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2017级物理合格考试模拟题(二)第I 卷(非选择题)一、单选题1.2012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 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2.甲、乙两物体同一时刻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如果以乙为参照物,则甲的运动状态( ) 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3.为了测量井里水面到井口的距离,让一个石子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t 时间之后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 ) A. 2gt B. 2/2gt C. 2/4gt D. 2/8gt4.物体A 静止于固定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A 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物体A 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物体A 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上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 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6.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C. 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D. 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B. 两物体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能大小相等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力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8.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则从抛出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 A. 0 B. -fh C. -2fh D. 2fh9.如图所示(弹簧与木块未连接),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将木块由静止向右弹出,此过程中( )A. 弹簧对木块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B. 弹簧对木块做正功,弹性势能增加C. 弹簧对木块做负功,弹性势能减少D. 弹簧对木块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10.下列过程中,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A.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B. 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竖直向上被加速吊起D. 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如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 t 1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C. t 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D. t 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12.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A 、B 、C 是其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
现用E A 、E B 、E C 表示这三点的电场强度,φA 、φB 、φC 表示这三点的电势,则必有:A. E A >E B >E CB. φA >φB >φCC. E A =E B =E CD. φA =φB =φC13.小明家正在使用的电器有电灯、电脑、洗衣机、,小明从家里的电能表中得知电器在时间t 内消耗的总电能为W 。
设小明家的供电电压为U ,总电流为I ,上述电器的总电阻为R ,总功率为P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W P t =B. UI R= C. 2U P R = D. 2W I Rt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用一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C.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对地静止的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15.在建筑工地上经常通过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关于重物的上升和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重物向上加速运动时,才会出现超重现象B. 重物向上运动时,就会出现超重现象C. 出现失重现象时,重物的重力减小D. 无论超重、还是失重,重物的重力都不会变化16.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A. 库仑定律B. 静电除尘C. 尖端放电D. 电流的热效应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7.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橡皮筯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筯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O”,时其合力用 F 表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筯拉到同一点“O”时,其拉力用F`表示,则下面作图形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理想模型法18.图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0~3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1)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_____位置;(2)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指向欧姆___________位置;(3)将红、黑表笔_________,调节可调部件______进行欧姆调零.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位置。
(4)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 并重复步骤(3)、(4)。
(5)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拔向______位置。
四、解答题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θ角,重力加速度为g.(1)判断小球带何种电荷.(2)求电场强度E.2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的F=50N 的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sin37°=0.60,cos37°=0.80,g=10 m/s2)。
求:(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2)在2秒后撤去拉力,物体还能运行多远.21.水平桌面AB长L=1.6m,右端与一足够高的光滑弧形槽相切,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0.5kg 的木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1)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2)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B【解析】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选项A 错误;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选项B 正确;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则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越来越大,选项C 错误; 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选项D 错误;故选B. 2.A【解析】甲乙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都是从同一高度下落,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为h =12gt 2,相等,故以乙为参考物,甲相对于乙静止。
故选A 。
3.B【解析】不考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小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知h=12gt 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B 【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小,但压力的受力体是斜面,而重力分力的受力体是物体.不能说“就是”,故A 错误;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正确;物体A 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物体A 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可能是平衡力,故D 错误。
所以B 正确,ACD 错误。
5.A【解析】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 故选:A . 6.B【解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故B 正确,ACD 错误。
7.D【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A 错误;任何情况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都相等,故B 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相同性质的力,故C 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知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种性质即可正确解答. 8.C【解析】上升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1W fh =- 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2W fh =-则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122W W W fh =+=-,故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点睛:对功的公式W Fxcos α=要加深理解,不同的力做功的含义不同,对于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9.A【解析】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木块的作用力向右,位移方向也向右,所以弹簧对木块做正功,则弹性势能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
10.B【解析】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则其机械能必定减小,故A错误.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势能不变,则机械能守恒,选项B正确;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断变化,则机械能不断变化,选项C错误;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则机械能减小,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要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只有重力做功,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其它力的作用以及其它力是否做功,由此即可判断是否机械能守恒;还可以直接看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来判断.11.D【解析】甲车图线的斜率小于乙车图线的斜率,则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故A 错误。
由图可知: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两车速度相等。
故B错误,D正确。
t1时刻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它们从同一地点出发,则甲在乙的前方,没有相遇。
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速度图象问题,由图象能直接读出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要抓住数学意义来理解物理意义,即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12.B【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所以E C>E B >E A,故AC错误;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必定降低,可知φA>φB>φC,故B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