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日期:
浅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论文
浅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吴金
(徐闻第一中学,广东湛江524100)
摘要:英语一直是初中三大主要课程之一,随着近年的课程改革,小学也已经开设了英语课,这足以看出英语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中,正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然而不得不说,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听说教学,和教师的方法与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2-0073-02在今天的中国,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几乎达到普及的态势,英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在过去,英语教学都是从初中开始的。
随着课程改革,现在,小学也已经把英语作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之一。
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也同样是一份考验。
为此,我们给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的责任。
然而,如今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做得并不完美,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几点弊端:
一、不注重实际的应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幸遭遇车祸,警察迅速赶来并问道:“How are you?”这位伤势不轻的留学生不假思索的冲口而出:“Fine,thank you!”警察误以为事情并不严重,于是离开,而这位留学生却因未得到
及时救治不幸身亡……我不知道这是否应该算是以往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一场悲剧。
我国的学生考试能力是很强的,不论中考高考,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抑或托福雅思GRE,针对不同的考试,他们和教师共同研制出不同的考试套路以应对之。
但放在实际应用中,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很多中国学生也许可以读懂大段大段的文章,会做很多单选题、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但写作时,却经常出现Chinglish 的表达方法;有多少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连一句完整的英文都不会说;有多少学了几年英语的学生,却不敢跟老外对话……在此我不禁想问,这些人,真的懂英语吗?
很多人可能会说,出现上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
但我想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切都跟初中英语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是学生们真正对英语产生认识的阶段,如同咿咿学语的小孩,已经逐渐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了,而再不是以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往外“蹦”。
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多说,一定会犯错误,但是只有在错过之后,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可是初中的英语教学能让我们说到多少呢?机械的读着课文,甚至是背诵或默写,其余时间就是教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讲着一道又一道单项选择题。
这一切产生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问到你“How are you?”的时候,你如同条件反射般地回答道“I am fine.Thank you!”即便发烧到39.8℃,或是胃肠感冒到一晚跑七次厕所。
二、不注重听说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英语同样有四门功课——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缺一不可。
这一点充分印证了“木桶效应”的原理,一个木
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
因此,纵然一个学生的读和写再怎么优秀,但他听不懂不会说,那么他的英语只能算作不及格。
我国的英语教育向来是注重读和写而不注重听和说,其主要表现在听和说上暴露出许多弊端。
从我们的统计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各种考试,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部分一直是学生们拿分最低的项目,在评教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回馈说,多数学生觉得听力很难,是他们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令他们头疼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听不懂;另外,根据“新东方”,“环球”等国内一些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方面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显示,很多通过了各类国际英语考试,达到出国留学水平的学生,到了国外依然要读语言班,才能跟得上国外的语言节奏……某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一位教师介绍说,其实任何一种考试都是有技巧和规律的,这些机构的职责和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取得高分,但在如此短的培训期里,想让学生的英语有一个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事情,接受培训的学生只要根据教师的技巧去学习就可以,而对于他们实际的听力口语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实际的帮助的,听力口语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做“哑巴英语”,用它来形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中国学生不敢说英语,说错了是会被教师骂甚至是受惩罚的,是会丢人的。
怕教师好面子变成了英语学习最大的“拦路虎”,是一道深深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位读初二的学生说,每次在课堂上说错了,比如没注意单数第三人称形式,都会被老师很严厉的批评,有时候还会带有一些嘲笑,惹得班级同学都跟着一起笑,
所以后来就干脆不主动回答问题了,每当老师叫到自己的时候,心理也都是特别紧张的,越紧张就越怕说错,就越不敢说。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英语教育工作和各位英语教师不得不做出检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产生了这样的情绪?这一情况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们说不出地道的英语,做不到native,这主要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地道。
具体说来,学生在表达的时候,选词不够精确,用词单一缺乏变化,句式也比较单调,比如外国人经常用的倒装句,中国学生就很少会用。
其次,表达太过书面化,显得比较呆板、迂腐,许多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学生不会用,也听不懂。
比如说“Let’s go Dutch.”是“我们AA制吧”的意思,而并不是“我们去荷兰吧”的意思。
这在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麻烦,试想,你会愿意跟一个每天说话都如同做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打着官腔的人聊天吗?
三、教师的方法和能力有待提高
“同样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有人得一百分,有人不及格?”这是教师和家长经常质问学习不好的学生的一个问题。
学习不好固然有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然而面对上述的质问,身为教师,是否也应该有所反思?教师的教学工作真的做到位了吗?教师的水平真的足够应付所有的教学工作吗?
比方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得分偏低,甚至不及格;有些学生会犯一些最基本的错误,比如单词的拼写错误,或者将单词的释义记混淆;还有一些明明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原文,有些学生依然答不出来,这些情况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屡见不鲜。
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我
们不禁要追问,这些情况是怎么产生的?教师究竟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的?日常作业的检查是如何进行的?要求背诵的课文为什么有人没有背下来?为什么有人不背单词,甚至连“this”和“that”都分不清楚?
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很多学生在默写课文的时候有抄袭现象,在听写单词的时候做出各种各样的作弊行为,却都未被教师所发现,这不能不说是教师的一种失职?
另外,如果想整体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修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一些资深的英语评教专家处得到的数据显示,很多教师自身的口语都很差,一些教师完全是用中文授课,自身的英文表达很成问题。
遇到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指望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会好?学生说错了教师都没有察觉,得不到纠正,学生又怎么可能说出流利地道的英语?
据某学校的学生介绍,他们从最基础的音标开始就没学明白没读明白,班级里很多同学都要靠汉语的谐音去标注英文的读法,为此我们不禁感叹,单词尚且不会读,又何谈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
四、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悉数解决上述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它需要几代英语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完成目标,达到理想的彼岸。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崔刚等.英语教学十六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