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A.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A.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营养琼脂培养基
样品培养基:
批号:包装规格:生产厂家:
对照培养基:
批号:包装规格:
1.1 检查方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
1.2 验证方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
2.、计数方法验证
2.1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 (B 44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B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CMCC (B63 501〕
2.2菌液制备
2.2.1取经35℃培养22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肉汤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ml含菌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
数用。

2.3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2.3.1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营养琼脂样品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5℃培养48小时计数。

结果见表2-A。

2.3.2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营养琼脂对照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5℃培养48小时计数。

结果见表2-A。

2.4 表2-A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培养结果
菌种类型样品培养
基(A
对照培养
基(B
A/B
(%)
样品培养
基菌与对
照培养
基上的
菌落落
形态对

皿1 皿2 平均A 皿1 皿2 平均
B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枯草芽孢杆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结果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玫瑰红钠培养基
样品培养基
批号:包装规格:数量:
生产厂家:
对照培养基
批号:包装规格:
制造单位: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1检查方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
1.2验证方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I J
2.、计数方法验证
2.1菌种:白色念珠球菌〔CMCC (B98 001〕
黑曲霉〔CMCC (B98 003〕
2.2菌液制备
2.2.1取经25℃培养24小时白色念珠球菌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ml含菌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用。

2.2.2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培养5天,加入
3ml含0.05%(ml/ml)聚山梨钾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钾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1ml含孢子数为50~100cfu的孢子悬液。

2.3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2.3.1 取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玫瑰红钠样品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5℃培养72小时,计数。

结果见表2-A。

2.3.2取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各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玫瑰红钠对照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25℃培养72小时,计数。

结果见表2-A。

2.4 表2-A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培养结果
菌种类型样品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A/B
(%)
样品培养
基菌与对
照培养基
上的菌落
落形态对

皿1 皿2 平均A 皿1 皿2 平均B
白色念珠球

黑曲霉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结果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