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一、菌液制备(需要的菌种在□内划“√”):
□(1)大肠埃希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 ,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2)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4)铜绿假单胞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5)生孢梭菌新鲜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二、每ml菌液含菌量的计数测定。
测定方法:取稀释后的菌液1ml(剩余的菌液冷藏保存),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已经过适用性检查确正的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类别计数选用该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酵母菌类别计数选用该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
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
细菌类别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类别培养温度为23℃~28℃。
细菌类别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类别培养5天。
三、检查结果:需做的检查在□内划“√”。
□ 1. 增菌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
检验标准: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结论:
□ 2. 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结论:
□ 3. 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和时间下培养,试验菌。
检验标准:试验菌应不得生长。
结论:
□ 4. 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少量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和时间下培养。
被检培养基中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形态、大小、指示剂反应情况等。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中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形态、大小、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结论: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