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地理学科学案【序号:12】课题: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班级___姓名__ ___学号____得分】【考纲解读】: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环境问题。
2.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农业发展。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课后巩固区】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读右图,回答1~3题:2.该图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3.图中图例Ш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人工林和次生林C.春小麦 D.大豆4.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2010·抚宁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5~7题。
材料1:目前,东北地区黑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占黑土总面积的40%左右。
以前60~70厘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概只有20~30厘米厚,有的地方黑土消失殆尽,黄土裸露,丧失了生产能力。
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东北旱涝风沙灾害严重。
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治,按目前水土流失的速度,40~50年后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
材料2: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5关于世界黑土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编制】杨文燕【审核】_________【包组领导】_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3.13___ 教师寄语:责任心是迈向成功的起点;好习惯是快乐成长的阶梯!A.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境内B.均为所属国家人口最为稠密地区C.均为所在国家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区D.为北半球广大地区的温带森林分布区6.关于我国黑土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黑、吉、辽、冀等省区B.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地区C.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是我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和大豆产区7.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治理坡面B.秸秆还田C.植树造林D.沟壑治理读图,回答11~12题。
8.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A.土壤肥沃B.灌溉水源充足C.光热条件好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9.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A.土壤肥沃多冻土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C.日照时间短,热量少D.以水稻种植为主(2010·漳州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5题。
10.该地区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传统旱作谷物农业14.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一年两熟到三熟D.一年三熟11.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12.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C.①地—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水土保持林D.①地—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2009·南通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
据此完成13~14题。
13.“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14.“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读我国某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A.甜菜和油菜 B.冬小麦和高粱 C.大豆和甜菜 D.棉花和春小麦16.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扩大,机械化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17.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中,应该加强( )A.红壤的改良 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沼泽的开垦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右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18.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19.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 春小麦、亚麻、甜菜B 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 油菜、茶叶、春小麦20.图七反映我国东北和美国玉米种植、生产条件有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①和图②,美国玉米主要分布在(地形区),我国东北的玉米主要分布在(地形区);2.从农业地域类型看,美国玉米带和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区属于。
3、根据图表所提示的相关信息,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异同美国玉米带和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区都比较接近本国某工业区,请说出这两大工业区的名称以及工业发展条件有什么共同特点?美国工业区名称:,我国工业区名称:。
工业发展条件①②③①美国部分农作物分布②中国东北玉米分布50504540【课下作业】1.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2.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我国粮食库存储量已经相对过剩B.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C.三江平原土壤贫瘠D.沼泽太多,不利于开发3、当前东北地区的森林积储量和木材质量大幅度下降,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森林资源的退化B.过量砍伐和森林火灾C.过多人员的旅游活动D.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4. 东北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是()A.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B.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水稻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甜菜D. 南部有春小麦、棉花5. 关于东北森林资源及林业基地的正确叙述是()A. 森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西侧、长白山东侧和小兴安岭山地B. 森林树种丰富,多以云杉、冷杉为代表的寒温带针叶林C.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木采伐基地D. 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退湿地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6. 关于东北平原黑土区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 平原中东部发育为黑土,中西部发育为黑钙土B. 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东、北和三江平原的西部,黑土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中西部C. 黑土土层厚,腐殖质层薄,有机质层厚D. 黑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7. 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A. 秸秆还田B. 增施化肥C. 植树造林D. 焚烧秸秆8. 如果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将可以()A. 降低环境质量B. 使农业减产C. 有大量沼泽动植物资源D. 使气温年较差增大9. 下列商品粮基地,提供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的是()A. 江汉平原 B. 太湖平原 C. 松嫩平原 D. 三江平原10. 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基础是()A. 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B. 大力发展养殖业C. 大力发展加工工业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11. 东北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地④三江平原⑤松嫩平原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12. 目前东北林区生产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包括()A. 采伐B. 综合利用C. 营林D. 提高森林覆盖率13. 下列城市中最接近小兴安岭的森林加工工业中心是()A. 哈尔滨B. 佳木斯C. 长春D. 齐齐哈尔14. 我国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A. “三北”防护林体系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C. 沿海防护林体系D.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15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B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C 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D 水热条件丰富,水热配合协调“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据此回答16—17题16 东北农业基地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1)土地资源优势(2)森林资源优势(3)矿产资源优势(4)地理区位优势A (1)(2)B (1)(3)C (1)(4)D (2)(3)17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1)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动力担负耕地面积较多(2)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3)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4)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 (1)(4)B (1)(3)C (1)(2)D (2)(3)18 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因素有()(1)农作物生长(2)黑土冲刷(3)使用化肥(4)不合理排灌A (1)(2)(3)B (2)(3)(4)C (1)(3)(4)D (1)(2)(4)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已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年来出现了诸如气候趋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这里今后不再垦荒。
据此回答19—20题19.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由沿海到内地的地域分异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 非地带性现象20.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 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C 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D 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所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完成21——23 题21.该地区可能位于()A 两广丘陵B 山东丘陵C 辽东丘陵D 太行山区2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 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 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 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23.本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读右图,曲线为等高线(单位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