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整理人:伍华2018.9.26课题 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 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
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建筑物、公共设施等。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小燕子说, 小白鹅说, 小山羊说, 小朋友说,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 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一)说说自己的家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 ?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 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 ?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 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 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 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 ?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 个名字吗 ?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 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 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 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 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 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 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 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 那清清的井水, 流淌着村集体备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这里有温暖的泥窝:这里有可爱的小河:这里有青青的山坡: 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 因为家乡总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邻里之情的温暖与可贵,引导学生珍惜邻里之情,与邻居和睦友好相处。
(三)我能做点什么师: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教师举例提问:小区垃圾没人管,你会怎么做呢?水渠遭到破坏,你会怎么做?生活区道路被占,你会怎么做?小区绿地被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小结:不论你是生活在村子里,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区里,人们都需要和谐相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舒适。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教后记集体备课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整理人:伍华2018.12.1210、父母多爱我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聆听感受。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父母默默的爱教师: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每天上学前,妈妈已为我备好温开水;每天放学后,爸爸总是陪我打一会羽毛球;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来给我盖被子……教师: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对我们的爱。
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教师:打开教材P67 页,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小故事。
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父母关爱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交流:互动交流。
教师: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读“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妈妈的爱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妈妈的爱是宁静的,像蓝天上的白云;妈妈的爱是柔软的,像轻风和细雨;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像阳光和炉火; 妈妈的爱永远在我的心里。
教师:在你眼中爸爸的爱像什么?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活动二:多一些理解教师:父母是爱我们的,但她们也有一些行为和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
你的父母有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吗?学生交流: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和爷爷奶奶在家。
他们心里只想着挣钱,一点也不关心我。
学生交流: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和我一起步行到学校,我好累呀! 学生交流:大人总爱唠叨,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真让人心烦。
学生交流:每到星期天,爸爸就喊我跟他一起下地干活。
干衣活很累,我真不情愿!学生交流:……教师: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有些行为虽然让我们不能理解,但也可能包含着对我们的爱。
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你觉得呢?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说说父母有哪些行为是你不能理解的?说一说具体的内容,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呢?学生交流: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对父母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学会多和他们沟通,因为他们是那么爱我们。
教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伤心,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委屈和伤心的时候呢?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教师:打开教材P71 页“爸爸给东东的信”。
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委屈和伤心吗?好好与他们谈谈心吧。
集体备课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整理人:伍华2019.4.104、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同学之间友谊的珍贵,感受同学情带来的快乐。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到同学和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知识目标: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同学和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同学聚会的照片。
引导:同学们,你见过图片中的场景吗?你知道什么叫同学聚会吗?你的爸爸妈妈参加过同学聚会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同学聚会呢?等到10 年、20年,甚至30 年之后,你愿意参加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聚会吗?2、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二、同学相伴的快乐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蒙眼画脸谱。
学生玩游戏,教师引导:同学们,你觉得这么多人玩这个蒙眼画脸谱的游戏好玩吗?好玩在哪里?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2、你还与其他同学玩过哪些游戏?这些游戏是一个人玩的,还是很多人一起玩的?你觉得一个人玩游戏好玩,还是很多人在一起玩游戏好玩呢?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玩游戏的生活体验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分享一下,我们彼此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彼此分享一下,我们就获得了两份快乐。
想一想做了游戏,我们班会有多少份快乐呢?4、教师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和同学们在一起有过哪些快乐的往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谁来描述一下?预设:课间的时候,我们一起玩耍。
春游的时候,我们一起游戏、分享食物。
运动会上,我们团结合作。
学习上,我们一起解决难题。
5、讨论:同学们,你们在与同学一起合作的时候感觉如何?假如没有同伴同学的陪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一想一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以上呢?6、教师总结: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同学的相伴,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的有趣快乐。
三、集体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认为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是有的人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我们一样也很快乐,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阅读角《七彩音符》,引导学生读一读,并想一想,“do离开大家后,会遇到什么情形呢?请根据你的想象演一演。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想对“do说些什么呢?你觉得他可以离开集体生活、学习吗?为什么?3、教师引导:同学们,“ de离开了大家,他就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同样的我们可以离开集体而生活、学习吗?为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4、积累有关团结合作的一些名句、谚语,进一步体会同学合作的快乐。
四、课堂总结集体生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成长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集体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4、同学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