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平面波法
其缺点是收敛较慢,特别是对于靠近原子核的芯电 子,为了展开这些震荡厉害的芯电子,需要非常多的
平面波,在对角化时候速度非常慢,甚至变得不现实。
通常我们是通过设定一个最大的Kmax来确定平面 波的数目,相当于给定一个电子的最大动能。由 此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平面波的截断能量(cut-off energy):
h \ h'
1
2
3
1 2
3
2 2 (k K1 ) E (k ) V ( K1 K 2 ) V ( K1 K3 ) 2m 2 2 (k K 2 ) E (k ) V ( K 2 K 3 ) V ( K 2 K1 ) 2m 2 2 (k K 3 ) E (k ) V ( K3 K 2 ) V ( K3 K1 ) 2m
a 是 (k+Kh )的函数。
上面波函数还可以写成
写成狄拉克符号形式
其中|k+Kh>是 平面波
所以在周期场中,单电子波函数是一系列相差一 个倒格矢的平面波的叠加。 很显然,如果知道了波函数的展开系数a,就知道 了整个波函数。为了求解待定系数a,将波函数代入波 动方程得到:
上式中哈密顿量 =
周期势也可以在倒空间展开:
我们以Ca的3s电子的波函数为例:
在原子核0.1埃范围内,波函数的变化非常剧烈,要用平面波来 展开这个波函数,必须要用周期小一个量级的波,即波长为 0.01埃。所以Kmax=2π/0.01埃=6.3x1012 m-1, 假设晶格常数为3埃, 那么第一布里渊区为9.2x1030m-3,在以Kmax为半径的球内,大概 有108个倒格矢,也就是要108个平面波!
固体物理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周 健 2014.05.22
Nanjing University
第四章 能带论
基组
波函数可以用任何一组正交、完备的基函数展开。
确定了基组,求解薛定谔方程就是要求解波函数在这 基组上的展开系数C。
把上面的波函数代入薛定谔方程,同时左乘 得到关于C的线性方程组:
其中展开系数为
为平均势,通常取作0,而
为相对于平均势的起伏
用<k+K h’|作用到 方程: 同时注意到:
得到待定系数a的线性齐次方程
其中的V矩阵元为:
所以上面的线性方程为
上面的方程有非零解的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
上面的方程中大K h是一个倒格矢,原则上是一个无穷 阶 的行列式,记作: 其对角元和非对角元写成:
因此,实际计算中很少完全直接采用平面波 来计算能带。一般是通过正交或者缀加平面 波,或者通过赝势结合平面波的方法。
不同的基组有不同的特点,常见的基组有以下几类:
原子轨道基 高斯型 Slater型 赝原子轨道 数值型 缀加形式 FLAPW,LMTO 平面波 数值基
在晶体中,用的比较多是平面波和赝原子轨道基组:
平面波基,其优点是形式简单,推导方便,基组与原 子位置无关,而且通过增加截断能可以方便地增加平 面波个数,从而达到收敛。 缺点是平面波原则上需要有无穷多个才会正交归一, 用来实际计算时只能取有限多个,但通常个数较多, 计算量很大。而且平面波是延展波,哈密顿矩阵通常 是非稀疏的,计算量和平面波个数的三次方成正比。
4
V ( K 4 K1 )
V (K4 K2 )
V ( K 4 K3 )
实际计算只能取有限阶的行列式。比如取100个平面波,得 到100x100的行列式,得到100个线性方程组,可以求出100 个能量本征值: n为能带序号。
平面波方法优点是简单,有较好的解析形式。而且
通过不断增加平面波数,总能得到收敛解。
哈密顿矩阵一般是稀疏的,可以实现O(N)的计算。
缺点是:一般计算精度相对较低;基组个数增加困 难,收敛性较差;基组位置与原子坐标有关,原子 如果位移,则基组会变。
§4.2 平面波法
根据布洛赫定理,周期势场中的单电子波函数是一个 调幅平面波:
对调幅因子按倒格矢做傅里叶展开:
其中
波函数写成:
展开系数写成u的逆傅里叶变换
通过求解系数行列式等于0,可以得到能量本征值和 本征波函数。(要先求出哈密顿在基组下的矩阵元 以及基组本身的交叠矩阵)。 哈密顿矩阵的大小等于基组的大小。理论上,基组 的选取没有特别的限制,只是来构造一个希尔伯特 空间,给哈密顿量有一个矩阵表达式。
虽然基组选择有很大自由度, 但基组选取一般有如下原则: 1. 2. 3. 完备的集合,通过线性组合获得实际的波函数 基组与原子波函数相近,从而减少展开基组的数目 最好形式简单,多中心积分容易计算
为了克服平面波的缺点,平面波基组通常与赝势结合, 或者通过正交平面波或者缀加平面波,来减少基组的 个数,从而使得计算实际材料变得可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另一组通常采用的基组是局域基组,比如Wannier函 数或者赝原子轨道基组。 所谓局域基组是指基函数在实空间比较“集中”, 只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才有值,局域基组的优点是: 局域基数目一般比较少,计算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