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内共有单孔长12.92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64块,边板16块,中板48 块,砼采用C40。
详细情况如下:K134+391 1孔x 13m正交小桥,下部结构:薄壁桥台桩基础,上部构造:装配式砼空心板。
中板12块,边板4块。
C40砼:117.6m3I 级钢筋14918.7Kg。
II 级钢筋9495.6kg.钢绞线①s15.2 : 2788kg。
K142+560正交桥3x 13m中桥,下部采用肋式台,柱式墩,挖孔灌装桩基础,上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板。
中板36块,边板12块,C40砼:390.9m3I 级钢筋44777.9kg.II 级钢筋33141.kg 钢绞线①s15.2 : 8364.0kg。
合计:单孔12.92m长空心板:边板16块,中板48块,c40砼:508.5m3 I级钢筋:5969kg, II 级钢筋42637.2kg,钢绞线(①s15.2 )11152kg。
二、机械设备情况1、混凝土拌和机:JS500L 2台2、25吨吊车:1台3、电动油泵 :Y BZ10 —50A2台2Y BZ2 —493台4、千斤顶:YDT3138—SA4台Y DJC250—2001台5、充气橡胶芯模:4条6、长线混凝土张拉台座:64.5m 2槽7、钢筋加工设备:3台电焊机,2台弯曲机,2台切断机,1台无齿切割机,2台钢筋调直机三、预制厂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四、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1、预应力张拉台座的设置:先张法预应力张拉台座采用长线墩式台座,设置为两槽台座,台座长64.5m,每槽台座预制4片梁。
由传力墩、台面、承力横梁组成,台座为25#钢筋混凝土结构,台座底板为在平整压实的场地内,铺垫25cm厚石灰土,平整压夯实再在其上浇筑25#混凝土20cm厚;底板下设钢筋混凝土锚梁,增强底板整体刚度。
传力墩主要用于承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台面为制作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底模,为现浇30#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表面采用3mm钢板。
承力横梁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传递给传力墩,并起控制钢绞线位置的作用。
承力横梁用P43Kg/m钢轨焊制,结构尺寸280X 530x 640mm,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最大受弯挠度不大于2mm。
2、模板的制备模板采用5mm厚的定型钢模以保证耐使用和空心板梁几何尺寸的质量要求。
空心板梁内模采用充气胶囊,在使用前做承压试验,压力表数值达到0.02MPa,量测胶囊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非预应力钢筋制作钢筋进场后,存放在高出地面30cm以上的台座或支撑上,覆盖保存,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如下试验:钢筋从每批(60 t)钢筋中任取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件,每组3个试件, 分别用于钢筋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可焊性试验。
当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可进行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程序:调直除锈-下料弯制-焊接绑扎成型。
为防止胶囊上浮,除设置有限位钢筋外,胶囊顶部的钢筋必须绑扎牢固。
钢筋笼下面放塑料方墩形垫块,保证钢筋有足够的净保护层和消除梁底板砼底面垫块痕迹。
五、预应力钢绞线施工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⑴用于张拉钢绞线的千斤顶、油泵、油表必须定期按规范要求进行核验标定,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⑵制作和安装承力横梁上的定位板,检查定位板上的钻孔位置和孔径大小。
预应力钢绞线定位板孔眼与台面距离必须准确,以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的保护层厚度。
⑶锚具准备:锚具为单孔夹片式锚具,按照规范要求提供有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定期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绞线:采用国产© j15.24高强低松驰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
⑴钢绞线进场后,应逐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痕、刻伤、死弯、气孔、油污、锈蚀等缺陷;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否则不能使用。
⑵钢绞线存放在干燥、清洁、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cm处,并加以覆盖,防止雨水和油污侵蚀。
⑶钢绞线切割采用电动砂轮锯切断,不得采用加热、焊接和气割等方法;对需要连接使用的钢绞线,必须采用连接器连接⑷为使张拉横梁与台座轴线垂直,保证每根钢绞线张拉力一致,必须首先保证传力墩两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严格保证两台千斤顶同步供油且行程一致。
⑸钢绞线张拉时采用双控方法,即控制设计张拉力和钢绞线伸长值,并以控制设计张拉力为主,准确施加预应力,并认真做好张拉记录。
⑹为确保空心板梁预应力钢绞线对梁体的预应力效果和预拱度控制,板内部分预应力钢绞线按图纸要求,在距板端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图纸尺寸加套塑料管,套管端头用胶布密封,以防进入水泥浆,严格控制预应力钢绞线有效长度。
⑺钢绞线张拉程序⑻张拉完成后,应检查钢绞线与钢筋骨架的相互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
六、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1、施工场地及料场必须硬化,各种材料分类堆放,不得混杂,并有醒目的标志牌,按规范要求经常进行抽样试验。
2、安装并调试自动称量砼拌合机。
3、使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预应力40#砼配合比,并掺加高效减水剂。
4、浇筑混凝土时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动,避免碰撞预应力钢材,并经常检查模板胶囊。
每块板分二层进行,第一层先浇底板,振捣密实后铺设充气压胶囊,浇注上部第二层混凝土,施工中应避免在高温时间张拉和浇注砼,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张拉的准确性和施工砼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初凝后,应立即开始养生,采用覆盖浇水法。
