 。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 x C6 xe- xLi++ C6C. 充电时,若转移1mol e ,石墨(C6 ) 电极将增重7x g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 2 xe- Li1 x CoO2 xLi+13. 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g) Δ H=-Q1 ;2H 2(g)+O 2(g)=2H 2O(g) ΔH=-Q 2;H2O(g)=H 2O(l) ΔH=-Q 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 的甲烷和H2 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1+0.5Q2 B.4Q1+Q2+9Q3C.-( 4Q1+0.5Q2+9Q3) D .4Q1+0.5Q 2+9Q 314. 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Li x C+ Li1-x CoO 2C+ LiCoO 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 2Li+S Li 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C.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15.2013 年 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__ (填“A”或“B”)(2)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_____ 、__________ .(3)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 与电解前相比将_________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17.如图所示,E 为浸有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

A、B均为Pt 片, 压在滤纸两端,R、S 为电源的电极。

M、N 为惰性电极。

G为电流计,K 为开关。

试管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KOH溶液。

,C、D中有气体产生。

1. R 为电源的,S 为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极附近的溶液变为红色,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纸上的紫色点移向(填"A 极"或"B 极")。

B. 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如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A.a 为电池的正极C.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二、填空题16.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 Li1 x Mn 2O4 xLi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原理如图所示;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若在滤纸E上滴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 断开K,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试管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 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 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参考答案1. 答案: B解析:图a中,铁棒发生化学腐蚀,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A项错误; 图 b 中开关由M 置于N,Cu-Zn 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B 项正确;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上放出,C项错误;图 d 中干电池自放电腐蚀是由NH 4Cl 产生的H+氧化作用引起的,D 项错误。

2. 答案: D解析:镍精炼时,粗镍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i- 2e- = Ni 2+,由于Zn、Fe 还原性大于镍,所以阳极同时还发生: Zn- 2e - = Zn2+, Fe-2e- = Fe2+,Cu、Pt还原性小于镍,所以不反应,故A错误,D正确。

纯镍作阴极,电解质溶液需含有Ni 2+,由于Ni 2+氧化性大于Zn2+、Fe2+,所以阴极反应有2+ - 2+ -Ni 2+ + 2e- = Ni和Cu 2+ + 2e- =Cu,故B、C错误。

3. 答案: B解析:由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知,在负极上Li 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 的化合价为0,故 A 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 -Li +,故 C 项错误;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 Li 2S+Fe,故 B 项正确;由于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 -Li,故 D 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