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课稿设计理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我应用了交互式教学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生生、师生等多种交互形式的朗读、评价,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抓住“顺从、含着微笑”等关键词语了解王二小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以及敌人的凶残无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体会文章内涵的方法。

2、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话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前、我重点考虑如何使学生真正进人课文情境,理解人物行为,感受崇高品质。

1.通过感性材料,感知当时的社会背景。

既然学生的感情经历与文本描述有较大的差距教师就必须利用一切资料使学生获得具体可感的间接经验。

课前请学生向家人、向图书去了解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故事,课中提供学生观看有关日寇“扫荡”片断的录像,课后请学生搜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使学生多方面接触信息,了解当时的背景,从而激起“亲者亲,仇者恨的感情波澜,对王二小等一大批抗日小英雄产生祟敬、钦佩、向往之情,树立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想象手段,触摸人物心灵。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师要改变原来以分析为主的、脱离学生情感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方式,以想象为手段,去触摸王二小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真真切切地体会和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2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生生、师生等多种交互形式的朗读、评价,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抓住“顺从、含着微笑”等关键词语了解王二小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以及敌人的凶残无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体会文章内涵的方法。

2、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师生在歌声中交互,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像张嘎子、潘冬子、海娃等等小英雄,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

(播放音乐) 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二小)他是干什么的呢?(放牛的)他就是我们的放牛郎王二小。

板书:二小放牛郎。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23《歌唱二小放牛郎》。

在书中,你读出了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板书:勇敢,机智)同学们真棒,那同学们是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二小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呢?你从哪知道的?生2:我从第二节知道的。

敌人要到山沟里去“扫荡”。

那里潜伏着后方机关,还隐藏着几千个老乡。

二、交互探究,建构新知。

你能把第三节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段能体现二小的勇敢、机智呢?(你真棒,是个善于在读书中思考的孩子。

)敌人到了山口却迷路,正好遇到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会说些什么话呢?请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如果你就是在山口迷了路的敌人,你会怎样叫二小给你带路呢?聪明的二小们,你们怎么回答敌人呢?(指名回答)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

敌人说:“小孩,带我们到山沟里去找老乡。

”二小会怎么说?生1:不,我不知道他们在哪。

我还要去放牛呢?师:你这是在反抗。

生2:二小会说:“好,我带你们去。

”师:敌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生:顺从。

师:二小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吗?生:不是,他是想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那二小真的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对呀,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却自有主张。

如果你正在山坡上放牛,敌人抓住了你,要你给他们带路。

你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二小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一点都不惊慌。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一下二小的沉着,冷静,好吗?谁愿意把二小的沉着,冷静用读书声表现出来呢?三、第四节课文还有别的地方也让你读出二上的勇敢机智来吗?这样吧,再各自轻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找找看。

指名回答。

你能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吗?也请你说说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段写出了二小的勇敢机智呢?原来二小早就打算好了,要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大家看图,在给敌人领路的时候,二小和刚遇到敌人一样,也显得十分地镇定。

谁愿意把二小在领路时的沉着冷静也来读一读呢?瞧,这就是当年八路军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

当四周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时,敌人才知道上了王二小的当。

看着敌人被八路军叔叔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咱们的二小心里会怎样呢?谁愿意来读读这一段呢?想到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大家配合一下老师,我读红色的部分,你们来读蓝色的部分,行吗?四、第二段小朋友读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了八路军叔叔从山坡冲下来消灭敌人的情景啦!那小朋友们知道敌人为什么要到山里去吗?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是呀,山里面还有许多八路军,他们不但要指挥老百姓和鬼子作斗争,还要给前方打仗的八路军叔叔们提供粮食和药品。

山里面还藏着几千个老乡。

敌人想通过扫荡,找到他们,杀害他们。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

(点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无尽的伤害。

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

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了滔滔罪行,他们使用了各种罪恶的手段残暴地对付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进行着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

他们所到之处是尸骨未遍地,寸草不生。

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

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在日本侵华那段时间里,中国人一直饱尝着“亡国奴”的悲惨滋味。

五、第五节当这么残暴的敌人知道二小骗了他们后,他们是怎样对待二小的呢?指名读第五段第一句。

残暴的敌人连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二小就这样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们的生命壮烈牺牲了。

请同学们跟着我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日本鬼子不但将刺刀刺进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进了我们的心里。

你们恨日本鬼子吗?那就跟着八路军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

师领读:八路军叔叔——齐。

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六、第六节(出示二小牺牲图)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含着微笑死去,当八路军叔叔轻轻地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的时候,我们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他热爱的乡亲们,再也不能看一看他的小伙伴们了。

师读第六段。

让我们带着对二小的思念轻轻地读读这一段话吧。

谁愿意将对二小的思念读出来呢。

让我们带着对王二小的思念,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放第一段音乐,师生跟唱)七、读全文同学们,时光在匆匆流逝,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却是永恒的。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地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板书:歌唱)生齐读全文。

八、说话。

二小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你有什么话对我们的二小说吗?你能把你的现在的心情说给二小听听吗?我想对王二小说:“你真了不起!”——我现在的心里非常的难受!我想对王二小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都在想念你!”——我要向二小学习,学习他的勇敢机智。

——我长大了也想当军人!像课文中的王二小一样,保卫我们的祖国。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九、拓展在战争年代,还有许多像二小这样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们,有淘气可爱的嘎子,临危不惧的雨来,还有向住革命的潘东子。

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

尽显了小英雄的本色。

课后小朋友可以找些有关于他们的故事来读读。

十一、希望“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它不仅是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人们,更是表达了我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真诚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之光永远照耀地球!板书:23、歌唱二小放牛郎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3课课文,在进行课文的内容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小英雄",换句话来说,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的人才能被人们称为"小英雄"。

因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孩子们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二小生活的年代,所发生在我们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如果孩子们没有一些了解,孩子们是不能理解二小当时的英雄行为的。

因此,我在讲课之前,首先让孩子们收集王二小的资料,大概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然后在课前,我向孩子们补充介绍了抗日的相关资料,激起孩子们从未有过的爱国主义情感。

而孩子们也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很认真地听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

由于本主体课文就是《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的歌词,因此,课文的导入方式,我除了介绍资料导入以外,还进行唱歌导入,既收到了老师范读的效果,更激起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文内容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孩子们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因此在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文中的重点词语,课文中用到的一些词语,如:“扫荡,掩护,后方机关,危急,顺从,埋伏圈,脸上含着微笑,鲜血染红蓝天”,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生经验,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通读课文以后,圈出不理解的词,通过全班交流和老师讲解,来学习重点词语,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是《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文章很能激起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感,因此在指导孩子朗读课文时,不仅要求孩子读通读流利,更要指导孩子们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感情。

例如第二小节的“扫荡和掩护”,读出紧张和担心;还有第五小节,“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就要读出那种“悲愤”等,从读中体会情感。

当读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这句时,我通过动情的语言描述,以及煽情的音乐渲染,让学生闭眼想象王二小被摔死的情形,再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或者直接读出来,有了这一步步的指导,学生的情感也在逐步升华,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最后,我再播放歌曲,深情地范读课文,同学们也轻轻地跟着我饱含激情地朗读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