6、安装并检查预埋件位置,保证准确。
7、为便于控制构件强度,做6组试件。
其中3组随构件同条件养护,3组进行标养,以此测定28天强度。
七、放张:1、拆除模板和胶囊时间参照《合同要求、施工规范》的规定处理,空心板梁侧模和胶囊内模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2.5MPa后方可拆除;按照预制空心板梁混凝土抗压强度递增长期计算,在常温21〜30C以下,8小时后可达到2.5MPa,可拆除空心板梁侧模和胶囊内模(见附表),模板拆除后,如砼表面有缺陷,应报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及时修补。
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图纸所示放张强度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始放张。
混凝土强度通过试压确定。
根据阿博高速总监办发[2008]26号文件精神,放张强度为设计强度的90%,砼龄期大于7 d。
3、放张程序:用千斤顶放松钢绞线时分次放张,稍停顿待稳定后,继续放张,放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上完成。
4、钢绞线松张后,用切割机切断构件两端的钢绞线,先切割张拉端构件两端钢铰线,再切割固定端构件两端钢铰线,钢绞线两端刷防锈漆,以防锈蚀。
丿八、钢绞线放张后,使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30#混凝土及时进行梁两端的封头施工。
混凝土表面要光滑、平顺,与梁端头处于同一平面内,放张完成后及时检查构件尺寸,并认真做好记录。
预制预应力空心板梁,堆梁码放时间较长,因此,观测和掌握空心板梁从钢绞线放张后至架设前的上拱度变化情况和具体数据尤为重要,其关系到桥面高程控制和路面纵坡控制。
空心板梁上拱度观测点选择固定于梁体跨中和距梁体端部25cm梁底,共三点。
在移梁码放时,距梁端25cm支点处,应保持水平,以利直接观测;两支点存在高差时,跨中的上拱值应为观测值减去两支点高差的1/2。
九、放张完成后及时检查构件尺寸,并认真做好记录。
十、板、梁的起吊、存放、养护。
1、起吊采用25吨吊车,缓慢起吊放到储梁场,场地做地基处理,梁支座中心线处垫方木,并保证位置准确,上下梁在一条竖直线上,梁堆放高度不超过4块板,每块板梁标明桥梁名称、边板和中板、生产日期、交角。
2、继续进行养护,直至达到符合要求。
卜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十二、预应力板梁的质量要求:十三、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所承包的工程,全部达到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确保该工程获河北省优质工程。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
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各部门职责如下:(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对工程质量负全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优质施工方案,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2)总工程师质量职责:负责技术管理日常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贯彻ISO9001质量认证文件,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工程的质量控制(3)安质部质量职责:具体落实拟定的质保措施,质量计划(4)施工队质检员质量职责:实施施工过程中本队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查,进行各分项工程的自检工作,填报自检表并在合格后填报监理工程师规定表格,上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会同项目部质检工程师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3、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对工程质量要高起点,严要求,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在施工队伍选取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从每道工序开始,从分项工程做起,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处理受控状态。
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4、建立质量检查制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制梁场每旬进行一次。
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
发现总是及时纠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质量交底制度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实行质量交底制度,除了对该分项的工艺术流程、质量质量等作详细交底外,对重点、难点部位,建立质量管理控制点。
(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 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工程环境污染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 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如模板制作与安装、钢筋加工及绑扎等。
施工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4)严格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对所有入场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
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不得用于本工程中。
(5)加强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箱梁预制必须由专职质检人员作好质量检测记录,工程结束时交档案资料员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规范技术交底保证措施开工前,系统、全面地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深入地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进一步熟练地掌握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