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C2、A3、C4、A5、D6、(1)如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义结金兰等。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略8.【解析】选A。
“舍去”在古代是两个词语,舍,舍弃;去,离开。
在文中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9.【解析】选D。
正确停顿应为:儿曹/何自远来。
10.答案:(1)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11.答案: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1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3.答案:“无常”的意思是变化不定。
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突然”“猛地”。
14.答案:①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②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③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15.答案:母亲说的“好好儿活”——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
我说的“要好好儿活”——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16.答案: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要永远有信心。
17、提示:①一生短暂,热爱生活;②不惧环境恶劣;③忠于岗位;④与地不争,与人有益;⑤工作辛勤;⑥美化环境;⑦从不炫耀;⑧知恩图报……18、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表达了作者突然看到新叶时的喜悦之情。
19、承上启下20、①写出修辞手法或用法得1分,写出作用得2分。
②人生本该像绿叶一样,清脆、蓬勃、谦逊、诚恳。
五、(50分)写作(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C2、B3、D 4. C 5、A6、(1)语义上的错误:“打”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
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
“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2)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饭菜。
7、(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答案:(1)真诚,诚实,诚信(2)这(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4)赞同9.答案:(1)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2)见到贤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10.答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11.【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十则的感悟。
选取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一则,谈出受到的思想教育。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12.答案:排解纠纷;梦中寻师。
13.答案:不能调换。
“迷迷糊糊”是自己睡觉睡迷糊了,而“模模糊糊”是指话说得不清楚。
14.答案:不能删去。
“那块席子”是参照物,自己离开了那块席子,说明“梦中寻师”是真的,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了。
15.答案:最后一段情真意切,读来十分感人,它表达了作者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怀有无限思念的深情。
16.答案: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③老师脑梗严重,但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17答案:(1)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
(2)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之情。
18.答案:示例一: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
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
示例二: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
19.【答案: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好”表现的是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
20.【答案(提示):示例略。
“交流”能较好地体现“感受最深”,表达通顺即可。
21.(50分)写作(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却话巴山夜雨时商女不知亡国恨山岛竦峙潮平两岸阔谁家新燕啄春泥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浸在苦涩的汗水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mâi chãng niàng qiān 勃枝蓑曼3.(1)朱自清(2)老舍《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3)白居易元4.C 5.B 6.略7.不设统一答案,但如果没有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不给分)8.(1)引用比喻(2)拟人(3)比喻排比9.第①句触觉春风轻柔温暖第②句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第③④句听觉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10.B 11.C12.青翠、浓绿的特点。
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
(意思相近即可)13.顶镶露穿)14..树尖上的雪顶着白雪的树15.妙空间(方位)16.第一句17.妙在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妙在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妙在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意思相近就行)18.B 19.A 20.“这人拉的是抗洪物资。
21.有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等。
主要用了语言描写。
22.(1)“立刻”一词有力地表现出人们对“抗洪”的热情和重视。
(2)‘闪”字表现出在场的人们让道行动的迅速统一,大家生怕误了装火车。
2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4.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解析】选C。
A项“啜”应读chuò;B项“禁”应读jīn;D项“伫”应读zhù。
2.【解析】选D。
A项中“璧”应为“壁”;B项中“旋”应为“眩”;C项中的“沧”应为“苍”。
3.【解析】选A。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
4.【解析】选D。
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尽管”改为“不仅”;B项语序不当,应把“投入到”和“全身心地”调换位置;C项两面失衡,可以把“能否”去掉。
5.【解析】选D。
《蝉》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6.答案(示例):一束温暖人心的阳光7.答案:(1)有的人(2)补救(3)最好的道理(4)自我勉励8.【解析】选C。
该项中的“之”无实义,不译。
其他三项中“之”都是代词。
9.(1)答案: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2)答案:(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3)答案: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10.答案:教学相长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11答案:暮色、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
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了“我”害怕的心理,既交代了“我”在悬崖上的时间之长,也突出了“我”的恐惧和绝望,衬托出后文“我”战胜恐惧的不容易。
12答案:“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探”字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原意,表达效果不好。
13.答案:因为只有不考虑距离有多远,才能全力以赴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14.答案:“我”在父亲的指导下战胜困难,顺利脱险。
15.答案:这句话含意深刻,它告诉人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16..答案: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17答案:插叙。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做铺垫(埋下伏笔)。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8.答案:C A B19.答案:(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慰藉)和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
(意近即可)(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
20.答案:示例一:A (理由是:)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前后照应。
示例二:B(理由是:)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21.(50分)写作(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A (2分)2、C (2分)3、B (2分)4、D (2分)5、B (2分)6、(1)抒情赞颂(2)科学小品法国昆虫学家《昆虫记》(每空1分,共计6分)7 、(1)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意合即可,如果不能提炼概括,酌情扣分。
)(4分)(2)略8、“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
(2分)9、姿态万千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分)10、揭示该段中心总结对前四句(2分)11、阴森乌云密布变化无常(3分)12、①‖②③④‖⑤(3分) 13、总—分—总(2分)14、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15、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6、(1)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