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项目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两轮基圆半径rb1、rb2,两轮齿顶圆半径ra1、ra2,两轮齿根圆半径rf1、 rf2。
(4)齿顶圆半径
(5)齿根圆半径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1. 正确安装条件
1 ' 1 m ' d1 d 2 d1 d 2 z1 z 2 2 2 2
1 O2C r2' i ' 2 O1C r1
一对传动齿轮的瞬时角速度与其连心线被齿廓接触点 的公法线所分割的两线段长度成反比,这个定律称为齿 廓啮合基本定律。由此推论,欲使两齿轮瞬时传动比恒 定不变,过接触点所作的公法线都必须与连心线交于一 定点。
图4.4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rb K cos rK
1
图4.2 渐开线的形成及压力角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的大小。 基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趋平直(图4.3)
(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图4.3 渐开线形状与基圆大小的关系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2.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齿廓啮合基本定理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2. 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 (1)根切产生的原因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2)最少齿数zmin
2h zmin 2a sin
3. 变位和变位齿轮
xmin 17 z 17
*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1)零传动 若一对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为零(x1 + x2=0),则称为零 传动。零传动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齿轮的变位系数都 等于零(x1 = x2=0)。这种齿轮传动就是标准齿轮传动。为了 避免根切,两轮齿数均需大于zmin。另一种是两轮的变系数绝 对值相等,即x1 = -x2。这种齿轮传动称为高度变位齿轮传动。 采用高度变位必须满足齿数和条件:z1 + z2≥2zmin。
项目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2 3 4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认识与尺寸计算
4.3 直齿圆锥齿轮的认识 4.4 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知识目标
了解齿轮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正确传动、连续传动条件; 掌握直齿援助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掌握直齿援助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了解齿轮材料、加工方法及失效形式; 了解斜齿轮、锥齿轮、涡轮我干传动的特点及应 用。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2)正传动 若一对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大于零(x1 + x2>0),则这种 传动称为正传动。因为正传动时实际中心距a'>a,因而啮合角 '>,因此也称为正角度变位。正角度变位有利于提高齿轮传 动的强度,但使重合度略有减少。 (3)负传动 若一对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小于零(x1 + x2<0),则这种 传动称为负传动。负传动时实际中心距a'<a,因而啮合角'< ,因此也称为负角度变位。负角度变位使齿轮传动强度削 弱,只用于安装中心距要求小于标准中心距的场合。为了避免 根切,其齿数和条件为:z1 + z2≥2zmin。
能力目标
通过教具和模型熟练长我齿轮机构;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齿轮机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通过调研、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1齿轮传动的认识
直 齿
斜 齿
转向相反 平行轴 转向相同
齿轮传动
外啮合圆柱齿轮 内啮合圆柱齿轮
人 字 齿
a


2. 正确啮合条件 m1 = m2 1 =2
图4.9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3. 连续传动条件
ε= B1B2 /pb > 1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5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根切现象
1.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例4-1】 一对正常齿制,标准渐开线直齿轮, 试求两轮的齿距p 1、p2,两轮基圆pb1、pb2,
, 两轮基圆半径 rb1、rb2,两轮齿顶圆半径ra1、ra2,两轮齿根圆半径rf1、rf2。
解:根据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集合关系公示, , 可计算如下:

(1)齿距
4.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 计算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 计算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31.分度圆、模数和压力角 p = mπ d=mz db=dcos =mzcos
(2)渐开线齿廓满足瞬时传动比恒定
1 O2 C rb 2 i 2 O1C rb1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 计算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 计算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例4-1】 一对正常齿制,标准渐开线直齿轮, 试求两轮的齿距p 1、p2,两轮基圆pb1、pb2,
两轮基圆半径rb1、rb2,两轮齿顶圆半径ra1、ra2,两轮齿根圆半径rf1、 rf2。
(2)基圆齿距
(3)基圆半径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例4-1】 一对正常齿制,标准渐开线直齿轮, 试求两轮的齿距p 1、p2,两轮基圆pb1、pb2,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2.齿距、齿厚和齿槽宽 标准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3.齿顶高、顶隙和齿根高 由分度圆到齿顶的径向高度称为齿顶高,用ha表 示 ha = ha * m 两齿轮装配后,两啮合齿沿径向留下的空隙距离称为顶隙,以 c表示 s = e =πm/2
c = c*m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回转运动 ↓ 回转运动
相交轴 锥齿轮
直齿 斜齿
回转运动 ↓ 直线运动
空间交错轴
螺旋齿轮 涡轮蜗杆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4.1.2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1. 渐开线的形成原理及基本性质 (1)相应的发生线和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相 等,即:
(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 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3)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等, 离圆心越远处的压力角越大。 基圆上压力角为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