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在常温和低温下,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方 式进行的,此外,尚有孪生和扭折等方式。
(1)滑移 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 定的晶面(滑移面) 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 部分发生滑动。大量的层片间滑动的累积就构成晶体 的宏观塑性变形。
滑移的特点
•滑移线与滑移带
为了观察滑移现象,可将经良好抛光的 单晶体金属棒试样进行适当拉伸,使之产生 一定的塑性变形,即可在金属棒表面见到一 条条的细线,通常称为滑移线,这是由于晶 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上产生高低 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高倍分析发现:在宏 观及金相观察中看到的滑移带并不是单一条 线,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更细的线所组 成的,称为滑移带。滑移线之间的距离仅 约~100个原子问距左右,而沿每一滑移线 的滑移量可达~1000个原子间距左右。对 滑移线的观察也表明了晶体塑性变形的不均 匀性,滑移只是集中发生在一些晶面上,而 滑移带或滑移线之间的晶体层片则未产生变 形,只是彼此之间作相对位移而已。
晶体受压变形时也要发生晶面转动,但转动的结果 是使滑移面逐渐趋于与压力轴线相垂直。
滑移的特点
•多系滑移
对于具有多组滑移系的晶体,滑移首先在取向最 有利的滑移系(其分切应力最大)中进行,但由于 变形时晶面转动的结果,另一组滑移面上的分切应 力也可能逐渐增加到足以发生滑移的临界值以上, 于是晶体的滑移就可能在两组或更多的滑移面上同 时进行或交替地进行,从而产生多系滑移。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是一个真实反映单晶体受力 起始屈服的物理量。其数值与晶体的类型、纯度, 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还与该晶体的加工和处理状 态、变形速度,以及滑移系类型等因素有关。
滑移的特点
•滑移时晶面的转动
单晶体滑移时,除滑移面发生相对位移外,往往伴 随着晶面的转动,对于只有一组滑移面的hcp,这种 现象尤为明显。
(3)孪晶的两部分晶体形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
•孪晶的形成 孪晶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通过机械变形而产生的孪晶,也称为“变形 孪晶”或“机械孪晶”,它的特征通常呈透镜状或片 状;
二为“生长孪晶”,它包括晶体自气态(如气相沉 积)、液态(液相凝固)或固体中长大时形成的孪晶;
三是变形金属在其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孪晶, 也称为“退火孪晶”,它往往以相互平行的孪晶面为 界横贯整个晶粒,是在再结晶过程中通过堆垛层错的 生长形成的。
位错运动的阻力除点阵阻力外,位错与位错的交 互作用产生的阻力;运动位错交截后形成的扭折和 割阶,尤其是螺型位错的割阶将对位错起钉扎作用, 致使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如 点缺陷,其他位错、晶界和第二相质点等交互作用 产生的阻力,对位错运动均会产生阻力,导致晶体 强化。
滑移的特点
•滑移系
(2)孪生 孪生是塑性变形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它常作为滑移不易进行时的补充。
•孪生变形过程
当面心立方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孪生变形时, 晶体内局部地区的各个(111)晶面沿着方向[112]产 生彼此相对移动距离为a/6[112]的均匀切变。这样的 切变并未使晶体的点阵类型发生变化,但它却使均匀 切变区中的晶体取向发生变更,变为与未切变区晶体 呈镜面对称的取向。这一变形过程称为孪生。变形与 未变形两部分晶体合称为孪晶;均匀切变区与未切变 区的分界面(即两者的镜面对称面)称为孪晶界;发 生均匀切变的那组晶面称为孪晶面;孪生面的移动方 向称为孪生方向。
通常,对称性低、滑移系少的密排六方金属如Cd, Zn,Mg等往往容易出现孪生变形。
塑性变形时位错只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运动,这些晶面 和晶向分别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一个滑移面和 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
晶体结构不同,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也不同。 通常,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往往是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 的晶面和晶向。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其面间距最大, 点阵阻力最小,因而容易沿着这些面发生滑移;至于滑移方 向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是由于最密排方向上的原子间距最
• 孪生的特点
(1)孪生变形也是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并通 常出现于滑移受阻而引起的应力集中区,因此,孪 生所需的临界切应力要比滑移时大得多。
(2)孪生是一种均匀切变,即切变区内与孪晶面 平行的每一层原子面均相对于其毗邻晶面沿孪生方 向位移了一定的距离,且每一层原子相对于孪生面 的切变量跟它与孪生面的距离成正比。
滑移的特点
•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
结果
滑移并非是晶体两部分沿滑移面作整体的相对滑动,而 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在切应力作用下,一个多余半 原子面从晶体一侧到另一侧运动.即位错自左向右移动时, 晶体产生滑移。由于位错每移出晶体一次即造成一个原子间 距的变形量,因此晶体发生的总变形量一定是这个方向上的 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短,即位错b最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中的滑移系愈多,滑移过程可能 采取的空间取向便愈多,滑移容易进行,它的塑性便愈好。
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 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但其中许 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而只有当外力在某一 滑移系中的分切应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该滑移系 方可以首先发生滑移,该分切应力称为滑移的临界 分切应力。
位错在运动时会遇到点阵阻力。由于派尔斯和纳 巴罗首先估算了这一阻力,故又称为派--纳力。
由派一纳力公式可知,位错宽度越大,则派一纳 力越小,这是因为位错宽度表示了位错所导致的点 阵严重畸变区的范围.宽度大则位错周围的原子就 能比较接近于平衡位置,点阵的弹性畸变能低,故 位错移动时其他原子所作相应移动的距离较小,产 生的阻力也较小。
5.1 晶体的塑性变形
塑性加工
•金属材料获得铸锭后,可通过塑性加工的方法获得一定
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的型材、板材、管材或线材。
•塑性加工包括锻压、轧制、挤压、拉拔、冲压等方法。 •金属在承受塑性加工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会产
生塑性变形,这对金属的结构和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5.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相关主题